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3-24 21: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动感小太妹 于 2014-3-28 12:09 编辑
! C7 a: f1 z, N5 w* k, ~' K% ^
% [' k8 v; P( U5、野外收捕笼蜂: |2 \# e9 \2 V( l4 g
在紧急情况,本地无蜂友支援、联系邮寄又太慢,寻蜂和诱蜂又迟迟没有结果,就可以用如下方法先自行诱捕笼蜂,我曾在http://www.xsbee.cn/thread-47470-18-1.html的263楼作了回复。现再整理如下:6 g, P* `( V% [/ W" D
: M5 ^& |: j, \9 s% I
5.1、野外收捕工蜂:
' ~8 P6 I5 i0 S8 A( O/ \ 找到野外有蜂采花且附近没有蜂场处,准备一蜂箱,箱门口燃巢脾将很快引来野生中蜂,箱门口放蜜碟,有中蜂吸蜜不必打扰,让其吸饱自由回去召唤大部队,如果有意蜂工蜂前来立即用捕网抓住,避免意蜂工蜂召来意蜂引起混乱。等第一波中蜂援兵到来,趁蜜碟上蜂较多的时候,轻放蜜碟到箱内深处,再等一二次来回,中蜂熟悉蜜碟新位置并且越来越多时,将蜂箱上盖板打开一部分,将铁纱笼下部开合适的口,贴在蜂箱上打开的部分。中蜂吸蜜后因倾光飞行,很多直接从上盖板打开部分飞出,进入铁纱笼从而被收集。此时要注意观察,蜜蜂如果有想逃脱或不同群工蜂打斗的应激反应,将很快消耗完贮蜜和体力并衰竭而死。此时可稍微喷水雾诱导结团,并不时在结团上方滴入成熟蜂蜜,使大多数蜂腹部微胀,如打斗明显则再喷些兑酒的水雾,耐心收集,如周围野蜂少,可收集一天,来日再收,并喷水和前日收的蜂团合并。等有约一框半到二框的蜂量就可以准备诱入了。当熟悉后,也可尝试用同样结构和原理的小木箱替换,比蜂箱携带方便。# d' o. i0 A2 c6 |( ~; [
+ C: M g- Z3 ] 5.2、静置蜂群
, T) p* ?: j! l) h" v 由于回蜂问题,建议收蜂地点离你养蜂地距离二公里以上,收回的蜂团可能来自不同的野蜂巢,建议先静置放两天,让野蜂的群味彻底融合,并淡化蜜蜂对原巢记忆,增大合并成功率,同时静置一到两天后,蜂群在明显感觉失王的情况下更易诱入。静置期间,应该注意避暑、保暖,避风,避光,放在阴凉的地方,铁纱笼下放个饲蜜器并保持充足的蜂蜜,避免阳光直射,晚上温度低时可置于蜂箱放室内。避免樟脑球等异味,经常检查,如果有散团,蜜蜂四散乱爬应该速查明原因,避免大量死亡,有报道认为绝对黑暗环境更有利于保持蜂团的安静和降低死亡率,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如果对静置没把握的话可以先诱二十只野蜂,练习一下,目标是带回家静置四天后至少剩十五只。( K v( s" q+ Q" L* b0 z6 o2 y
* E1 ^- L' z1 e1 O9 p: q
5.3、诱入笼蜂! |5 E% f" L7 c9 h% n$ P3 [; n" y
二天后,在蜂团上方滴入蜂蜜,使大多数蜂腹部微胀,喷兑酒的水雾,同时本群所有蜂也喷兑酒的水雾,直接合并,如有条件本群蜂王可先用王笼保护,安全后再放出。合并时间尽量选在黄昏,使蜂群经过一晚充分混合群味,也避免野蜂直接飞出迷巢,第二天可缩小巢门,在巢门粘一层报纸,并用铅笔捅几个小眼,让蜜蜂感光后自行啃开,帮助野蜂熟悉新巢位置,并促使其出巢后作认巢飞行。静置和诱入笼蜂程序可根据当地养蜂特点作适当调整或简化,因人而宜。1 `3 ~% r, s/ m* S$ E
+ F! f+ j& h* V2 e/ H
' W/ P& j: Q' a* h( K8 |6 o( S5 i
以下为一个成功的案例,供大家参考:
+ v* H8 J4 W. a5 z"无中生有"试验成功
2 S- G# g6 G+ U$ ^$ Rhttp://www.xsbee.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0236&_dsign=784d1afb0 R' q+ | h+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