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7-8 00: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中蜂渡夏与秋冬管理
% x) C5 I1 s) H1 \广东韶关戴元高0 `* i/ ^1 d8 Q3 @0 v
中蜂渡夏是指7月中旬至9月中下旬这60 -- 70天的时间,此时山乌桕、小叶桉主要花期已告结束,换王工作早已完成,外界仅有少量瓜花可供采集,而从8月开始瓜花、菜花逐渐减少,巢内卵圈缩小,工蜂减少出勤,如此延续到秋分前后,山区才有少量蜜粉源,蜂王开始产卵繁殖。很多养中蜂的人都担心这段时间发生飞逃,其实不然,中蜂本能地具备与外界环境变化相适应的特性,即具备外界缺乏蜜源之时不会弃巢飞逃的特性,否则它将无法生存。如果出现飞逃现象,那一定是巢内旧脾多,巢虫滋生或中囊病危害引起的。为了确保中蜂安全渡夏,我历年实践中的体会是:3 @0 S7 j' z" l. g- q4 o& B' x
(1)在7月10日以前停止收蜜,给蜂群留足蜜粉渡夏;, O) {# p) ]5 z' p% k8 j w
(2)采用小群渡夏,保持蜂脾相称;
/ J: g% v9 u/ g) d: |$ K$ E(3)将蜂群搬到全日荫蔽的树下,(附近要有水源)防止太阳照射;
! [5 ?8 ]) ~: S+ B/ {(4)把巢门缩小,仅留2--3只工蜂出入,旨在防盗与限制工蜂出勤;
8 f1 {' E' Y8 M; m* a; L9 h(5)尽量减少开箱检查,(每月一次);* {% m5 l1 [+ a. {
(6)箱外喷水降温。6 v) J7 d1 l; w4 b9 z- L3 K. u
我还认为在渡夏期间频频开箱检查与喂糖对蜂群是不利的,这是因为它会破坏中蜂的渡夏规律,刺激工蜂采集情绪,对延长工蜂寿命不利,得不偿失。在高温情况下,似乎工蜂出勤愈少则渡夏效果愈好。
5 m# f5 [; h1 Q# g! J1 m. J5 _5 ]“秋分”前后,外界有众多的蜜源,如盐肤木、山苦瓜相继开花,粉源日渐丰富,这意味着渡夏即将结束,这时要连续喂糖,促进产卵,促使新老蜂交替。不过,新老蜂交替要经过一段相当长的过程,直到10月中下旬群势才能恢复;待第二批新蜂出房才能投入生产,至11月初,外界气温下降,山花烂漫,这才是大繁殖的黄金时期,不能放松。此时必须抓好如下工作:" J8 ^0 W( l5 m- ~% P7 _& [
(一)调整群势,将老脾与产卵力差的蜂王一律淘汰;
& D; q* x; @1 m/ ~+ u(二)将蜂群转移到有阳光、有蜜源的地方(巢门对准有蜜源的方向);& O' ]# r, s3 q6 K1 y+ ~
(三)当米碎花开花.个别蜂群有造脾的要求时,可加入巢础,加紧造脾,加巢础时要防止破坏卵圈;, u$ Y* \, D" G' o
(四)“霜降”前后是中蜂分蜂、逃亡季节,在管理上要注意调整子脾与蜜脾,否则,无子无蜜必逃;
6 K% E2 Y1 f. D* G% X) ?(五)进入鸭脚木(八叶五加)、小拎花(野桂花)流蜜期要勤收蜜,使巢内有更多的空房供蜂王产卵,保持繁殖与采蜜两不误;(六)严寒来临,巢内加覆布防寒保温。
: W5 J: ~( f5 N- O2 m) b6 o: V要养好中蜂:
5 |+ s. p, {. K* z第一要摸清当地周年蜜源植物分布与开花情况;+ y2 @/ M. M( q$ c3 S$ ` L
第二,要明了中蜂在当地的周年消长规律。
* ]' g& V0 H9 M& e7 N" B6 n中蜂不丧寒,在冬寒季节繁殖与采蜜都很好,但是随着外界气温的下降,“冬至”以后,中蜂的繁殖会出现一个短暂的低谷,卵圈缩小或蜂王暂停产卵,群势下降,此时,巢虫滋生,不可掉以轻心,否则翌年春暖以后,必逃无疑。
! b0 B; {, ^, {/ o! i! _7 y; K% |我们说,中蜂是一个优良蜂种,是指中蜂几千年土生土长,适应性强而言,但不能把它理解为中蜂不需要科学管理,例如:中蜂盗性强便是一个实际问题。
: a" L4 h6 C0 A, t- X9 t; I防止起盗行之有效的方法是:7 V- a8 `6 J" a. P5 N/ J
① 蜂群散放;: y7 e/ k* x0 t: {
② 各群之间群势均衡,切忌强弱悬殊;; a a) m) V' i3 m
③ 不宜多开箱检查,严防蜜味外滋;0 d) E# e/ n0 |) B& P' J- _
④ 根据当地蜜源情况,管理好巢门;. [& H1 K$ z# [
⑤采用严密无缝的蜂箱饲养。
0 ~, s. E; U6 ?. v9 j 以上措施对中蜂度夏秋都非常有利,掌握这些技术就一定能把中蜂养好。
+ C8 k0 B! f0 b 作者通讯地址:广东韶关市农业局(512026)
* D! r+ N1 j8 S+ e!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