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养群势比活框大,是一个认识误区
本帖最后由 南宁鱼鲠 于 2017-11-20 09:10 编辑土养群势大,只是一个视觉假象。除去那些狭窄扁平的洞穴让蜜蜂无从选择,在空间充许自由发挥的情况下,自然巢脾。无论是脾间距或整体外形都让蜜蜂更省蜂力,因为是它们自已造的,自个的事情自个明白,往往看过去一大坨,但是割了脾之后,是没多少蜂的,也就是说,自然巢脾相对于活框,蜜蜂能够只用更少的蜂力就护住了相同体积的巢脾,因为自然巢脾接近圆球状,在所有各种几何体里面,相同的体积,只有球体的面积最小,这是其一,其二,蜜蜂在这个接近球装的表面厚厚包了一层,但蜂球内部是没多少蜂的,这一点和活框相反。
自然界的生物,只做两件事:生存与繁殖。一旦前者条件满足,就会想法去繁殖。所以蜂群一旦壮大,又遇外界条件好,分群情绪在所难免,也因此,土养在表面假象上虽然大,但一般蜂量只有四五标准框就会起雄。有些一毛不拔的养蜂人,既用活框养蜂,但双不用人工巢础,往往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般在第四框,就起雄。而用人工巢础的,一般能拖延到六七框。
养蜂的主要目的,不是图好看,而是追求产量。(当然,有人爱蜂如命,已经由蜂入道,把养蜂上升到了生活情趣甚至哲学层面,那另外说了),在流蜜期,蜂群的产量,取决于适龄外勤蜂的数量,同时为了不垮群太快,赢得产出的持续性,又要保证内勤蜂与外勤蜂的均衡,即繁殖与采集的均衡。从大原则上讲,当一群蜂的数量越多,同时又假设它们各日龄搭配较均衡,那么,自然是蜂量多的产蜜量更高,所以,活框当然会比土养的高。(这里且不论多次摇蜜)甚至有人很直接简单,繁蜂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它们在某个流蜜期牺牲的,到时垮就垮吧,反正蜜取到了,当流蜜期已过,要那么蜜蜂有什么意思。
养蜂是需要知道蜜蜂的习性规律,但不能由着它们的性子,要因利制导,这也是蜂群管理的意义所在。
佩服,说得非常有道理。 佩服,说得非常有道理。 发不了图,不过我养的,土养群势是蛮大的,有点掌自已的嘴 “养蜂是需要知道蜜蜂的习性规律,但不能由着它们的性子,要因利制导”,说得有理。 佩服,说得非常有道理。同时观察很细致{:8_169:} 养蜂随着高学厉的人群介入,养蜂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你的理论梗概指明了中蜂改革方向,佩服。 说得非常有道理 养蜂是需要知道蜜蜂的习性规律,但不能由着它们的性子 到时候它们用翅膀投票 跟你拜拜 楼主应该是论坛上元老级的人物,归隐多年,终于出山了。 笑傲 发表于 2017-11-20 13:21
养蜂是需要知道蜜蜂的习性规律,但不能由着它们的性子 到时候它们用翅膀投票 跟你拜拜
就是知道了它的习性规律。才不会让它说拜拜呀。 说得太好了 不赞成都不行呀! 楼主说得太好了 很有说服力,应该是这样的. “有些一毛不拔的养蜂人,既用活框养蜂,但双不用人工巢础,往往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般在第四框,就起雄……”
__ 狗屁理论
不用巢础的,就是因为“一毛不拔”?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