|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 k# o' o) ^' H |+ ~在西南和岭南一带,冬蜜是养蜂的重要收入来源,冬蜜产量决定了蜂农是否能过个肥年,所以如何提高冬蜜产量,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但有一点很容易被忽略——巢温,即蜂巢内部温度。
5 m/ X* L) m$ J5 n可以说,巢温对冬蜜产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提高巢温就是提高冬蜜产量,如何提高蜂巢温度?目前能做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h9 t& O( x
/ Q; {2 L, Y: f# q+ m. @- R一,人为保温,但因为蜂群采蜜要散热,所以这个保温必须适当,否则蜂群会伤热,让幼虫死亡率变高,从而造成取蜜后蜂群严重退化,影响来年春繁。
% ~' u7 R L- Z7 V# F: S' g2 x; k) H5 W9 z. V
- Z0 A. e% s( d4 K. w
* Q7 k$ v, t" T+ Y! ]4 f- ?
古木参天家的中蜂蜂群
/ a5 Y' S, j: O4 Q
3 l% U% s2 u! z; |
k; j$ u+ n- B* O; X
1 G! T* I5 A3 |古木参天蜂群蜜脾: q/ u/ y$ R8 d1 `/ s$ n
2 k0 }5 ]1 B/ P* w, l7 C K$ H
, p: w4 h5 X! H M: Y+ y$ `
1 S3 H0 }2 v9 |3 J& L/ k古木参天蜂群子脾* z5 E6 P- _1 \' p, v6 x
7 |$ I$ Z, H s) W C: m% @2 U二,蜂场选址上下功夫,冬蜜场地,以向西南为最佳,以西或西北次之,向东最差,尤其是山区,采集蜂损耗过大。我们知道,蜂群基本上是白天采蜜晚上酿蜜散风。所以,只要有蜜,晚上蜂群是不怕冷的,而且外部冷空气可以带走蜂群散出来我水份,而且冬季流蜜植物基本上都集中在中午前后这个时间点,所以如果朝东的话,太阳晒热了巢门会刺激蜂群外出,造成空飞,而且背阴处还很冷,会让工蜂有去无回。等到接近中午了,整体气温回升,花也流蜜了,这时候蜂群才出门会提高效率,所以蜂场选址也是提高巢温我一种方式。
2 l2 z' W( r( D4 ^7 ~: I. J" f, M. i" P$ c) {
三,提前更换新蜂王,新蜂王产生的信息素,能显著提高蜂群采集积极性,信息素还能提高工蜂哺育力和采集寿命,所以提前更换淘汰老蜂王,就会提高工蜂我哺育力,让你采完冬蜜也有新蜂接替,不会影响来年春繁,同时子脾也是工蜂采集旺盛的动力来源,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Y/ [& z1 c, \5 C
8 [7 k4 ]+ K6 x7 o x% x0 e, D F- K7 i
四,适时补充花粉,冬蜜,尤其是鸭脚木吐蜜高峰,很多蜂群会出现采集乏力的问题,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此时蜂群不怎么育子了,再看看你就会发现~缺粉了。花粉是蛋白质主要来源,是蜂群幼虫的重要食物来源,所以适时适当补充花粉,能够提高蜂群育子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巢温。% T$ I0 U+ K9 p
: [- [$ g: o8 d4 v
五,采蜜的同时不要忘记给蜂群留足过冬所需,适时抽脾压蜂,如果此时外界已没有什么粉蜜源,不妨囚王断子,让蜂群和蜂王休整一下,时间以正常春繁前二十天为宜,断子时间以十天内为好。在下一次粉蜜源来临前十天左右放王归巢,补充花粉促繁,待到粉蜜源来后蜂群就会进入高速且健康我春繁工作中来。
# ^" B/ r! s9 R8 W. N% a- X' W3 w8 ?/ E, b2 F! l! ^$ [, ?% E0 @
4 \! A5 e( P$ z- w) |/ P
- P& ]: z) d+ }+ }) R5 a2 N ^养蜂要学会认真观察,科学管理,才能提高养蜂效益,节省劳力,降低劳动强度。所以要善学善思而后力行。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