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723|回复: 37
收起左侧

天柱中蜂饲养四律一法

  [复制链接]
QQ
QQ
积分
1432
在线时间
205 小时

3933

金钱

401

回帖

1432

威望

嘉宾

Rank: 18Rank: 18

发表于 2009-11-18 10: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高展 于 2009-11-23 11:03 编辑
- n8 F! j' A. y! j1 L
4 r4 s+ H1 V) W6 V" i
天柱中蜂饲养四律一法
2 R8 H0 a* ~+ K9 q7 c
高展
   % o+ Y* R) A7 M7 B2 a3 A$ p
      近年来祖国大地掀起“中国创造”热,有效促进了某些组织和行业的进步,我想在我们中华蜜蜂的养殖技术方面也应该是个难得突破方法,我们不可能寄希望于其他人,只能自己创造。本人就以此为研究理念大胆的从操作技术层面入手,对中蜂养殖技术进行规律性摸索和总结。当然此文的内容重点是研究和总结操作技术的规律性而非中蜂内在本质规律,所以更利于我们养殖者实际应用,至于写作目的当然是期望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集中众人智慧扬我中华蜜蜂之风采。
  p9 x7 {9 ]7 D0 r# A一、二四定理(温饱律)* A  D, _' |% U' r7 b1 E) }
    “二”指每张脾保持二指宽的蜜粉是中华蜜蜂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保证,好比人类生存的温饱线,超越此线则“家庭幸福、人丁兴旺、心安理得”低于此线则“担惊受怕、计划生育、逃难他乡”。所以蜜蜂生活水平长期低于温饱线则会导致巢虫严重危害、蜂蜜恋巢性降低、蜜蜂繁殖急剧下降、蜂群严重衰退甚至蜜蜂飞逃等结果。“四”指中华蜜蜂蜂群发展的基准群势,也即每一个蜂群发展最起码从四框开始,若低于四框则力量不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差,甚至导致全群衰败而亡。在四框蜂及以上群势,工蜂喂养幼虫及蜂王的能力远高于四框以下,容易达到繁殖的最佳哺喂期。所以四框是蜂群发展繁殖的群势分界线,无任是自然分蜂群还是人工分蜂群或则春繁、秋繁群,都应该以四框为底线才能迅速达到蜂群发展的最佳状态,养蜂人务必慎重对待。总结以上两点结论:二指蜜,保证温饱线稳住中蜂心情,四脾蜂,保住基本力量线巩固团队合作,二四配合符合自然规律,迅速壮大中蜂家庭。; [7 T' h, a3 |9 R2 O
二、        四八定理(小康律)% ~! q  o9 }2 t- g" y; T, z
    “四”指每脾有四指宽的蜜,此时蜜蜂的生活水平相当于人类的小康,然后可适当取蜜但是不能逾越小康线。小康水平的蜜蜂繁殖好、抗病虫能力强、“心情愉快”、容易适应人类的干扰、所以中蜂养殖者可以随便搬运和检查蜜蜂,也可以取蜜和分蜂,此限度又称中蜂的取蜜线。“八”指每个生产蜂群群势达八框,是高产和稳产的基本群势,因为实验证明八框及以上群势的蜂群,能够顺利的应对各种自然和人为影响带来的风险和灾难,从而顺利的完成生产蜂蜜的任务。此限度又称为生产线。在蜜蜂的生产过程中完全遵循人多力量大和团结就是力量的原则,所以养殖者务必把蜂养强、养好,才能高产稳产,此限度又称中蜂的生产线。因此长期保持中蜂的小群取蜜和见蜜就取,而不遵循中蜂养殖四八定理(小康律)就会导致蜂群严重受损、中蜂优良基因逐渐丢失、中蜂生产力下降、中蜂养殖不能规模化、更不可能使中华蜜蜂产业的优势得以发挥和发扬光大。
1 A' o0 k4 }% t& g; n& r三、        八一六定理(强群律)
9 Z8 _3 |" h4 m) E+ H      “八”指蜜蜂繁殖到八框时就可以称为强群,此时的蜜蜂无论生产能力、应变能力、抗逆能力、繁殖能力都达到了一个最佳状态。毋庸置疑此时外界或内部因素带来的风险都不会导致蜂群严重衰败,这就使蜂群的力量得到了保障,因此八框群的限度又称为保险线。“一六”是指一十六框,在蜂群达到八框时如果外界蜜粉充足完全可以通过人为技术手段实现双王同巢,使蜜蜂的力量迅速达到十六框的强大群势。这更利于蜂群采集大蜜源和连续利用大蜜源,也有效的克服了中蜂大群好分蜂的缺陷,从而优化了中蜂强群高产的特性,所以此限度又称高产线。当然根据本地中蜂在生产期采集兴奋、进蜜快、不好密集的特性,通常采用脾多于蜂的蜂脾原则来提高蜜蜂的生产力,也进一步预防了中蜂强大和大蜜源期好分蜂的缺陷。所以在生产阶段本地中蜂八框群要放十张脾,十四框群放十六张脾,多出的脾可以是西蜂脾也可以是中蜂老脾也可以是空巢框或者人工巢础,蜜蜂都会很快放满蜜。
+ C# _$ B: l5 ]& b四、        环境定理(地理律)# Y& [# l2 l* V: f/ N7 I+ J* J% H* w
     中国人喜欢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个伟大而古老的智慧郑重告诉我们,地理环境的重要性不能忽视。同时还有一句关系我们生存与发展的警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意思是没有绝地只有绝路,成败在于思路,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加之天时的利用与人和的努力就能生存就能发展。反之水土的改变、环境的不同会导致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现,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以贵州的地理环境为例;黔东南森林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所以中蜂生存发展很好,通常都可以达到十框以上的群势,而黔西地区则树木少,干旱炎热所以中蜂群势小自然蜂群也少。而同样在黔东南地区,中蜂的群势数量依然有别,如天柱县城中蜂群势比坌处镇地区小。根据《进化论》我们完全可以明白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也是中蜂的进化法则,所以环境导致不同地区中蜂特性明显不同,广东一些地区的中蜂一般就只有四五框而广西桂林地区有六七框到了贵州地区一般都在八框以上。对于中蜂养殖者必须觉察环境的重要性和规律性,使中蜂养殖适应地理规律而保证中蜂养殖的成功。中蜂养殖成功就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人为协调蜂与地理的关系、不可逾越自然的局限也不可完全靠老天爷恩赐、认真研究变与不变之道——不变的是客观环境变的是人为努力, 正所谓变则通正是此理。* _, Q, j& a) E* f
五、        人性法则(归宗法)7 l8 v' N8 [' v8 I! O5 {
     今天社会上都在谈“以人为本”,实际上“万物归宗”,以人为本就得与世间万物协调发展,也就是和谐发展。在笔者多年的中蜂养殖经历中总结出;蜂与人有许多共通之处,若能够用人性的法则来养蜂一定会获得突破性成果。略举几例以明之;人的正常体温在三十七度,蜂则在三十四度,为何如此接近?答案是同在一边蓝天下也。自然或家庭环境恶化时人就会逃难,蜂则要逃群。人多力量大,蜂强产量高。国泰则民安,蜜粉足则蜂性好。物质丰富人丁兴旺,蜜粉充足蜂群兴旺。 安居才能乐业,蜂安才能丰收。
& l; M) V$ y( H8 p! b(注:笔者没有到过其他省饲养中蜂,也没有养过其他省份的中蜂,仅仅在贵州的天柱县饲养本土的天柱中蜂,所以认识有限,所发表的观点和实验结果也存在很大的极限性。在各地中蜂养殖者借鉴和引用笔者的理论和方法时务必实事求是,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绝对不能犯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简单的模仿永远是失败的根源,学习的精髓在于理活学活用。)

评分

参与人数 7金钱 +112 收起 理由
小啊秀 + 20 哈.最喜欢"人性法则",值人深思~
jm30328 + 50 精品文章
中蜂养殖者 + 1
桂林-老彭 + 20
万宁长水蜂场 + 1

查看全部评分

QQ
QQ
积分
1432
在线时间
205 小时

3933

金钱

401

回帖

1432

威望

嘉宾

Rank: 18Rank: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8 10: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久没有时间写作中蜂饲养方面的文章,今天有时间把几年来一直想完成的一个简单而适用的技术给写完并发布,很是高兴也感轻松。期望能够为我中华蜜蜂的保护和开发尽一分力:handshake请各位蜂友指正批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1432
在线时间
205 小时

3933

金钱

401

回帖

1432

威望

嘉宾

Rank: 18Rank: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8 11: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洪兄,关于南北问题,我也南方今年夏季干旱三月无雨温度高。其实我地亚热带气候,如果是广东朋友可以向雷师傅交流他的蜂很强:13808807237.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1607
在线时间
2318 小时

5581

金钱

251

回帖

1607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09-11-18 11: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忘可以 于 2009-11-18 12:00 编辑 . r) @3 |- O; w. V

) J4 e7 u8 i; }应地制宜,要了解当地的蜜源,气候,群势等情况进行管理蜂群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564
在线时间
1463 小时

1万

金钱

1693

回帖

564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发表于 2009-11-18 12: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慢慢研究,谢谢。
QQ
QQ
积分
0
在线时间
634 小时
居住地
广西区 玉林

7707

金钱

1224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09-11-18 12: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QQ
QQ
积分
149
在线时间
157 小时

4659

金钱

278

回帖

149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09-11-18 14: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蜂一搬5-6脾就会产生分蜂热了
QQ
QQ
积分
304
在线时间
513 小时

1万

金钱

1469

回帖

304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发表于 2009-11-18 14: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以前也是,在分蜂季节三脾也会有分蜂热,也许是王的缘故,今年换了个地方,王也都是到这里才交尾的,现在的蜂群有六框,虽做好大量雄蜂巢,也出台了较多雄蜂,但一直没造王台,我看这和当地的气候和粉蜜源有很大的关糸吧,北方的蜂群都很强大,南方的有其三分之一就可算是强群了,由此可以看去,这也不能全看教科书上的
QQ
QQ
积分
1029
在线时间
366 小时

8183

金钱

1984

回帖

1029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09-11-18 15: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了!
QQ
QQ
积分
4933
在线时间
1931 小时
居住地
云南省 玉溪市 红塔区

5916

金钱

1101

回帖

4933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09-11-18 16: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感谢,高老师所讲很精辟,再次代表云南蜂友谢谢您!贵州和云南毗邻,我们以前一直没有总结这些规律,现在看了感到确实如此!你的文章中也透露着一条人 蜂  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思想,形象生动,同时很有操作性.
云南中蜂
QQ
QQ
积分
1432
在线时间
205 小时

3933

金钱

401

回帖

1432

威望

嘉宾

Rank: 18Rank: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8 16: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南蜂友看到了文字里面的道理,无字天书就这个东西了,希望我们为中华蜜蜂的发展壮大多做些事情。再次提醒蜂友们在应用以上方法时务必活学活用,世界万物是变化的发展的。:handshake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14261
在线时间
7846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阳江市

6万

金钱

1万

回帖

1万

威望

超版

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

发表于 2009-11-19 14: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与蜂为伍 于 2009-11-19 23:12 编辑
. ~. Z- X! V4 ^3 G# T
% X4 O# P8 I3 g" B/ B如果是贵州天柱地区的蜂友看了这么精彩的文章,要向高展师傅送上大礼了!天柱地区的蜂友完全可以以高展师傅的为版本,搬来即用.- {& F* S, {# A  w0 k& y% N5 `
     但我只能认真阅读,理解,领会高展师傅文章里的精髓,结合我地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将蜂养强,为夺取蜂蜜高产而创造条件.2 t3 [: w2 ^4 B, y) ~
     多么希望能在我的地域里出现一个高展啊!
QQ
QQ
积分
10722
在线时间
2619 小时
居住地
重庆市

2万

金钱

5544

回帖

1万

威望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09-11-19 15: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依各地的情况,不能全部照搬的。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631
在线时间
809 小时
居住地
福建省 龙岩市 连城县 北团镇

2596

金钱

285

回帖

631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发表于 2009-11-19 21: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不一定适合你,而适合你的一定是最好的!
QQ
QQ
积分
287
在线时间
249 小时
居住地
湖南省 湘潭市 韶山市 杨林乡

1162

金钱

54

回帖

287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09-11-19 23: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展兄,你文章发表得很有道理,对中蜂的研究已到了最高境界。只不过要因地制宜,气候蜜源才是最重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蜂网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4-25 04:59 , Processed in 0.104611 second(s), 27 queries .

备案号:鲁ICP备2023002647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