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9527
在线时间1420 小时
居住地广东省 东莞市 东莞市 企石镇
版主
积分9527
在线时间1420 小时
居住地广东省 东莞市 东莞市 企石镇
版主
|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蜜蜂的育种与繁殖主要介绍:蜜蜂的选种,蜜蜂的人工育王,蜜蜂交尾群的组织和管理,人工分蜂。
0 ]5 B6 s7 z( J; ` 我国引进的西方蜜蜂品 种较多,这些蜂已经饲养了很长时间,这些引进的西方蜜蜂,混杂和退化的情况也较普遍,因此需要进一步做好蜂种的提纯、复壮,全面提高蜂群生产力。在近代农业生产的实践中,不同品种、品系的生产性杂交,能在较短时间内大大提高生产力,在养蜂生产上,充分利用杂种优势也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据有关报导,外来蜂种两元杂交后的第一代、第二代产蜜量比高产的意蜂提高三成以上,三元杂交的增产更多。
$ M" e3 {9 ~* W/ |+ {9 u: i 1 o7 x* o) ^) w6 g8 w: R
一、蜜蜂的选种
1 I% q9 ~0 a8 n* E/ m) x0 a 蜜蜂的选种要优选和纯选相结合,今年选种,明年用种,年年选种,越选越好,使蜂种的优良性状稳定地遗传和发展下去。优选和纯选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即蜂群的生产力、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蜂群的生产力主要看在同样管理条件下的年产蜜量、产浆量和产蜡量,这是选种的重要标准。选蜜、浆、蜡产量高的群做种群和哺育群,使生产力更高,是选种的重要目的。
" o7 k2 L( c, M w2 C5 [, w( f! N 生物学特征方面主要看蜂王的产卵力、哺育蜂儿的能力、工蜂的采集能力、分蜂习性、抗病力、抗逆性(包括越冬性能、越夏性能、抗敌害能力等)和性情的温驯程度等。生物学特性也是优选的一部分,与生产力关系密切,没有这方面的良好特性,不可能有高的生产力。形态特征是指每一蜂种都具有的体型、体色、毛色、肘脉指数(由蜜蜂前翅上两条脉纹相接点的位置变化反映出来的数据)和绒毛宽度等特征。通过形态特征可以区别蜂种的纯度,反映整个种性遗传的稳定性。选纯也是必要的,不纯,蜂群高产的优良本性就保不住。以优为主,优选和纯选相结合的选种方法,在各个品种的蜜蜂的选种中都是适用的。不同品种的蜜蜂的优选和纯选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因此要注意各个品种的特点,发扬其优点,克服其缺点;同一个蜜蜂品种,优选和纯选的内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蜜蜂的良种选育,就是要打破品种原有的相对稳定的优和纯,创造高一级的更好的优和纯,这就是蜜蜂新品系和新品种的培育。
1 h; D1 n* p- {0 l3 ? 在蜜蜂的选种工作中常采用集团选择的办法,首先是根据生产力、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给本场每个蜂群做一个综合评定,分成三组,产量高的纯种为第一组作为种群,中等的为第二组,用于生产和分蜂,差的为第三组,要尽早淘汰蜂王,蜂群用于生产。其次是种群的选配,蜂王决定雄蜂的纯度和品性,雄蜂反映蜂王,工蜂反映双亲的综合结果,并反映父群的雄蜂。在选择种群时母群要看工蜂和雄蜂的纯度,父群主要是看雄蜂的纯度。种群选配有异质选配和同质选配两种。选择的父群和母群在性状上各有特点称为异质选配,在选种开始时,多数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能综合和改良蜂种的种性;另一种是同质选配;即选择的父群和母群性状上比较一致,可用来巩固其优良性状。还有在蜂种混杂、退化的蜂场,最好向种蜂场引进同一品种的蜂王或种群,与原来蜂种进行交配,以便进行血液更新和复壮。具体做法是: 3 C7 r9 {. V' x9 ]
第一年用引进的种蜂作母群,培育的新王与本场原来种群培育的雄蜂交配繁殖,第二年用这些新蜂王作母群,从前一年引进的蜂王群中挑选父群培育雄蜂进行反交,或进行连续两代换种纯选法,即从种蜂场引进几只种王,作为母蜂养王和本场种用雄蜂交配,并把原场的老王一律淘汰换成新蜂王,第二年从另一种蜂场再引进几只优良种王重复第一年的做法。经两代换王和以后的选种,就能培育优良的纯种。蜜蜂的选种工作中还有一种方法叫纯系繁育,这种方法一般在育种蜂场进行,在生产单位很少使用。办法是用连续两代换种的方法,如果后代性状比较整齐一致,这个群就可以单立一个纯选系,连续几代进行近亲繁殖的选优、选纯。纯系繁育不在于纯系本身的生产效果,而在于它的育种价值。用几个来源不同、无血缘关系的优良纯系进行纯系间配种,可以综合成更有经济价值的优良纯种品系。 3 v* E2 s: p6 b
0 a' ]7 ?) Q1 H2 j0 s 二、蜜蜂的人工育王
& k# Y* W$ ? A5 X8 p/ Z7 Q' d6 Y
2 E" n7 w5 R, J+ V2 X 蜜蜂的人工育王包括8个要素:时间和条件,准备工作,移虫育王的工具,移虫方法,移虫后的管理,利用大卵培育蜂王,裁脾育王,交替王台的利用。
* T8 S6 ^3 r) v* M9 K' ^ 蜂王的遗传性及产卵力对于蜂群的品质、群势、生活力和生产力有很大的影响。人工育王能够按计划要求的数量和时期培育蜂王,可以选用种群的一定日龄的幼虫或者卵来培育,能与良种繁育工作相结合,可为蜂王的胚胎发育创造最适宜的条件。 3 u. s9 c+ F+ h6 ~8 I, O
4 Y& O: Z" B( B/ K" U0 ?
1、时间和条件
4 R2 m" G8 M8 V0 N 蜂群在当年培育的新蜂完全更换了越过冬的老蜂,进入发展壮大时期以后,就可以准备进行人工育王。北方,以在初夏白天气温稳定在20℃以上有蜜源时,特别是在有丰富粉源时进行。这样既可以保证蜂王的质量,又可利用新蜂王及早更换衰老的蜂王,有当年蜂王的蜂群不会发生自然分蜂。利用早期培育的新蜂王实行人工分蜂,经过1个半月的增殖,就可以发展成强群,采集中、晚期蜜源。初秋,在最后一个主要蜜源初期培育蜂王,新王群可以培育大量越冬蜂,对于蜂群安全越冬以及翌年蜂群的发展都有利。长江中下游一带,以在紫云英花期育王为好。培育优质蜂王的条件是:
% F1 x3 ~6 \) m: ^8 t F$ X (1)天气温暖气候稳定 0 r! K- }: N+ U6 m: u
处女王交尾期间,白昼气温应在 20℃以上,力求避开连阴雨天气。
) j' i6 v. j8 l5 Z* S& s( [ (2)有蜜粉源
- a& w+ N p" S6 m. S" d 育王期间自然界应有良好的蜜粉源,充足的粉源更重要。每日傍晚对于种蜂群和育王群进行不间断的奖励饲喂。
* p% E& e# w" \" s! d* W7 j6 ]$ N
' y$ e0 w) W- ^! |, a& f 2、准备工作
2 A7 f/ q( h; Z5 t% m# Q# c 在进行人工育王以前,需要认真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6 L5 t- M, F r0 M) {/ N
(1)选择父母群:通过考察,选择蜂蜜或蜂王浆产量超过全场平均产量以上、分蜂性弱、群势发展快的健壮无病的蜂群作父母群。以父群培育雄蜂,用母群的幼虫培养蜂王。在人工培育蜂王时,1个母群可以提供成千上万条雌性幼虫;同样1个父群也可以哺育出数千只雄蜂。如果每年都使用一两群种 群培育处女王和雄蜂,全场蜂群就会形成近亲繁殖,使生产力和生活力下降。因此,要选择和使用多个蜂群作父群和母群;并且定期从种蜂场引进同一品种不同血统的蜂王(或者蜂群)。 / A/ f. E W/ g6 J$ G1 e
(2)培育种用雄蜂:雄蜂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处女王的交尾成功率,还关系到授精效果,进而影响子代蜂群的品质优劣。因此,必须在着手人工育王的20日前开始培育雄蜂。为培育种用雄蜂,需事先准备好雄蜂脾,也可将巢脾下部切除一部分,插在强群中修造成雄蜂脾。为保证交尾质量,按1只处女王比50只雄蜂的比例培育雄蜂。蜂王的发育从卵到羽化成虫约需16天,达到性成熟需5日左右,共计21天。而雄蜂从卵到羽化成虫为24日,出房到性成熟约需12日,共计36日。因此,必须在人工育王前20日左右开始培养雄蜂,才能使雄蜂和处女王的性成熟期相适应。通常可在种用雄蜂开始大量出房时,着手移虫育王。同时将场内其他蜂群的雄蜂和雄蜂蛹全部消灭。
6 n# G- g% T) {' S' n) v (3)准备育王群:育王群是用来哺育蜂王幼虫和蛹的强壮蜂群。应选择无病、无蜂螨,群势强壮,至少有15框蜂以上的蜂群作育王群。在移虫育王前1日把其蜂王和全部带蜂未封盖子脾提入新蜂箱,放在原群旁;原群有6~8个脾(包括封盖子脾和蜜脾、粉脾)组成无王的育王群,做到蜜蜂密集,多的巢脾抖落蜜蜂,加到分出的有王群。对育王群每晚饲喂0.5~1千克糖浆。也可以用有18~20框蜂加继箱的有老蜂王的蜂群作育王群,在巢箱和继箱之间加上隔王板,把蜂王限制在巢箱内产卵,继箱中央放1框小幼虫脾,一侧放一花粉脾,其余放封盖子脾,外侧放蜜脾。有王群没有无王群对移植幼虫的接受率高,但是对于封盖王台照护得较好。
1 Y& F) u* n5 a
' B6 {; n6 g; q1 |& b7 T% H8 @ 3、移虫育王的工具:
$ I3 ]/ r1 j7 y: Z w: p 移虫育王的工具有移虫针、育王框、蜡碗等。移虫针是将小幼虫移植到王台碗内的工具,可用粗铜丝或者鹅毛管自制,一头呈扁薄的尖舌状,另一头呈弯匙状。带弹簧的移虫针使用方便。育王框是安放王台的框子。可用标准巢框改制,其上下框梁和侧板的宽度相等,为13毫米左右。框内等距离地横着安装3条宽10毫米的板条。蜡碗棒是蘸制蜡碗的木棒,长100毫米,蘸蜡碗的一端十分圆滑,距端部10毫米处直径8~9毫米。蜡碗是培育蜂王的王台基,用蜡碗棒蘸熔化的蜂蜡制成。把蜡碗棒放入冷水泡一段时间,取出甩去水,垂直插入熔蜡中约10毫米深处,取出稍停,如此反复蘸2~3次,一次比一次蘸得浅一些。然后将它放入冷水冷却后取下。制成的蜡碗口薄底厚,里面光滑无气泡。也可以使用塑料王台。此外还要准备毛巾、面盆、蜂王浆等。蜂王浆可临时从自然王台取得,也可预先收集保存在冰箱内,使用时加l倍温水把蜂王浆调稀。 7 g7 @( n \. e3 e( e
8 d3 e5 U# H \, G8 N* b( m 4、移虫方法: * r# a" N, T, d3 D
移虫育王可以有计划地培育出需要数量的、成熟期一致的处女王。首先在育王框的板条上粘上2~3层巢础条或者按相等距离用熔蜡粘上小三角形薄铁片,其上粘7~10个蜡碗, 3条共20~30个蜡碗。放人育王群中,让蜜蜂清理2~3小时,取出,用蜂扫扫去蜜蜂,在每个蜡碗内滴上1滴稀释的蜂王浆或者蜂蜜,即可进行移虫。最好在清洁、明亮的室内移虫,室内温度保持在25~30℃,相对湿度80%~90%。如果湿度不够,可在地面洒水。气温在25℃以上没有盗蜂时,可在室外的阴处移虫。从母群提出1框小幼虫脾,扫净蜜蜂拿去移虫。先把粘有蜡碗的板条并排放在桌上,用清洁的圆头细玻璃棒或者细竹棒,在经过蜜蜂清理的蜡碗里滴上米粒大小的稀蜂王浆,然后 移虫。移虫要从幼虫的背部(凸面)一侧下针,把针尖插入幼虫和房底之间,将幼虫挑起,放在蜡碗里的蜂王浆上。幼虫十分娇嫩,移虫的动作要轻稳、迅速,1条幼虫只允许用移虫针挑1 次。移完虫的板条用湿毛巾盖上,再移第二条。把移完虫的板条装到育王框上,加在育王群内幼虫脾和花粉脾之间。
. V J8 k; O# l
6 f9 P6 ?0 O" ~7 t1 q 5、移虫后的管理: 0 A w) ?2 P9 Q- D; z c( o1 w
育王群中加入移虫的育王框后,连续在傍晚奖励饲喂。第二天检查幼虫是否被接受。已被接受的幼虫,其王台加高,王台中的蜂王浆增多,幼虫浮在蜂王浆上;未被接受的,其王台被咬坏,王台中没有幼虫果用无王群育王,这时把育王框转移到有王育王群的继箱中,同时把无王育王群与原群合并。 如用有王育王群育王,第六天王台已经封盖时检查封盖王台情况,淘汰小的、歪斜的王台。统计可用王台的数量,以便组织需要数量的交尾群。 ; y) m# Q0 J2 \+ ?
7 ^. ]; T* m& j$ y& g 6、利用大卵培育蜂王:
- e/ X. t- ?9 q4 w3 e& s6 u* K 实验证明,处女王初生体重超过200毫克的大蜂王,其一对卵巢的卵巢管数量多,具有较强的产卵能力。并且证明,采用较大的蜂卵,可以培育出体重大的蜂王。把选出的母群的蜂王关在蜂王产卵控制器内,或者把母群饲养在3~5框的小群内,限制其产卵,1星期后就能得到较大的蜂卵。等大蜂卵孵化成幼虫时,用其24小时以内的幼虫人工培育蜂王。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制的蜂王产卵控制器,是用塑料制造的,内围尺寸:长457毫米、宽54毫米、高244毫米,刚好能放入一个标准巢脾。使用方法:在移虫育王前12日,于蜂王产卵控制器内放入一个几乎没有空巢房的封盖不久的蛹脾,并将蜂王放在该脾上,盖上控制器的盖板,将其放在蜂群内巢箱的中部。蜂王在器内产卵受到限制,到新蜂陆续出房以后,蜂王才逐渐产卵。在育王前4日,提出控制器内的子脾,放在蜂群内由蜜蜂抚育,次日就可得到由大卵孵化成的1日龄的幼虫。在生产蜂王浆时,将蜂王控制在一个巢脾上产卵可获得适宜日龄的、供移虫用的幼虫。蜂王产卵控制器还可用于生产雄蜂蛹。
& v0 I* {, h) o
& v5 Q! a2 E) F# m8 j1 f6 ^ 7、裁脾育王:
8 \$ u- {9 {+ y9 [" d 如果视力不佳,移虫有困难,可以采用切割未封盖子脾的方法培育蜂王。当蜂群发展强壮时,从母群提出2~3框带蜂封盖子脾连同蜂王放入一新蜂箱,补加1~2框蜜脾,放在原群一旁。母群成为一无王的育王群,从中提出l框有大量卵和初孵化幼虫的子脾,从巢脾中央部位切下1块200毫米×35毫米的长方形巢脾,使切口上缘巢房中的卵和幼虫露出来,让蜜蜂在上边切口处筑造王台。第三天检查,选留10~20个幼虫发育良好、地位适宜的王台。把修造和饲喂情况不好的王台、提早封盖的急造王台以及多余的王台全部割除。记录留下的王台里幼虫的日龄,以便掌握蜂王出房的日期。无王育王群在取出封盖王台后,与原群合并。
4 d+ S: @# q6 {5 F
& U7 Y; O- x5 R6 |/ H6 t 8、交替王台的利用
% F% y0 I+ t- m5 R/ i: O5 M0 G 选择具有老蜂王的优良蜂群作种群。在它们修造交替王台时,加以选留。自然交替蜂王可使种群的优良性状更加稳定地遗传下去。发生这种自然交替现象时,蜂群一般只造几个王台,育成的蜂王质量比较好。把带有交替王台的巢脾提出,放入继箱群的继箱内,巢箱和继箱间加隔王板,把蜂王限制在巢箱内。可以陆续从这种老王群提出自然交替王台。 ' W7 p3 q( D/ n
) i( q' d: x5 R/ Y
三、蜜蜂交尾群的组织和管理 2 \% j& q) H0 X# c3 {! \6 K
& n6 w' f0 B! V7 j- [1 B$ V6 n& p
交尾群是为新蜂王生活的小蜂群。组织交尾群的时间,是在移虫后的第十天,或者王台封盖后的第七天。 ) ]. r' a4 f( R/ y6 A
组织交尾群,先要准备好交尾箱,可以用2或3块闸板把标准蜂箱严密地分隔成3或4个小区,每一小区开1个30毫米长、8毫米宽的巢门,巢门开在不同的方向。若同方向有两个同样的巢门,处女王婚飞返巢时会误入它巢,造成损失。巢门前的箱壁最好涂以黄、蓝、白等不同的颜色,以便蜂王识别自己的蜂巢。在交尾箱的每一小区放1框带幼蜂的封盖子脾,1框蜜粉脾,组成交尾群。
+ j: Q7 K c, q) v6 `- @ 获得带幼蜂的封盖子脾的方法是:准备1只蜂箱,从每个强群提出一两框封盖子脾,放入箱内,一箱放8个带蜂封盖子脾,盖好箱盖,把蜂箱放到远离其他蜂群的地方。经过几小时,飞翔蜂飞回原巢,封盖子脾上大部分是幼蜂。
/ U6 @/ s7 G/ s/ Q2 y2 D; F 次日,检查蜂群,割除急造王台,然后诱入成熟王台。采用铅丝绕制的王台保护圈诱入王台最安全。圆锥形的王台保护圈的下口有个圆筒状的小饲料筒,蜜蜂不能从下口进入。因为蜜蜂在破坏王台时,是从王台侧面咬破王台壁,然后将蜂王蛹刺死。王台保护圈正好护住了王台的侧壁。交尾群的覆布直接盖在巢脾的上框梁上,然后盖上副盖和大盖,使相邻交尾群的蜜蜂完全隔绝,以免蜜蜂串通互咬。交尾群放在远离其他蜂群、周围空间开阔和有明显标志的地方,相邻两个交尾,箱之间相距2米以上,并朝不同的方向放置。
/ k; Q4 i( Z7 k. O1 Z" W+ S: z 在移虫后的第十一天,即处女王羽化出房前一天,把王台分别诱入交尾群。交尾群的蜜蜂少,调节和保持蜂巢温度的能力弱,不宜提早诱入,以免延迟蜂王出房的时间。从育王群提出育王框时,不能倒放和抖落蜜蜂,可用喷烟器少量喷烟,驱散王台周围的蜜蜂,用蜂扫把蜜蜂扫净。在温暖的室内,把粘在板条上的王台切割下来,或把王台下的三角铁片割下来,淘汰细小、弯曲的王台,把粗壮、正直的王台分别用王台保护圈诱入,或者把王台直接粘在交尾群子脾的中上部。 9 }6 w" r% Y# g! a% e% j; w
诱入王台的次日,检查蜂王的出房情况,淘汰死王台和质量不好的处女王,立刻给交尾群补入备用的王台。为了不妨碍蜂王婚飞、交尾,尽量不开箱检查交尾群,可通过箱外观察了解情况。若发现巢门前有小团蜜蜂互咬,或者有少量被咬死的蜜蜂,就要开箱检查。如果蜂王被围,立刻解救。蜂王如没有受伤,可把它放回巢脾,如已经受伤就不再保留。对于无蜂王的交尾群,可以再诱入1只王台,或者与相邻的交尾群合并。在天气正常情况下,处女王一般在出房后5~7日交尾,在10日左右开始产卵。因此,在诱入王台的10日后,全面检查各交尾群蜂王的交尾、产卵情况。如果不是低温、连阴雨天的影响, 超过半个月仍然没有交尾、产卵的处女王,即应淘汰。
. ?3 J2 o, b J* Y 对于交尾群要做好保温、遮荫、防止盗蜂的工作,保持饲料充足。交尾群的群势弱、幼蜂多,一旦发生盗蜂,它们没有防御能力,容易发生蜂王被围而受到伤亡。在缺乏蜜源时,更要注意预防盗蜂,将巢门缩小到只容一两只蜜蜂出入。饲料不足时,补充蜜脾。
" `' v0 ?1 X" [0 `4 q, j1 q% E 对于已产卵1星期左右的新蜂王,再挑选1次,把产卵多、产卵圈(产卵面积)大的蜂王用来人工分蜂,或者更换老蜂王。淘汰产雄蜂卵和产卵少的蜂王。但是,对于用几百只蜂组织的微形交尾群,新蜂王产卵一两天就要取出,否则由于缺乏产卵地方,蜂王会飞走。 / f; m& d4 {. K! _ c0 I
7 I6 d2 k$ E9 g3 S) M$ F
四、人工分蜂 7 Y8 R5 Q3 T( W, d) h/ m
s% ?+ }" ~) ]8 Y% `3 k
人工分蜂又称人工分群,它是增加蜂群数量,扩大生产的基本方法。它是用培育的产卵蜂王、成熟王台或者储备蜂王以及一部分带蜂子脾和蜜脾组成新蜂群。人工分蜂能按计划,在最适宜的时期繁殖新蜂群。个别蜂群发生分蜂热时,可以及时采取人工分蜂的方法把蜂群分开,能够制止蜂群发生自然分蜂,避免收捕的麻烦和分蜂群飞逃的损失。
6 V6 g9 U) U: _# V: X0 a 如果不考虑蜂场的设备条件、当时当地的蜜源情况,无计划地进行人工分蜂,必然造成全场蜂群都成为弱群,没有生产能力,这是应该避免的。 7 k O* r$ m: }, @3 d
# E! O% U- D! L
1、均等分蜂 ( Q- u! C, Q& G# ]3 z% g; t
距离当地主要蜜源植物流蜜期在45天以上,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把一群蜂平均分为两群,两群都能在大流蜜期到来时发展强壮。做法是:把原群蜂箱向一旁移出30~40厘米,另在对面30~40厘米处放一空蜂箱,把蜂群里的一半蜜蜂和巢脾连同蜂王放入空箱内,整理好两箱的蜂巢。经过半天左右,给无王群诱入1只产卵王。飞翔蜂返巢时,就分别飞入这两箱内。如果其中一箱飞入的蜜蜂较少,可将它向原址移近些。均等分蜂的缺点是使1个强群突然变成了2个弱群,它们需要经过1个多月的增殖才能投入生产。对于分出的新群不宜诱入王台,因为新蜂王要经过10余天才能产卵,这样就不能充分利用新分群的哺育力,影响蜂群的发展。如果新蜂王婚飞时丢失,则损失更大。4 ?/ e5 c% @! x, B# g: _$ T- l
2、不均等分蜂 I3 y; E' g: o, L
不均等分蜂是从一群蜜蜂中分出一部分蜜蜂和子脾,分成一强一弱两群。此法适合对发生分蜂热的蜂群采用。可从发生分蜂热的蜂群提出2~3框封盖子脾1框蜜粉脾,连同老蜂王,放入一新蜂箱。放置在离原群较远的地方。巢门用青草松松堵上,让蜜蜂慢慢咬开。检查原群,选留1个质量好的王台,其余王台全部割除,或者诱入人工培育的王台或产卵王。如果离大流蜜期时间较长,可用封盖子脾把分出群逐步补强;否则,以后可将分群与原群合并。 + [" {8 e, D6 U0 r. e/ e& O
! O9 m2 _2 R& T$ D. L2 |: }8 u3 {
3、混合分蜂 , R& b" @9 k% r, u4 q, B/ }
是从几个蜂群中各提出一两框带幼蜂的封盖子脾,根据情况混合组成3~6框的分蜂群。次日给分蜂群诱入产卵蜂王或者成熟王台。亦可在春末夏初,当蜂群发展到10框蜂6~8框子脾时,每隔6~7日从这样的蜂群提出1框带蜂封盖子脾,混合组成新分群。距大流蜜期15日左右,停止从10框群提出于脾,以便它们在大流蜜期开始时,能发展到15~18框蜂的强群。8 B% ~, o7 z5 z+ Q$ x' e' J% T. ~
: Z' ^( M0 H6 g5 y j* _ 4、补强交尾群 0 x6 a2 s2 k: J) S6 _
交尾群的新蜂王产卵以后,可以每隔1星期用从强群提出的封盖子脾补1框,起初补带幼蜂的、以后补不带蜂的封盖子脾,逐步把它补成有6框蜂以上能独立迅速发展的蜂群。 ; x( c: F; e t% \" o6 Q: z# \
3 d# g- \" Y9 c$ G. h! b* X7 q 5、蜂群的快速繁殖 7 R2 _4 P' f4 Z g
许多蜂场采取大量分蜂的方法,将一群越冬群分成5~6群,集中采蜜。也有新建的蜂场,为了迅速增加蜂群数量,可采取快速繁殖蜂群的方法。做法如下:将全场蜂群分为3群一组,其中1群为繁殖群用来分蜂,另两群为补助群。春季,蜂群发展到有9~10框蜂、6~8框子脾时,开始用补助群的封盖子脾补助繁殖群。从每一补助群提出1框封盖子脾,放人一空蜂箱内,盖好箱盖,缩小巢门。经过2小时左右,大部飞翔蜂已飞回本群,此时把2框带幼虫的封盖子脾分别加入繁殖群的两外侧,或者继箱内的一侧。次日,再把这2个封盖子脾移到蜜脾以内,与其他子脾靠拢。过6~8日再用2个补助群的两框不带蜂封盖子脾补给繁殖群。经过2次补助,繁殖群得到2000~2500只蜂和4框封盖子脾,迅速发展强壮,积累起过剩的哺育蜂,促使它们发生分蜂热,造王台(当然,亦可开始人工育王)。每次从补助群提出封盖子脾时,同时给它们补充上空脾或者巢础框。
Z( l( ]& p; }% d 在繁殖群内出现有卵的王台时,把它的蜂王用安全诱入器扣在没有王台的子脾上,放入1只新蜂箱内。从补助群提来1框带蜂子脾,1框不带蜂子脾,加在此新蜂箱内。另补加一两个蜜脾。把它搬到新地址,妥善保温,缩小巢门,饲喂稀蜜汁。3日后释放蜂王,以后逐步扩大蜂巢。 : p: U5 E+ X) P" T" ^% n
将繁殖群的蜂王提出以后,经过1星期,所造成的王台已经封盖,这时在它两侧放2个新蜂箱,将蜜蜂、子脾和蜜粉脾平均分配给这3箱。如储蜜不足,则补加蜜脾。每箱只留1个王台,其余的完全割除。然后,把旧箱搬放到一个新地址,使飞翔蜂平均分配到留下的两个新箱内。分蜂群的新蜂王产卵后,补加空脾或巢础框扩大蜂巢。 ' t& i3 g" i6 L
3次从补助群提出蜜蜂和子脾以后,及时扩大其蜂巢,把它们培养强壮,投人生产。这样在第一次人工分蜂后,使蜂群增加了1倍,由3群分成2个强群(补助群)和4箱弱群(分蜂群)。 8 q6 h, R1 J- j9 x
分蜂群发展满10框标准箱时,再按上述方法,把它的蜂王和1框子脾提出来,再由补助群提来1框带蜂封盖子脾,1框不带蜂封盖子脾,组成1个分群,放在一个新地点。按均等分蜂法,把已提出蜂王的无王群平均分成2箱。在以后6日内,逐渐把两箱移开,每天移开25厘米。
* P; g4 W& o3 m- ~ 第二次分蜂后的第六日,再把每个半群平均分开。在这个新分群中,给每1分群保留1只王台,其余的完全割除。任何一个分群的蜂王在婚飞时损失了,就将它与邻群合并。
9 x2 H* V+ j7 |9 x% `
& \0 \# s! l+ D' F" B/ M% T 6、分蜂群的管理
! _- c1 M0 c. g 新分群的群势一般都比较弱,它们调节巢温,哺育蜂子,采集蜜粉和保卫蜂巢的能力比较差。因此,天冷时要注意保温,天热时要遮荫,缺乏蜜源时,巢内要保持充足的饲料,并且缩小巢门,注意防止盗蜂。根据蜂群的发展和蜜源条件,添加巢脾或巢础框扩大蜂巢,补加蜜粉脾或者进行奖励饲喂。
, o# M! B; \$ l$ S: S 实行大量人工分蜂,最好在距离原场5千米以外的地方建立分场,可以避免分出群的蜜蜂飞返原巢和发生盗蜂。
2 i: ?/ y D+ a0 I* _+ ^
, m; k% ?4 _: X
7 j Y4 g. o* Z+ X2 a- J: H7 b0 C, E本文出自cctv7v 农业致富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