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蜡螟 Galleria mellonella,蜡螟属鳞翅目、螟蛾科、蜡螟亚科,常见危害蜂群的有大蜡螟和小蜡螟两种。分布遍及世界各地。' T( ~- v/ Z# j* U
% g1 r' @# e& _
5 P# N! ~3 l( B1 g5 s/ R6 Z$ s$ B, I
中文学名 蜡螟
( o1 `' [2 e* p- d' |+ _* _: z$ ]/ F6 g& m; @6 X
4 m& y+ A2 Y7 z" T& U
界 动物界: J! f- H6 O8 q! A" \6 c4 |
9 _; V! s5 Q) M+ K9 w9 ~8 `" }( L6 j% `8 l" O0 C% f
3 U" y" z6 k% M目 鳞翅目3 _+ r( [8 \ {' d9 O$ R5 `# \ Z
# ~: G" p5 E4 P1 x2 l) @
$ p" C. a$ U8 ^科 螟蛾科
3 y ] B- U/ c
3 w! A% k, P% m* z" i* f/ ?" k" r/ P* m. M N) S0 G
0 P1 j1 e, E5 V. ^! |5 f( y v% U
. ?6 }. t5 u! |) F* n( U8 t% U目录 ▪ 与温度的关系 ▪ 与食料的关系 ▪ 与群势的关系 ▪ 与天敌的关系 4 y3 l( I: w% |
; {1 X9 e) r/ D
8 @9 v* H6 ~% c
[url=][/url]% c4 B6 n. F7 A, O
1简介编辑蜡螟 Galleria mellonella, I1 F. v3 I3 {) m+ j& e, O! m/ v0 h
# B- V# }* I4 k6 ^# q" t5 N/ t1 J3 I蜡螟属鳞翅目、螟蛾科、蜡螟亚科,常见危害蜂群的有大蜡螟和小蜡螟两种。分布遍及世界各地。它的分布主要受长期寒冷的限制。在高海拔地区,大蜡螟没有或很少发生。而在东南亚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大蜡螟危害相当严重。中国广东、广西、云南均有记载。雌成虫体肥大,前翅外缘明显向内凹陷。翅展20~40毫米。成虫头部和胸部红褐色,腹部暗褐色,前翅灰褐色,翅面有黑褐色鳞毛,翅后缘的鳞毛较多。翅端有4条短灰白色斜线。后翅灰白色,翅顶端颜色稍暗。蜡螟的幼虫又称巢虫、绵虫、隧道虫。在蜜蜂巢内取食蜂巢的蜡质,并吐丝造巢扰乱蜜蜂在蜂巢内的正常活动,严重破坏蜂巢的结构,以致迫使蜂群逃逸。成虫羽化后,在傍晚乘工蜂守卫巢口不备之机,潜入蜂巢内,产卵于蜂巢蜡脾上。幼虫也能为害毛皮和羊毛。年发生1~2代。以蛹越冬。[1][url=] [/url], t7 J( e9 k2 |% ]0 G* _1 u
[url=][/url]
2 [7 W8 L' h9 O8 \( E3 s2形态特征编辑蜡螟为完全变态昆虫。包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阶段。
6 s {# n4 _2 ^0 K卵呈短卵圆形,长0.3~0.4 mm。表面不光滑。卵颜色初为粉红,后转化乳白,苍白,浅黄,最后变成黄褐色。卵块为单层,卵粒紧密排列。 幼虫刚孵化的幼虫呈乳白色,稍大后,背腹面转成灰和深灰色。老熟幼虫体长可达28mm,重量可达240 mg。茧通常是裸露,白色的,但有些茧也会被黑色粪粒或蛀屑包裹。长达12~20 mm,直径5~7 mm。常在箱底和副盖上结茧。蛾颜色呈银白色,而以虫脾为食的蜡螟则呈褐色、深灰或黑色。成虫雌蛾体大,平均重可达169 mg,体长20 nm左右。下唇须向前延伸,使头部成钩状,前翅的前端2/3处呈均匀的黑色,后部1/3处有不规则的亮域或黑区,点缀黑色的条纹与参差的斑点,从背侧看,胸部与头部色淡。雄蛾体较小,重量也较轻。体色比雌蛾淡,前翅顶端外缘有一明显的扇形区,颜色也相对较淡。雌雄蛾的大小和颜色,根据不同幼虫食料变化也很大。[1][url=] [/url]+ A6 }& j7 {9 x2 a) Y
[url=][/url]/ |% g q. S4 o) T8 z8 O
3生活和习性编辑蜡螟当平均气温超过13℃时,幼虫开始醒眠活动。气温下降到8℃时,箱温下降到9℃以下,幼虫开始越冬,结束危害。
- C" ?. o' ~: ?" F大蜡螟一年发生3代,它完成一个世代,约需60~80天,各虫期的长短随季节变化有很大差异,卵期为8~23天,幼虫期27~48天,蛹期9~23天,成虫期为9~44天。* n& s; p y. l I. s$ m2 l9 h
小蜡螟一年也发生3代,卵期4天,幼虫期42~69天,蛹期7~9天,成虫期4~31天,雌蛾较雄蛾期长1~2倍。 蜡螟(5张)
$ s$ Z* N+ e3 x# M; l: u) y
0 s3 ]8 T3 k, T8 Z( Q) P# u( Y+ d9 _2 W
e, p7 y' `9 Y i& f( }( I' \
蜡螟一般出现在3~4月,白天潜伏不活动,晚上活动,雌蛾与雄蛾在夜间交尾,然后潜入蜂箱里产卵。卵产于蜂箱的缝隙处或箱底的蜡屑处。一只大蜡螟每昼夜产卵100~900粒以上,最多达1800粒。一只雌蛾最多能活10~14天,卵经10天孵化,初孵化出的小幼虫体长不足1毫米,行动灵活、爬行迅速,每秒钟可爬行7~8毫米,刚孵化的幼虫不喜欢在箱底靠吃蜡屑生活,而是设法钻到蜂群的巢脾上去,护脾的工蜂对它们的行动并不阻挠,于是这些幼虫就趁机钻进巢脾。% L3 d2 h, d( C; G
幼虫进脾后,潜伏在巢房的底部咬食巢脾蛀成隧道状,造成蜜蜂"白头蛹"病。当幼虫在巢脾中发育成5~6日龄时。由于身体长,食量越来越大,对巢脾的破坏力也就越来越大,此时工蜂才感觉到它们的威胁,开始清除"白头蛹",并哨咬有虫的巢脾,将巢虫拉出,有的落到箱底,靠吃蜡屑生存。这时工蜂绝对不让长大的了的巢虫再上巢脾。如蜂群弱,脾内巢虫很多,工峰无法抵挡,蜂群不得不弃巢飞逃,另迁新址筑巢。原蜂巢被巢虫危害,几天后整张巢脾就被吃得一干二净,幼虫长大后吐丝作网,并在网中结茧化蛹。蛹羽化为成虫,蜡蛾交尾后再产卵,如此不断循环。[1][url=] [/url]1 G; P9 e! d+ I8 i8 |* @1 ?
9 {' o, m1 t W' O9 D% { G1 V# [
- e+ o# j8 u$ k, ~( W
[url=][/url]" z: Q# m% h( a7 i
4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编辑与温度的关系大蜡螟的发生与外界温度有很大关系。卵和幼虫的发育需要较高的温度(30~35℃),过低或过高的温度都会使大蜡螟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1 j! J5 r: s0 |% }" E与食料的关系纯蜡和新脾对大蜡螟幼虫发育不适宜,会造成幼虫发育中断,成虫个体变小,产卵量下降。中蜂群常更换老脾,对抑制大蜡螟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S! R4 K! v, H9 v1 @9 M
与群势的关系由于蜂群饥饿、疾病、蜂王衰老、无王,以及农药中毒造成工蜂数量剧减,从而造成群势下降,使得蜂群无力保护暴露巢脾和驱逐侵袭的大蜡螟幼虫。不同蜂种繁殖率不同,群势相差较大,对大蜡螟的抵抗力也有差异。例如,中蜂群势小,无力保护巢脾免受危害.常通过不断撕咬巢脾和去除蜡螟幼虫来抵抗大蜡螟的危害。: S' x# y$ ~ t, L9 t
与天敌的关系大蜡螟的自然天敌种类很多,包括病毒、细菌、原生动物和昆虫类。已知大蜡螟重要的天敌有苏云金芽抱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线虫、蜡螟绒茧蜂、麦蛾绒茧蜂、蜡螟大腿小蜂、红火蚁和大头蚁。[1][url=] [/url]: D* c- i, p; |$ ^2 p
[url=][/url]" r! m) i/ t8 X, Z2 A3 V; E5 ~
5防治编辑蜡螟以幼虫越冬,且此时又是一段断蛾期,幼虫大都生存在巢脾或蜂箱缝隙处,抓住其生活史的薄弱环节,更有效的消灭幼虫,保证峰群的正常繁殖。同时要做经常性的防治,其方法是:
9 t) X) `: S& g& x(一)及时化蜡 造新脾、淘汰旧脾,换下的老旧脾要及时化蜡。
7 }7 R' I+ H8 i/ K(二)清洁蜂箱 经常清扫蜂箱内壁和箱底的蜡屑,保持蜂箱内的清洁,不给巢虫有可食的机会。并用油灰封闭蜂箱缝隙,铲除巢虫滋生地。
/ ?0 k3 K% ~6 p& R" J' S' V(三)饲养强群、合并弱群 使峰多于脾,以利蜜蜂保护巢脾防止巢虫上脾危害 发现巢虫要及时处理,换箱换脾,对蜂箱、巢脾进行消毒,经常打扫卫生,保持箱内清洁干燥,给蜂群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
( s! Q6 w* s& P(四)生物防治4 v* ^8 [- k: p- w
①苏去金杆菌的伴孢晶体,在被蜡螟幼虫食入之后,就会择释放出有毒物质将其杀死,而对蜜蜂无害。印度科学家用0.14%的苏去金杆菌乳剂喷脾,大蜡螟吃后的第五天死亡率达90%,为了达到长期的防治效果,可以把苏去金杆菌的芽孢杆菌压入巢础内,待蜡螟幼虫上脾危害时被毒死。
- O7 P& h# k' b' h3 c" _4 W! G, q②利用寄生蜂防治,当今已发现蜡螟大腿小峰和蜡螟绒茧蜂寄生在蜡螟体上,把卵产在蜡螟幼虫体内,靠吸食蜡螟体液生活,使幼虫死亡。在巢虫危害盛期到来之前,把培养的寄生蜂放入蜂箱内,让其寄生、产卵繁殖、吸食蜡螟幼虫体液至死,达到防治的目的。
0 k& }6 V4 g2 ~2 x$ A4 d4 U(五)化学防治- i; \1 s( |) c! I& I; o
①二硫化碳,每个继箱体用l0毫升。滴加在厚纸上,置框梁上密闭熏蒸24小时以上。
$ K. g* t0 m7 c②用96%的甲酸蒸气对蜡螟的卵、幼虫具有较强的杀死力(熏治方法同二硫化碳)。
* [* K$ b$ v& M/ I0 X③二氧化硫,又名亚硫酐,是燃烧硫磺所产生的烟雾。每个继箱按充分燃烧3~5克硫磺计算用量。密闭熏蒸24小时以上。
6 [3 p. o, o, |& C8 Y④温度,巢脾在50℃下加热(不得超熔点) ,经40~60分钟,即可杀死各个发育阶段蜡螟或采取低温处理,将巢脾放在-7℃下经过5~10小时,可将各虫期蜡螟杀死。在北方地区,冬季贮藏的巢脾放置在室外,也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蜡螟(7张)
; R! S2 R; N. D: F5 ]/ Y$ i* j: e6 `/ m9 i' O8 l
" x. M# o+ f: U8 s, h% O: z( L
( Z+ N5 a& u2 n6 r; b" l8 K[2][url=] [/url]( l) R- B% Z* P5 t
9 }6 W. ~/ k d7 t# X0 g- D
+ |& A) J+ @: S6 |* l" q9 D* Z1 t$ K2 e- c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9 u; \7 o) w. r
/ a j# w& _% F: [5 G
/ o5 ]) b+ D9 [4 e+ N- Y+ A% Y+ L2 l( N/ O7 C1 m
& ^! _8 C* F2 I$ q4 J
5 x; o5 i, @& P# z1 u: L: A' x( W$ r y5 R1 x. K& @7 `, ^
?1 h; [' X" E( ^
* [5 }* o( c1 t9 b+ o; T: y" M: |1 t5 p( r6 d! p M& V" y6 Z
: @( X, N3 u4 G4 {/ `- I3 h
- w' u* J: Z1 B5 t2 \9 s
3 ] d. R3 Z. e. H6 J . Q. t% ^" @! m0 X# V. a, j3 d9 K
. _( v& A8 P+ L e4 J- e0 ]9 Z V% f5 j, t$ V0 V
% G2 x; B: `* \, g6 E
; Q2 T3 o# l( g6 w
# ~/ @9 L; a7 Y f4 P' d! J; j: u4 v2 |# c# }' \3 g2 x
" _0 @6 G) J" z& v' i
' J9 c: m# y/ C/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