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llujun 于 2014-8-3 23:25 编辑
% e# O( ]% v# c/ ~2 P. J
3 ?1 C% z* g5 u2014-8-3多云,26~35°C
. d+ K; e2 {- `4 H* u经过几天对目前4群状况的分析,发现除B群外,A\C\D三个用格子箱养的群,普遍存在箱内温度较活框箱低的现象,表现在平时巢门扇风的蜂很少,只要稍加饲喂,就积极进粉,每天都有新蜂试飞,群势在盛夏也是不断壮大(当然比入夏前还是差些)。而且其中C\D由于用了7~8层格子,这个现象更加明显。如图:
: Q3 A# v, ^# u6 Y( `) gC群8月2日图片:
% D" D( l) |" m( Q& m t. |' R4 c) ?; S2 N& |0 U
看起来还不错,对吗?要知道,4群中这群的王是最差的。
# F2 s+ q( N/ d2 Q2 `; h- p8 F. j% E' g: c2 `
入夏来,为保证B群的群势,B群又是宠物空调,又是每天加冰瓶,既麻烦,成本也高,如图:5 G1 `# \3 O. i3 d* P) k; d' p8 l/ F
1 W$ I- e" A4 {8 m. H- U% ?7 s$ f# k, |% {: _5 m9 ~- z
借鉴其他群用高格子箱的经验,能否用类似高窄箱的思路,用多层高窄箱,达到类似高格子的自散热效果,根据这个思路,设计了一个新的双层高窄箱,2日用些旧木条,自己动手,3日全部完工,如图:
# p9 R5 N q# c
( }% Q# H' h k6 ?. T2 q" R2 Y+ I
( w, _. s4 }7 c2 Z7 B0 A
' {! T8 m! U z' A4 I$ d该高窄箱有如下特点:3 P4 W6 a# a1 F3 X+ Y0 g- I
1,箱子分为两层,下层挂4个巢框,准备直接把B群的4个框子挂进来。如图
; ]2 l$ Z; f. q) g4 k0 @ k- |
" f% _" K ]; G8 x
# j6 S; d. J0 Y" m
2,上层倒放4个活框,有脾,原来的上横梁倒放在下层的活框横梁上,为定位,在上层箱内有导向槽:
; r2 I1 z" s2 a5 e/ S& | [
H8 G5 L1 o5 i. }. ?! F! `4 x. P" s( m! k
3,下层活框下留15CM空间,底板开通风孔,用不锈钢纱网封闭。 V2 g# Y: f; x- z- G
8 t8 R' V ~8 P6 ^) t$ G: \1 g
D1 R* v( k8 ]+ r6 r, Y) P4,上层箱活框上留20CM左右空间,使箱内热空气向上积存/ f4 r f/ j& X
/ q: c+ D8 u; B2 j6 m; x
5,上层箱顶部空间,开5个2.5CM圆孔透气,用不锈钢纱网封闭。
" q5 \! R- M8 a7 X N3 T4 B ]/ L4 B
6,箱子为旧板条,2.5~2.7CM厚,余料钉在箱外,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箱子内外用火焰燎烧,除虫消毒。: z1 T+ i, k4 ~2 }; S v
0 h- j2 H* V7 n
今天中午,将B群过箱到新高窄箱。
5 D& Y2 K7 d3 l$ m' x
5 @" h7 D$ n! ~. E下层过箱后如图
: Y$ r' E4 Q- z& s
1 \& B; A& u; | * m5 p) J: i) ^
套上上层箱体,上层过箱后如图:2 O5 {8 A% z! {" D2 i7 G
% K: c9 C' B; e. w# l# e |
$ h# |8 D$ c, S装上新购的温、湿度计:(温度计刚插入,还没与箱内等温)! ?; ~; ?9 }- V, q+ F& v
" k5 Z, F" `: w/ @. D* A- a# I2 q
- k% o7 N; D: p! q& u: m8 r与C\D群温度计比较,发现这个箱子温度高1.2~1.5°C,经分析,新箱只95CM高,比C\D箱矮15CM左右,加上内部风量多2~3框,自身发热量大,那么只有通过再增加高度,利用更强的烟筒效应才能更好地对箱内降温,因此临时在箱盖上增加了一个烟囱,高40CM,如图:' Y5 @) i+ K+ b4 K
' Q. X9 @9 B% E: Q; `0 v! A3 K2 Q; W
再次比对加烟囱后的温度,仅比C\D高0.5~1.2°C,门口没有蜂扇风,看来效果不错
m U* a( l: S" u; f. d4 s9 H7 @如果箱内再有一个水盆之类东西,温度会进一步降低.% O* U7 E c" S5 p
7 G6 L! S! L6 P从现在的情况估计,可以取消加冰瓶或宠物空调这类降温手段了。& b) N C; l! o- u0 H& a, B' l% m
% g& g& n- s/ p4 Q6 ~& F) {6 ]* s
计划是这样使用高窄箱的:* s9 ]3 L& i/ V; N; ]3 t
4 ?, \0 _7 r# G箱内放入的是8只有脾有蜜有虫有封盖子的框,随着新蜂出完,上层会逐渐变成蜜脾,且原来的不到底框的脾,会做到底框(现在的上框),大概1个月后,夏季结束,提出上层4框,把封盖蜜部分连脾割掉,仅留2CM靠上横梁部分不割。根据经验,应有8斤左右封盖蜜(不含脾)。; G& n; v' A/ T% {0 H- b2 G6 c' ~
提出下层的4个框,如有旧的封盖蜜,割掉,将原来的上层割掉大部分蜜脾的框子挂在下层箱体,再将原在下层的框子翻转,上横梁搁在下层框的横梁上。5 `+ j7 j" h) G4 `
设想一下,在秋繁期,框上被割掉的部分会被蜂群在1周内重新补好,而且大部分在下层,新造脾更适合王产子,而翻上来的下层框封盖子在2~3周出完,不出意外,会被当做蜜房,也就是说,在割蜜都3~4周,可以第二次收封盖蜜了。二次割蜜后,再如同第一次一样对调上下层框子。
8 V) U, i" [8 J8 ` 按照这样的割蜜周期,似乎也能在强群的同时,避免分蜂。) k8 M6 U) |3 p4 p
为进一步提高效率,可准备好8只规格统一的新框,充分利用新箱的内部尺寸,多余的旧框,可在适当时候移到新活框箱育王分箱。1 e6 F& u% m( O
9 P8 L/ Z2 D: w l: Z7 Z
补充内容 (2014-8-4 00:48):) D7 ^# k/ q+ K( Z# Z4 Q
从今晚的情况看,比其他箱高1度不到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