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 发表于 2012-3-1 15:06:04

白垩病

白垩病(又叫石灰质病)是由蜂球囊菌寄生引起蜜蜂幼虫死亡的一种真菌性传染病。

1 病原学
  蜂球囊菌为一种真菌,只侵袭蜜蜂幼虫。蜂球囊菌是单性菌丝体,为白色棉絮状,有隔膜,雌雄菌丝仅在交配时形态才有不同,为雌雄异株性真菌,单性菌丝不形成厚膜孢子或无性分生孢子,两性菌丝交配后产生黑色子实体,孢子在暗褐绿色的孢子囊里形成,球状聚集,孢子囊的直径为47~140微米,单个孢子球形,大小为3.O~4.0微米×1.4~2.O微米,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自然界中保存15年以上仍然有感染力。

2 流行病学
  病死幼虫和被污染的饲料、巢脾等是本病传染源。主要通过孢子囊孢子和子囊孢子传播。蜜蜂幼虫食入污染的饲料,孢子在肠内萌发,长出菌丝并可穿透肠壁。大量菌丝使幼虫后肠破裂而死,并在死亡虫体表形成孢子囊。
  感染动物为蜜蜂幼虫,尤以雄蜂幼虫最易感。成蜂不感染。
  孢子囊增殖和形成的最适温度是30℃左右,蜂巢温度从35℃下降至30℃时,幼虫最易感染。因此在蜂群大量繁殖时,由于保温不良或哺乳蜂不足,造成巢内幼虫受冷时最易发生。每年4~10月发生,4~6月为高峰期。潮湿、过度的分蜂、饲喂陈旧发霉的花粉、应用过多的抗生素以至改变蜜蜂肠道内微生物区系、蜂群较弱等,都可诱发本病。

3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白垩病主要使老熟幼虫或封盖幼虫死亡。幼虫死亡后,初呈苍白色,以后成灰色或黑色。幼虫尸体于枯后成为质地疏松的白垩状物,体表布满白色菌丝。
4 诊断
  从病死僵化的幼虫体表面挑取少量幼虫尸体表层物进行镜检,发现有白色棉絮菌丝和充满孢子的子囊时,结合临床特征可确诊。

5 防治
  把蜂群放在高燥地方,保持巢内清洁、干燥。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不用陈旧发霉的老脾。在发生本病后,首先撤出病群内全部患病幼虫脾和发霉的粉蜜脾,并换清洁无病的巢脾供蜂王产卵。换下来的巢脾用二氧化硫密闭烟薰消毒4小时以上,硫磺用量按10框巢3~5克计算。
  经换脾、换箱的蜂群,要及时饲喂0.5%麝香草酚糖浆,以后每隔3天喂一次,连续喂3~4次,麝香草酚要先用适量的95%酒精溶解后加入糖浆

蜂起云涌 发表于 2012-3-1 15:30:54

{:soso_e182:}

zhaojiao 发表于 2012-3-1 16:26:50

{:soso_e181:}{:soso_e183:}

gegemm 发表于 2012-3-1 16:37:29

我暂时没有发现哦!

q00000004 发表于 2012-3-1 19:05:15

{:soso_e183:}

鲁中蜜蜂 发表于 2012-3-1 19:18:21

{:soso_e179:}

蜂缘! 发表于 2012-3-1 19:25:22

俺前几天有一交尾群得了白垩病,蜂友告知用高锰酸钾对水喷了二次,今天查看效果良好!{:soso_e100:}

诺言 发表于 2012-3-1 19:41:11

{:soso_e181:}

凉山1993 发表于 2012-3-1 21:14:28

汗…还以为是白垩纪流传下来的病!

xuwf119 发表于 2012-3-2 09:05:55

在阳台上养蜂者比较少出现,北方少。

军魂星 发表于 2012-3-2 11:50:13

...
流浪 发表于 2012-3-1 15:06 http://www.xsbee.cn/images/common/back.gif
所以俺坚持——白垩是寒湿症候。

唐雄飞 发表于 2012-5-20 15:26:20

{:soso_e179:}

yhmcj 发表于 2013-6-7 16:12:28

不错,学习了

红久蜂业科技 发表于 2016-4-18 08:25:29

高锰酸钾一般不好买,因为公安系统管制,还有浓度把握不好,容易伤害幼虫

xsx 发表于 2016-4-24 09:32:05

买来一群意蜂就有白垩病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白垩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