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11-27 22: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此贴,对于楼主过往的尊重完全一边倒,对楼主的看法顿时下滑,,这贴纯属给人站台。* t4 {/ {7 a' U% j# P/ s
: z2 h4 z" S A) u! z% A# ]! Y5 w我不信权威,因为我会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易云,所以,这也是我对于某些看法保持自己原则的原因。
8 Q1 g; ~& D8 x6 l: }( E0 O7 ~* O0 r. Q1 P$ H) G$ ] 从不在乎好玩的态度来讲,中蜂而已,随便怎么玩又有什么关系。就如楼主所说,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i Q: n2 V7 T* f
6 @, c3 G0 b! A' D8 w3 R$ I0 T" n: g 但从楼主以住贴子中看法,对于中蜂保护还是在呐喊的,,试且问,中蜂而言,保护一群蜂就是保护吗。无论什么生物,都应该保护的是生物基因多样性。 E5 {0 y$ E) N1 }1 V
8 F) l. C/ w' G8 o8 p* [( ` 8 r/ S1 t2 c2 J$ Q) @. H
9 }2 o- G0 S! I( E/ x3 _ 1、可以为玩蜂人实现一个梦——得到异域里一只蜂王,好与劣先且别论,因为喜欢,所以喜欢。! y2 L) X! A0 G" ]. l: x$ P2 l5 J0 c/ ]9 J/ S+ A2 [; L' z$ |. N7 J
楼主自吹保护中蜂,这就是您的保护一群是一群,而不是保护中蜂基因多样性,而且,楼主此贴明显有站台之嫌,我反对引种,但我也尊重引种的规律,就如长白阿坝天柱,我未置一词,因为中蜂群势是以温度决定的(海拨也可在此考虑)此几种中蜂而言,在于放眼全国,属于高海拨冷温区,在全国来讲,都是强种源地。但是违背中蜂温度带强弱划分,相反引种,就是笑话,中蜂已经够杂交。
7 h7 A Z/ c; K3 S3 ?0 R, x4 s0 ^, V/ T9 S) q" w1 s( v9 H2 r, O! I 2、可以为失王者解眉之急。2 v# D6 m8 x, `1 e. O7 K" {- I
1 s$ k5 I/ s. O G* G" g6 N5 G3 r$ ]! p' V/ }% M1 J1 u 对于一个真正养蜂者而言,失掉一王,失掉一群又有什么关系。为失王者解燃眉之急,明显就是用王来诱导新王,这也是什么双色蜂竟然进入云贵川的原因之一。. m- Y/ V- q; a9 V! }3 }
- s% b+ @4 f7 Q; t 3、可以为不会育王者(新手、老人)提供繁殖方便) t& V! Q/ O: f: `5 b; w" h; [# q; w- A1 W9 i$ E" B
& l9 f+ \, c' y7 o. b( z. L 养蜂就应学会育王,再者说,引种,这事,第一条件就是向比本地强的地方引种,就如楼主,以前做的那样。不要说什么老人,老人养蜂有几个人引种,无非是新手: E: p; P: R) Z+ H
; F, {* X2 `; z 4、可以让季节性换王又因为条件不具备的蜂人能够得偿所愿。; m: W. w; F9 o% k9 u$ ]+ `2 b) v3 A$ G9 e& m/ y: A2 a8 O z
养蜂是看蜜粉源合理安排蜂事,既然条件不具备,何须换王,而且,老王群的采集能力更好。" H7 C( ]2 ]: c0 y0 E" ~* _, U" \( D# S3 d0 i% V& O; h: E, X
5、可以避免本地近亲遁环繁殖,让杂交二代发挥更强优势。. L7 f* v3 v3 X D0 i, y$ Z- N6 B; k' I: m; }. L
中蜂没灭绝的地方,不存在于绝对近亲,引种,可以小地方就近引,而不是杂交,杂交不只有优势,而有劣势,不经过N周期的选育,谈不可控的中蜂杂交,只是让人好笑。4 q) {5 M5 D" N: ~3 t6 o0 o2 M
8 ]" n0 g% T( _; m, M4 D$ j, Z% v# S5 N* z5 B' ^% |6 {$ U6 V6 g- s) W4 Q& A9 ]
: U: D: r1 v/ E" j1 d 我始终不认同 “本地的就是最好的” 一说,我主观认为: “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您不去做,怎会知道哪一种更适合您的“本地”?!为什么不可以向外地区引种呢?如果固步自封,您也许就吃不到今天的西红杮和土豆。优胜劣汰,物竞天择,所谓的品种污染论缺乏严谨的科学依据。某一品种,在您处表现不好,但在他处却表现得异样优秀。这涉及到地域气候,养蜂人技术,蜂箱的安置地及巢门朝向都有很大关系。" }& ~! J+ u( y5 D1 V& R0 T' P* e" ~: s/ L2 I: f( `% u
0 A, a: ]/ X2 ?5 d 本地的好不好,首先,不可否认的是中蜂虽然没分亚种,但确实形成了小地理品种,这也是中蜂几百万年来对当地地理条件,温湿条件最做最好的适应,个人认为,本地的王的潜力根本没开发出来。与其引种杂交,不如开发当地中蜂王的潜力,我曾把一群三脾就起台的中蜂,带到八脾满箱,流蜜不分蜂。养蜂而言,目前并不是王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整个中蜂行业也是如此。强地从弱地引种,对于强地来讲,就是污染,减少了中蜂的基因多样性,使中蜂基因出现更多的不确定性。' k3 @# S; _. X }6 J- R0 |9 |* p: Q$ A4 v
) r7 r% y5 `6 I C* [" Z8 ], v- ?. [
定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