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穴箱蜂群发展不尽如人意,不建议再采用
今天,我带给蜂友的是一个失败的案例——中蜂定地饲养,以后的思路还是以地面木箱为主,地穴箱的实际发展情况与理论期望值相差甚远,不必再作为中蜂定地饲养模式研究的方向。从开春到现在,地穴箱的发展与地面蜂群的发展形成鲜明的对比。我的地面蜂群,不论是山东孙老师的活框小方箱,还是标箱、土养桶都发展很好,而地穴箱却没有靓丽的表现,最好的状态也就是正常,远远达不到预期。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5b8dbb44e67fd776a217e87c8949120a.jpeg@s_0,w_2000直接土养的地穴箱一、今年地穴箱共过箱6群,具体表现不如意第一群是山东孙老师发明的活框小方箱整体过箱,即连蜂带框一次性移入地穴箱。这群蜂群发展平稳,目前大量的工蜂采粉,发展势头不错;第二群是分蜂群标箱2脾,入驻一个月后飞逃;第三群势分蜂群标箱2脾,目前蜂量减少至一脾,已形成土养脾,提出标箱巢框;第四群是去年的单箱体地穴箱,内嵌箱框标箱横养,发展迟缓,四脾不足;第五群地穴箱分蜂群纯土养,正常;第六群地穴箱分蜂群纯土养,正常。另外两个双箱体地穴箱还是空置状态,不准备再介入蜂群。除了去年首先实验的地穴箱是内嵌式箱框单箱体,今年新做的七个地穴箱都是砖砌双箱体,中间可用隔王板隔断。总体发展有正常,有迟缓,有飞逃,但没有惊喜。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935624cce006de4e9ed01c03e4bf85ed.jpeg@s_0,w_2000活框小方箱移入地穴箱群二、分别看待地穴箱的发展情况[*]1、内嵌式的单箱体能够平稳发展;
[*]2、整体过箱的小方箱群发展正常;
[*]3、标箱2脾过箱一群飞逃一群迟缓;
[*]4、纯土养2群分蜂群发展正常。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地穴箱的箱体是不利于蜂群发展的,究其原因,首先是湿气太重,形成了阴冷空气,不利蜂群保温;其次是箱壁冰冷坚硬与泥土零距离,易滋生蚂蚁、蜘蛛和鼻涕虫。其中发展正常的几群,一种情况就是与箱壁拉开距离的内嵌式标箱横养,一个是整体过箱的活框小方箱。尤其是活框小方箱的整体过箱标箱还可以,其原因是因为延续了活框小方箱利于结团的优势。而直接土养的两个分蜂群是因为蜂群自然巢脾,也利于结团保温。产生飞逃和发展滞后的是标箱巢框过箱群,其原因是因为箱壁的潮湿和阴冷造成了巢框霉变,人为造成了蜂群对蜂巢的厌恶。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2bf5c269d90395dc661352509e41fd31.jpeg@s_0,w_2000标箱横养地穴箱三、对地穴箱的结论
[*]地穴箱蜂群发展不尽如人意,出现了比较多的问题,不建议再采用
地穴箱的扩大试验原因是因为“水蜂子”和“恒温”两个中蜂理论,其操作也是纯理论出发的,得到的结果是不如人意。说句实话,这个结果应该不算是最差的了,是因为我是在饲养了五年中蜂基础上进行的实践。如果是新手直接采用,其飞逃的概率应该更高。最初的分蜂提脾引种地穴养蜂的思路,从理论上看基本上是无懈可击,而进行到现在,则是漏洞百出。
[*]当然,地穴箱是不是一;无是处?是也不是
地穴箱的使用,经过我的冷静思考,对于越冬和度夏是非常不错的。即越冬和度夏放入地穴,其余时间提入地面木箱饲养。这样对蜂群有一定的意义。但是从经济和管理角度出发,这点优势则可以忽略不计了。因为如果做好了度夏遮阴和越冬紧脾,地穴箱的优势是完全可以替代的。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4e972b2a9ea39b714b635db2a1bfcda5.jpeg@s_0,w_2000地穴箱外观经此一试,地穴箱中蜂定地饲养的饲料可以排除和放弃,蜂友们需要继续探究更好的中蜂饲养模式,也坚信这样的模式一定会出现在养蜂人的面前。据我所知,目前山东“黑哥”迟万胜和贵州“蜂蜜使者”胡如俊的新型中蜂饲养创新模式正在实验中,好像效果比较喜人,期待不日面试,造福蜂友。总的来说,中蜂定地饲养模式的创新会不断的继续,希望蜂友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能将实验情况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我想,失败没什么大不了,至少证明了一种不可取的方式,淘汰了不能走向成功的一条道路,增加了后期走向成功的概率。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31c54372978fc33c2619fe0ac0e344fa.jpeg地面木桶土养群发展情况仅此,地穴箱实验宣告以失败结束,如果给蜂友们带来了失望,再次表示抱歉。中蜂饲养的心得体会后期会持续分享,还希望大家继续关关注。养好中蜂,品味生活,爱国爱家爱自己。
最多证明你的穴不合适。但没有代表性。 感谢分享 试错结果公之于众,以自己的代价,让蜂友少走弯路。为楼主点赞! hqzhdr 发表于 2020-6-30 16:33
最多证明你的穴不合适。但没有代表性。
我一直都只能证明自己的问题,行还是不行。但是蜂友们可以作为参考,或者改良,或者改方向。 fxq78266010 发表于 2020-6-30 16:34
感谢分享
{:8_199:} jiangchh 发表于 2020-6-30 16:35
试错结果公之于众,以自己的代价,让蜂友少走弯路。为楼主点赞!
对错不重要,诚实最重要,有其是对自己。{:8_182:} 在我地,地穴养中蜂秋季繁蜂快,冬蜜产量比木箱高产。看了你贴子的图片,我真的五味杂陈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20-7-2 23:44 编辑
与蜂为伍 发表于 2020-6-30 16:45
在我地,地穴养中蜂秋季繁蜂快,冬蜜产量比木箱高产。看了你贴子的图片,我真的五味杂陈
在炎热干燥的地区或季节,地穴有一定优势。强群是肯定的,高产也可能。但同样有不利的时候。即使在沙漠气候地区,地穴箱不常见,而树桶箱常见,一定有它的原因。 我做了几个木糠水泥箱,巢门开在中部,可以埋一半在土里,短暂的试养了一群,感觉效果也是不尽人意,养弱小群不行,养强群可能会适合些。考虑到对放箱场地要求较高,搬动又不方便,估计是白折腾了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20-7-1 21:30 编辑
hqzhdr 发表于 2020-6-30 16:33
最多证明你的穴不合适。但没有代表性。
贵州气候,多潮湿阴雨,地穴有利时候少,不利时候多,如果采用崖洞会好一些,但好不了太多。排湿的最简单办法是通风,而这又散失潜热、降低了巢内温度,对本已偏低的地穴温度无异于雪上加霜。强群入穴,效果会好一些,但是否有惊喜,并无十足把握。
需要散热保湿的酷暑干旱地区与季节,无论强群、弱群,地穴无疑都是个好选择。
贵州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山高雨多,湿气重,流蜜期长,排湿可能是当地养蜂的首要问题,我想这可能也是华夏蜂友重视通风、推崇破箱、不要隔板、加宽蜂路、重排湿超过调温,实现群大、蜂壮、寿长、蜜丰的重要原因之一。
楼主误信水蜂子不怕湿,误信地穴冬暖夏凉,忽视了湿度因素的不利影响。 贵州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不太适合地穴箱,况且还没度夏。
地穴箱在粉蜜富足,天气却极端炎热的情况下才有优异的表现。严寒下的越冬也同样优越。
你的实验是在蜂群最舒适的温度下进行的,所以体现不出。 与蜂为伍 发表于 2020-6-30 16:45
在我地,地穴养中蜂秋季繁蜂快,冬蜜产量比木箱高产。看了你贴子的图片,我真的五味杂陈
没事的。地域不同,差异难免。还有就是如一楼说的,也有我水平不够有关。 蜂语者2015 发表于 2020-6-30 16:57
我做了几个木糠水泥箱,巢门开在中部,可以埋一半在土里,短暂的试养了一群,感觉效果也是不尽人意,养弱小 ...
有可能,长江一线,大致情况差别不大 蔡国光 发表于 2020-6-30 17:04
贵州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不太适合地穴箱,况且还没度夏。
地穴箱在粉蜜富足,天气却极端炎热的情况下才 ...
蔡老说的有道理。贵州原本舒适,我一开始考虑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