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2739
在线时间2262 小时
居住地安徽省 黄山市 歙县 深渡镇
金牌会员
积分2739
在线时间2262 小时
居住地安徽省 黄山市 歙县 深渡镇
金牌会员
|
发表于 2015-12-27 16: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为一位新人,感觉一片云前辈这想法非常好。
; V, c6 `' }7 |% X$ }我从摇篮里就与中华蜜蜂有生死之交(被回蜂叮得像冬瓜一样,但活下来了),儿时常蹲在蜂箱口抓黑蜂扯了吸蜜,虽说与中蜂接触较多,但完全没有实际操作经验的新人。最近回老家看老外公,聊起今年多雨没蜜,又看了他的蜂箱,说是全部是意蜂用的框尺寸(约内410x20)感觉很不对路,意蜂的高度怎么会是20mm?怀疑是早年中蜂带继箱的尺寸,只是在我地被抹去继箱将旧推广使用了这么多年吧。所以我翻了这个论坛和网上的一些文章、图片及视频,总体来说大多数比较好的繁殖和采蜜的箱体尺寸都是推荐330mm左右,高度也是接近300mm左右的正方,有一体框,分体浅继箱框等等,各路方法都很好,个人感觉趋于完美的中蜂箱型了。看了一片云网友的这个帖子,我也去x宝看益精的两广26箱型了,内围是40*26.4*29.7,从我个人在网上了解的知识点和理解上来说这个箱型是不够完美的,但已经比较接近了,说明这个厂家还是很理解养殖者的,也是很有创新思想的,是非常值得中蜂养殖者称赞的厂家!
' Q- q' E# P$ q我说说我的想法,如果这个厂家推出一款巢框内空长350mm,高225mm,宽25mm的10框巢箱,继箱框内空长350mm,高125mm,宽25mm的继箱框,养殖者可选是否购买继箱可随意的箱型。我的理解是巢框内空长350mm是有较多的人实验过了的数据,基本可以肯定相对完美,高225mm加上下樑正好可以使用目前我地流行的250mm摇蜜机,此高度也有很多人实验推荐200mm-260mm的折中,做为巢箱不摇巢箱蜜越冬应该是足够的。关于箱体:应刚好放下一块闸板、两块靠板和10个带8mm蜂路的巢框,巢框上梁顶平面与箱桶顶平面留1mm(继箱也如同),这样转场的只需在前后各垫入一条布条或薄泡沫就能由副盖或继箱下沿压实不晃动,就是不垫也有带蜂路框自留的蜂路距离而不会压死中蜂。巢框下梁底平面与箱筒下沿底平面留6mm(继箱也如同),这样不管是哪个箱在上或下都正好是7mm的中间蜂路(兴许大流蜜用两继箱或者两巢箱都可自由组合),折中于单蜂路6mm和双蜂路9mm数值。前后蜂路9mm,也许这个太小不便操作,但有利于中蜂提前横跨箱体到巢框上(抄近路思维,兴许我是错的)。副盖:厚15mm,也是折中于单蜂路6mm和双蜂路9mm数值,与箱桶板厚相同,中间要有一根由前到后的板条,两个空间里都用抽槽工艺并可有一边可拆卸,这样可由养殖者自行抽换薄型隔王板或沙网,也可插入平板做保温用。大盖这个不用说了,能紧密套下去包容住副盖就行。关于底托:高40mm,中间底板前低后高,产生一定的斜度,利于大留蜜期水珠由两边巢门淌出,也利于工蜂搬运出杂物,这个斜度我没找到数据无法给出建议,总体平均高度要与巢框底平面距离25mm,底托中部也要有一根木条与巢箱或继箱的闸板完全闭合,这样养殖者可自行选择用闸板去配合是一箱两群过冬或是养两群,也或是用与育王、交尾用,或是失王并为大群。我对中蜂箱箱型的想法就这么多了,我想这样的箱子厂家把配件全部配齐做为整体销售的话,可以省去很多没有木工基础和动手较弱能力的爱好者的购买,或许更是阳台城市阳台爱好者的福音。
* O' `* t; H- G以上是我个人的箱法,如有雷同或冒犯那位个人及厂家设计的还请见谅,如果你有此箱型的请给我准备三套,我想买两套送外公,自己留一套在阳台养着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