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高先沛$ Z, R( ^: O9 {. W7 M+ L" h
( ^2 Y8 e' C D* B8 B/ f4 Q* ?1 J' X
6 t8 D& f# Z% Y0 M' ~. b 张老师对我园产的“五倍子山花蜜”特喜好,此蜜味香浓,透明呈浅琥珀色,并经常购回食用。今年端午节后的一天,听旁人说:“张老师病了,已送到医院输液治疗,因过节吃了你的蜂蜜,又吃了葱引起的食物中毒。”我听后大惊失色!张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早已桃李四方,德高望重,若是因食我的蜜引起疾病,那还了得!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赶紧去医院探望。! a# k/ a, ^" e g8 m1 R: K! `' q7 t
张老师昏睡不醒,挂着液瓶。张师娘正在给主治医生述病史:“端午节哪天吃了鱼肉、粽子蘸蜂糖,他还单独吃了一个有葱拌的皮蛋,会不会蜜葱同吃中毒?”主治医生拿着化验单说:“这是吃了被污染的皮蛋,受到沙门氏菌感染食物中毒,住几天院就好了。”主治医生对师娘说:“你幸运没有吃皮蛋,不然都感染就麻烦了。”我听后松了一口气。为了明辨是非,我又请师娘将家中吃剩的蜂蜜拿来化验,一切正常。主治医生又解释,吃葱又吃蜂蜜不会中毒,关键是吃的东西要新鲜、无病菌污染。当时我真感谢现代医学科学!不然我将蒙不白之冤。
S: }; k) X X+ S5 P) w 由此事件联想到当我们推荐人们食用蜂蜜时,往往有部分消费者说:“我今天吃了葱,等几天才敢再吃蜂蜜。”“我才吃过韭菜、大蒜与蜜相反,不敢再吃蜂蜜。”这部分人以年长者太婆、大爷居多。这些人甚至劝阻自己的亲人吃了葱、韭、蒜不要吃蜜。任你推荐者嘴巴说破皮,他们仍然说是自古就有的禁忌,某老师(中医)也说,吃了葱不要吃蜜。
- i3 Y3 z5 P! a. q 查蜜葱相反产生拮抗之说,最早文字记载于2000多年前的汉末张仲景著的《伤寒杂病论》之中的《金匮要略》:“食蜜糖后,4日之内食生葱韭,令人心痛……杀人。”此书中验方、医案大多收集于民间。到清乾隆七年(1742年),当时御医吴谦等编著的清.宫修医书《医宗金鉴》也有葱蒜皆不可共蜜食的记载。这些书籍是当时中医临床重要的参考书籍,流传颇广,灾民间百姓宁信其有,百姓遵医嘱,也就不足为奇了。3 u3 ?2 Q# L* p: x" W4 @; ^+ C7 a
唐朝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却经无数次实践,总结出与前人截然相反的蜜葱共用治病的验方:“生葱同蜜食作下痢、解毒、通便。”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将蜂蜜归属补益类中药,“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痛”。葱属解表类中药,辛温、人肺胃经、治外感风寒轻症,利尿通乳。
3 I# K) {* B k3 o% f6 }4 Z 现代医学分析,葱含大蒜瓣素、二烯丙硫醚,对蜜无抗性,不会产生相恶相反之禁忌。
2 ]4 f7 f* F* E, S 葱、韭、蒜属于鲜食类调味蔬菜,存放梢久,叶、茎会腐烂,大量析出含有疏质的氨基酸,即或不与蜜同食,单吃这些腐败的葱、韭也会产生食物中毒,若加上凑巧又食蜜,因蜂蜜会吸收肠胃一些水分,引起胃部不适,古人将“胃痛”说成是“心口痛”,所以总结为“令人心痛”。
; k% k# m- l# f$ c& H2 ~1 i# N7 o4 g 在未引如西蜂之前,我国的商品蜂蜜都来源于山区中蜂采集的花蜜,蜜内难免含有“过敏性花粉”。山区中蜂采集了雷公藤、紫金藤花酿造的蜂蜜,人和哺乳动物食后也易引起中毒。这些花蜜恰恰是七、八月夏季收获的,一遇有人食后产生不良反映,古人找不出原因,只好又将“7月勿食生蜜”记入医案。# M' T2 W$ h1 |" g/ D6 s7 {/ D
在现实生活中,蜜葱共食已成为保健验方,如蜂蜜、姜蒜、大葱、淡豆豉、红糖趁热冲服治疗风寒感冒有疗效。蒜泥与蜂蜜冲服能止咳平喘,还能治小儿百日咳。蜂蜜与韭菜泥冲合温服治疗男性阳痿等验方不少。我们蜂业工作者要用科学的宣传手段,破除迷信,在宣传蜜葱共食无禁忌的同时,花大力气提高蜂产品的品质,在质量上赢的消费者的信赖和口碑。摘自《蜜蜂杂志》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