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1-13 23: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哇哈哈 于 2014-11-14 00:01 编辑 ! r1 G$ S8 E: w4 h
8 b2 y: k/ C8 y% D; y9 {
说到了广东土蜂好的方面。- e5 M% ^2 z* f( X' ^
事实上,所有的蜂都有好的一面与坏的一面。这是大自然亿万年进化的结果。。。而所有的蜂种,都还与蜜源情况有关,没有了蜜源,或者天公不作美,那啥蜂都没有。。就算是世界上最好的蜂农,最好的蜂种,也不可能去沙漠采到蜜。我说采集荔枝蜜可以8斤每脾,是很耗蜂的(我最严重的一群是原来7脾蜂满脾,隔板外还有大量的蜂,结果荔枝蜜过来剩下3脾稀疏的残疾蜂),而且要天气条件好的时候,例如今年的天气最最好了。还有一点,我们说的最大蜂脾数,都是一年当中最多的时候,而各个地方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我们是清明节前达到达到蜂脾数,而这个时候东北估计才刚刚出窖,压根不能比较。而我们度夏完毕时候(今年最严重一群,是农历6月初有5脾蜂,到来中秋只有半脾,现在两脾多了,约摸快可以加脾了_)..可能又是有的地方达到最大群势的时候。。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4 v) @" O; w* M5 S# ^+ v4 y) M1 j" a. G
现在,说说下广东中蜂的一些缺点(一下结论是我参考政府农业信息的相关数据与本来经验所结合的观点,欢迎指导)
* s4 v" \5 z9 h! r2 ^. K% G6 u 第一,爱蛰人。好像广东地区的中蜂,在中华蜜蜂里面,应该是属于比较爱蛰人的品系。在潮汕地区,一年下来,大概有4个月是温顺期,其他大部分时间比较凶,不单单是摇蜜时候,正常的检查,都可能中招。。端午节前后,有一点阴雨天气,我路过蜂箱门口,直接是被群殴。好像中招十几下。% h! T# p% m: \( F2 m' E2 A9 \( D( _
) u- |! ~) w! N& K+ n
第二,是爱飞逃,爱分蜂。爱飞逃也许是中华蜜蜂的共同缺点,但是,不知道其他蜂友摇蜜那会怎么办,反正我们摇蜜的时候都得留一两个蜜脾还给蜜 蜂,如果敢全部摇光,保证第二天清晨它们就集体飞逃了,有时候还稍带上几个邻居。分蜂期最主要是集中在清明前后,不是大群才爱分蜂。有时候, 一脾的交尾群,刚刚产卵也要闹分蜂,你说气不气人!记得我之前说过,我有一群8脾不起雄蜂不起台的双色王,当时还准备和蜂友换蜂王呢,,结果就在那会儿它一夜起台,第二天早上就偷偷分蜂出去了。连找都找不到。。。当然,正常情况下,换新王和打蜜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 S( t0 ~% Y, @* U0 z
5 T4 S3 z. x0 [; ~9 O如果其他地区的蜂友想引进广东中蜂,其实还有下面几个问题。' L8 }- i Q/ h" y
1.广东中蜂不耐热,我们的中蜂不需要过冬,但是要度夏,而度夏时候的耗蜂,尤甚与越冬。气温达到30度蜂王会减产,如果一天的平均气温超过28度,那保证是会断子的。对于北方夏季采蜜的蜂友,可能有些许压力6 V0 \6 x, \* g2 N4 F6 r
2.广东中蜂太耐寒,是的,你没看错,是太耐寒。表现在蜂王的产卵方面。。记得北京的科研单位引进过广东中蜂,秋繁特别给力,采集力和抗病力也强于其他地方蜂种,,可是冬天到了,蜂王就是不断子,整个冬天还大量产卵,反而闹得越冬困难,开春时候几近群灭。- `1 l5 L" S, C: j& N: v: e
w8 G) Y. I: W5 O
印象中据国家畜牧局的相关数据(具体出处忘记在哪里了,如果有蜂友找到了,欢迎分享,谢谢)。* M# g( J1 [7 u+ t2 _
在我国地方品系中,广东中蜂的采集力仅次于东北品系,十分强悍。我爸的一个朋友,一直还在怀念30多年前蜜源地没有被破坏那会,大概是5脾一箱,结果采集冬蜜是六十多斤一箱,平均是每脾超过12斤。。十分吓人。可惜,现在地方有很多的意大利蜂,还有蜜源环境被大量破坏,如此成绩也只能是,遥想当年了。。去年的冬蜜算是很好的了,也就是5斤多一脾。
6 S0 {" L- |8 k) @4 S* H* S 抗病力是中蜂里边最强的(有些蜂友可能反对,但这是事实)上世纪70年的的中囊病,到现在还是北方蜂友的心头病,而在广东本土,早已是小菜一碟。完全不是个事,也不用理,过多几天就好了。而北方的流行病,几乎就没有让广东中蜂中招过。记得年初那会,有一群,脾多于蜂太严重,开始以为是烂子,结果认真观察发现,还真的是中囊,立马6脾蜂缩减成4脾,再把多出了的中囊脾放到蜂比较多的两群蜂里边,一周后,三群蜜蜂都是好好的。完全不需要什么药物治疗。我向很多的老前辈请教,确实,他们都不知道什么是中囊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