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7730
在线时间1723 小时
居住地广东省 深圳市
嘉宾
 
积分7730
在线时间1723 小时
居住地广东省 深圳市
嘉宾
 
|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黑蜂寨 于 2019-3-1 13:12 编辑 / j* X; T. E2 I6 B# _
& g A3 l% @0 K- C* w+ A. T0 R
说起蜜蜂群势的兴衰,多数蜂人都会认同“春秋”兴,“夏冬”衰一说。其实不然,鄙人亲身经历却恰恰相反——“夏冬”兴,“春秋”平(原样)。原因是鄙人养的是强群(8-10脾),而相当一部分蜂人尊循的所谓顺其自然,群势保持在(2-4脾间)。故而,不同群势在同一时节里会出现两种迥然不同的状况。
' B5 f8 i1 G# J$ q' N. ~8 f; p6 f5 _
群势的强弱怎样界定?又如何量化?没有个统一的说法。鄙人主观认为:5脾以下是弱群;6-7脾是中群;8-9脾是强群;10脾以上是超强群。
$ }) x1 Z0 g& d* j$ ]
3 K5 ]# w( n( j8 c 因为养成强群难,超强群更难。所以许多养蜂人只好“顺其自然”,再加上生计需要无心打理,与其办不到,不如固守着2-4脾蜂的水准实在。也有些蜂迷追逐强群,由于技术和蜂品种缺乏而屡不如愿,干脆听之任之。更有甚者(无法养成强群)冷不丁会在网上酸溜溜发表一下吃不到葡萄就是酸的看法:“5脾以下最好,5脾以上基本没用……”
& D0 w" l8 ^" N, E5 b& ^- A! v( y5 g) ^3 ~1 ~
我敢说,没有一个真正的养蜂人不爱强群的。打蜜的时候,一箱2-5脾蜂的群势和8-9脾蜂的群势摇出的蜜是怎样的概念?所以群势越强,抗病能力就越强;群势越大,采集力就越大;群势越盛,繁殖就越快(由于蜂多,工蜂分工井然有序,各个环节面面俱到)。所以强群是高产、防病、繁殖的基本保障。
8 u- W& M7 `; m. W4 a5 } u8 x& j) c1 e) p% F
若想得到强群,必须具备以下三大条件:, F/ i" o5 |) a8 F9 T- G( Z
. W5 p: `. e5 J( |. v- |4 j 一、蜂王
! ]& s+ w5 p/ X. V, t 毋庸置疑遗传的规律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活生生地现演着:儿女除了模样象父母,甚至个性多数都象。举另一个例子:狮、虎交配后,便生下“狮虎兽”。所以一只良种蜂王(抗病强、繁殖快、采集积极)对养蜂人是十分重要的。千切不要固步自封,误信“本地的就是最好的”,应当改为“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 c4 P5 T: e. R
( C# n3 G! [, j" B$ I) p 是不是有了好的品种就可以一劳永逸或一成不变了呢?错也。这也是当前相当一部分养蜂人的误区。因为无论再好的品种,由于年份和雄蜂的“遗传”不确定因素会逐渐出现差异(好与坏)。我亲眼见到许多定地养蜂人恒久不变地“代代相传”。近亲繁殖可以说对动物是致命的,必然导致质量衰退,群势萎缩。1 g' H; T( ]3 J a9 K* k
9 R, M/ B# _9 f1 g; c! {, ~
如此说来,是不是所有人都去买“良种”改变当前不如意的群势?大可不必。如果条件允许固然好,没有条件也可以另辟蹊径。你可以私下在论坛上交些朋友,或者主动拜访一下周边蜂友和迁徙外来追花季的蜂农以交换蜂种的形式改变自己“近亲”的缺陷。即便你的蜂种还不算优秀,只要得到了“杂交”,相对说,群势会明显有所改观。# ]/ V3 o5 h0 g2 w9 T1 l, a' L
/ F$ O) L. L! N4 r! I 1年2换是必须的:新王就象人一样,年轻与老迈的活力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地球人都知道新王产卵爆发力强,抗病能力强,年轻母体的强健直接影响到整体工蜂的质量。蜂群一只优秀年轻蜂王加入,各种优势环环相扣,相辅相成,蜂儿岂有不旺?8 H' ?" @4 d3 [! o1 I2 V4 x; g" T
` e7 r3 y0 [6 X
3年换新是必须的:再好的品种也会随着时间以及“雄蜂”的不确定基因而异化,如正常繁殖3年引入的品种已到第6代了。如有条件的话,这时候就要“废旧立新”再次引入(交换)你认为优良的品种。如条件不允许,就求其次:处王交配要避开自己的蜂场3公里以外(防止近亲再次重复繁殖)。
& C4 ^, D2 V% K
& c, f" L- D5 L7 q/ Y2 W2 Y7 z 用天然王是必须的:引入新品种后,除了首次需要大量新王实行移虫育王外,以后尽可能不要使用“人工王”。“人工王”与“天然王”完全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挡次。“人工王”多数虎头蛇尾——没后劲,通常3个月后便“拉稀”。而“天然王”3个月后却如日中天,越产越猛。除此,在抗病和采集能力上“天然王”比“人工王”要强许多倍。
4 V$ Z) f% Z4 B" x% ]* E1 O
* @& T$ a4 d" m. i: m& k( V4 ] 蜂王大小的优劣:相对说个头大的要好些。将一只强大的年轻蜂王不用任何方法直接介入蜂群中,不见得会围王。因为强盛的蜂王素倾刻会满箱四溢,立即会将工蜂群迷惑而俘虐。工蜂们仿佛虔诚的基督徒觉到了上帝的幸临,于是颤颤兢兢就象非洲雌狮群诚服于威风凛凛的雄狮一样。围王的起因是由1只或2只工蜂发起的(紧追不舍对蜂王啮咬),这时候强壮的年轻蜂王只要给予搞事者致命一蛰或一咬,便会起到“杀一警百”的作用。小个头蜂王无论是身形的威慑,还是蜂王素的散发,抑或是杀戳敌害的能力远不如大个蜂王。另外大个头蜂王交配成功率以及产卵的持恒性远远胜过小个头蜂王。但世事无绝对,大个头蜂王也有劣质的,同样小个头蜂王也有十分卓越的,但优胜的几率,大个头蜂王要占多数。2 W/ Y7 W- j, K: J- @) F- W
. l' `: M5 [3 U- Y2 ] p( f7 a, Z- V
蜂王季节的天赋:春王差,夏王次,秋王优,冬王佳。* t7 d: Z, g- Y" o% a' i" ?. i
蜂王形态的识别:①极品蜂王:(头大、胸宽、粗长、尾尖);# x; r7 a/ c+ |/ f
②劣质蜂王:(头小、胸窄、粗短、尾钝〈象雄蜂尾一样〉)。8 V& b% B1 ?3 N+ j& v- Y
$ ?3 i, n- y+ X e: d5 \
G3 H, j/ e r% O9 a X+ Z
/ F, ?/ ]! p" I* A, n& J4 W4 `' ^
& z" \4 r. T6 `1 ]. Z2 o
待续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