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麦蕉琳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
_; G6 c& ?, t摘要:5 m; K3 L: V! y+ x6 z6 E* h: e
蜜蜂白垩病在蜜蜂饲养过程中,是危害蜜蜂发展的第二大病害。在九十年代,全国意大利蜂蜂群的发病率达30%-40%,对蜂业的发展危害极大,故很多科学家都投入于蜜蜂白垩病的研究当中,但目前还没有真正的治疗方式能达到痊愈的功效。
9 j' |- Z9 ]( U; V3 W蜜蜂白垩病病理! i: n& D3 M( B; o' F
蜜蜂白垩病又名石灰蜂子,是由蜜蜂球囊菌寄生而引起蜜蜂幼虫死亡的真菌性传染病,该病最早由Priss博士在德国发现及命名。该病多发在春季或初夏,特别是在阴雨潮湿的环境条件下更容易发生。
9 l T1 s6 I/ L* y蜜蜂白垩病症状
! C5 \0 [4 C5 i' L 一般4日龄的幼虫极易感染,雄蜂幼虫较工蜂容易感染,被感染的幼虫出现虫体膨胀并长出白色的绒毛充满整个巢房,虫体呈现六边形状,然后褶皱、变硬、发白、头部发黑,房盖常常被工蜂咬开。大量干尸状坚硬发白的虫体被拖出蜂箱门口。 发病初期,病虫成为无头白色幼虫,体色与健康幼虫相似,体表尚未形成菌丝;中期,幼虫柔软膨胀,腹面长满白色菌丝;后期,整个幼虫体布满白色菌丝,虫体萎缩并逐渐变硬,似粉笔状。死虫尸体有白色、黑色两种。工蜂将虫体由巢房内拖出到巢门前的地面上和蜂箱底部,工蜂及雄蜂幼虫均可感病,雄蜂幼虫尤为严重。大幼虫阶段易感,巢房盖被工蜂咬破,挑开后可见死亡幼虫。 感染子囊球菌的幼虫,前3天无明显症状表现,多数幼虫在第五天死亡。在蜜蜂幼虫体内病变分为6个阶段。
& ^" J8 O% b" z% u! ]9 ~" D2 D ①孢子静止期(3~48小时):这一时期在幼虫中肠内可发现孢囊,孢子球已散布在食物中,孢子粘结在孢子球上呈静止状态。
: W4 M; W& q1 J: G0 e7 L ②孢子萌发期(3~72小时):孢于在肠道内开始萌发,孢子萌发时膨大为球型,然后伸出发芽管,此时中肠组织未遭侵染,仍属正常。
7 ~6 s6 H1 P- C) S5 i9 k ③菌丝增殖期(24~72小时):孢子萌发后,在中肠内食物团里形成菌丝,并有孢子产生,此时中肠组织仍无病变出现,接种48~72小时,菌丝由肠道内壁穿透围食膜侵入真皮细胞。
- d5 O; P# L; o3 F( D0 g( H8 t# h7 H& f ④穿透肠壁期(72~96小时):接种72小时后,菌丝体生长旺盛,且有菌丝团穿透肠壁,中肠外壁真皮细胞有穿孔,部分细胞受破坏,4~5天后,中肠受到破坏并发现整团菌丝自马氏管穿出。: z2 m) G) q' S/ V# }) v
⑤体腔增殖期(72~120小时):苗丝穿透肠壁或马氏管后,即在体腔内不断增殖,引起脂肪体、气管和肌肉发生病变。⑥穿透体壁期(96~120小时): 菌丝在体腔内大量繁殖,同时侵染体壁,体表充满菌丝,雌雄菌丝在体外交配产生孢囊。
* N" j; A$ ]7 j0 v. j m 白垩病的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密切,当巢内温度下降到30℃,相对湿度80%以上时,适于子囊孢子生长,春夏季多雨潮湿季节易流行。白垩病是通过子囊孢子传播的,被污染的饲料、死亡幼虫尸体或病脾是病害传播的主要来源。当蜜蜂幼虫吞食了混入饲料中的子囊孢子或菌丝后,孢子即在消化道中萌发,长出菌丝,穿透肠壁,破坏消化道,幼虫表现明显症状,蜂群间的传播是通过盗蜂和迷巢蜂将污染的饲料喂给健康幼虫。此外,养蜂员不遵守卫生操作规程,随意将病群中的巢脾调入健康群而传染。
6 Z+ _! `1 g8 e; s 蜜蜂白垩病病原体子囊球菌是引起蜜蜂白垩病的病原体,其子囊孢子的抗逆性极强,感染能力至少能保持15年之久。
+ N& T, S* z6 N5 ~; D 改变原有的有利于病原体传播,蜜蜂容易接触病原体的环境状态。蜂场选址在通风向阳干燥无污染水源的地方,蜂场通风干燥使病原体没有适合的滋生环境,使其孢子处于休眠状态,病菌无传染能力;远离受污染的水源更能切断病源,防治蜜蜂采水染上病原体。换蜂箱换患病蜂脾,并对患病蜂群的蜂箱进行消毒,可用烟熏,升华硫烟熏,酒精消毒等;对患病的蜂脾一次性进行烧毁,在换蜂脾时要进行蜂脾消毒,可用酒精或新洁尔灭浸泡8个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并用摇蜜机摇出多余的水分,晾干使用。人工操作时抓好消毒,工作人员要穿好工作服,保持好个人卫生,作业时要对手进行消毒,并对所用蜂具清洗、消毒,用完之后更要清理消毒后方可存放。5 R. ]; N2 z- U6 d% |' E
药物治疗 4 J% ]* n4 B9 E' s) r
使用的药物必须是无毒的,无公害,无残留,无有毒副产物的化工产品或中草药,并使生产的蜂产品符合国家无公害产品标准。. ^. z9 _6 l4 w9 T0 f4 }
此法使用的药物为生活常用物质,对人无任何毒副作用,并对微生物的繁殖有抑制和杀灭的作用的物质,作为药物,对蜜蜂进行体内体外彻底杀灭微生物菌体或孢子,从而促进蜜蜂体内体外环境健康。
4 D8 k7 B7 W3 y6 O! U3 ` ①春季在箱底或蜂路上撒盐,一年撒3次。盐分能使微生物体脱水死亡,抑制菌体孢子的萌芽。0 p+ H- R- c; c; B7 N* x+ d/ t
②用老大蒜,一群0.5千克,去皮,捣碎撒于箱底,每4天换一次。蜜蜂吸食大蒜,大蒜中的蒜素作用于蜂体内的微生物和病原体,是微生物死亡,或抑制微生物生长。
5 p1 j9 ^8 `! n" v ③用10个大蒜掏碎,加入适量水喷蜂脾和蜂箱。喷蜂脾与蜂箱目的是对蜂体和蜂箱进行灭菌,使着生在蜂脾、蜂箱和蜂体及幼虫的微生物和病原体被杀灭或抑制繁殖,达到治疗的目的。
4 Q, a7 M2 t( b, X0 g ④掏碎大蒜混于糖浆中饲喂病群,根据病情加大大蒜投入量。用蔗糖与大蒜混合饲喂,主要是蜂群群势较为衰落和病情严重的最佳做法,使大量幼虫得以快速康复,减少蜂群的锐减挽回损失。
6 q$ j: d8 D! ]- n ⑤将小苏打撒于蜂路中,可防病亦可治病,防病是小苏打可以抑制和杀灭微生物,抑制其生长;治病是蜜蜂取食小苏打后小苏打分解为碱,作用于蜜蜂体内的微生物及白垩病病原体,使其死亡,促进虫体健康。) [/ x9 p' Y% A: r; j0 B' O
中药治疗法 - {7 o3 k( ?5 E4 F8 s) G+ `' p* L
利用中药所具有的药用成分或者含有的有利于蜜蜂身体健康的有利元素,作用于虫体,使病原体死亡或抑制生长,或提高虫体抗病能力,使病蜂康复的传统方法。8 a2 E* Q& f) W8 m5 `
①土茯苓60克,苦参40克,加水1000毫升煎熬,得药液500毫升;枯矾50克,冰片10克,研成极细末,对入药液中,待其溶解后,加入新洁尔灭液20毫升,隔日喷脾1次,连喷4-5次为一疗程。症状控制后,为防治复发,可隔1周后在治疗2-3次。. V6 M% J- ]: ?: |, u4 ?- X
②金银60克,连翘60克,蒲公英40克,川杛20克,甘草12克,野菊花60克,车前草60克,加水2千克,煎至1千克备用,用于喷脾或加糖浆喂蜂,3天1次,3次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d7 B k: X$ s& m: \" @ ③黄连,大黄,黄柏各20克,苦参,红花,银花,大青叶各15克,甘草10克,加水1000毫升,用微火煎到约300毫升时倒出药液,再加水200毫升煎5分钟后倒出药液,与第一次的药液混合备用,对患病的蜂群每天喷脾1次,连续3天。
% v8 M" `9 g5 m ④川棶子10粒,浸泡于250毫升的60度白酒中,浸1周后用该酒喷脾,1周后可控制病情,1个月彻底治愈。& e. C3 A$ z5 S# _" [/ G1 H
化工药品治疗法
, u0 P) ^3 d7 f* ^( M& z2 F$ e l- Q 利用化工工程方法生产出来的化工产品药物进行蜜蜂白垩病治疗的方法。
- H8 Y) E& _' j/ T; | ①用霉菌素饲喂,每升50%糖水加此药200毫克,隔3天1次,连用5次。采蜜期停用。
6 h u* l `0 u7 d/ f2 y ②蜂胶10克,用95%酒精40毫升浸泡7天后去渣,将沥后的蜂胶液加100毫升50度热水过滤备用,抖蜂后直喷巢脾,每天一次,连续7天,能达到治愈的目的。. }+ ~8 j: A2 M5 A# R
③对患病的蜂脾有二氧化硫气体,密闭熏蒸消毒4小时以上,可按每10张巢脾放入硫磺3-5克,可对病菌、蜂螨、巢虫进行杀菌消毒。
) [8 ?. \) w) \4 n% h E ④38%甲醛溶液一份加水九份配成溶液,浸泡巢脾24小时,或直喷巢脾,放入密闭容器中48小时。
" m! @+ }- o6 C/ m! w0 ^+ E( P ⑤用多功能生物制剂防治用灭白垩,取药4克用温水溶解加50%的糖水1000毫升,喷喂40脾蜂,每三天一次需用药4-5次为一个疗程。
8 T: o9 I u+ h5 ]% E( G/ K9 I ⑥优白净。将药物稀释100倍,抖蜂喷蜂脾,每脾约10毫升,没喷一次,用药两次停一日,再用药两次为一个疗程,间隔4-5天,再作第二个疗程防治,病幼虫可得到治愈。: i/ c7 t1 `2 }* G7 m" T
⑦灭白垩1号。取药1包用少量温水溶解,加50%的糖水一升,充分搅拌,喷喂40脾蜂,每3天一次,连续用药4-5次为一个疗程。8 s" G& J* s; y
⑧饲喂0.5%麝香草酚糖浆,每群每次200-300毫升,隔3日1次,连续喂3-4次。麝香草酚不溶于水,先将麝香草酚5克溶于少量95%乙醇,然后兑入1千克糖浆。
( s! M. ^ |, a3 l- S ⑨在1000毫升清水中加入大黄苏打片5片、兽用氧氟沙星3克,再加入1:1的糖浆水1000毫升,拌匀,每天傍晚每群饲喂100~150毫升,每天1次,连喂7天为1疗程,1~2个疗程可基本治愈。
: B, S8 E6 B; d' I! r基因工程治疗法
( J `/ S' T+ b6 _9 Y" I# ]6 G+ d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蜜蜂的抗病基因进行筛选、复制、导入、翻译、表达,从而产生具有抗病基因的蜜蜂群体的治疗方法。1 W: A; m! u' e
杂交治疗法
( B5 R4 G8 K v: {: [9 C 所谓杂交是用具有抗白垩病能力较强的蜂群的蜂王产生的幼虫进行育王或繁殖雄蜂,并使它们自由交配,并繁殖自己的种群,根据种群的抵抗白垩病的强弱,再进行筛选,交配直到产生稳定的具有抗病能力的蜂种,并使抗病基因一直保持下去的传统杂交手段。! f# j, k7 i; R' c
小结! _/ K1 j$ R+ z
对于蜜蜂白垩病的防治应该是以预防为主,加强管理为辅,最重要的是加强蜜蜂抗病品种的选育,因为蜜蜂抗病性具有遗传性,只要筛选出抗病蜂王,进行定向选育,就可培育出优良的种群,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提高经济效益。当然,也不能放弃治疗药物的研究,特别是中草药的筛选。只有防治结合,才能彻底治疗蜜蜂白垩病。3 r7 [$ U. x) X5 A; l8 q
! U1 ]; P2 h% t! R(转载自其他资源出处。采纳请注意。)
* s6 e5 \3 h/ e# E, z7 c+ F" u
: F; c# E3 ^( ?$ k: N (转载自:望一数码影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