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好几年前就有养蜂的心愿,但是在我家周边却没有发现有野生中蜂的存在。听父亲说山上有个石洞,以前每年都有蜜蜂定居,现在石洞仍在,蜜蜂已经毫无踪迹。愿望久久未能实现。于是我便以为山东省除了山高林密的山区里,中蜂在平原上已经灭绝了!- n+ @! D9 R5 D" [, d( Y5 c6 y
) Q% Z( L% p9 `0 Q, d去年夏天,我在网上遍寻中蜂的信息,希望能找到周边养中蜂的蜂友。功夫不负有心人,搜索到临县就有人有中蜂。此人就是论坛中的蜂友@xfyjr。经过简单的电话联系,孙老师很痛快的答应卖我一群中蜂。于是第二天便驱车50公里赶到孙老师家,如愿以偿的得到了我的第一群中蜂。孙老师的蜜蜂也是寻找了很久才找到,是在一座山上的石洞里找到的。几次三番才把蜜蜂请回家。我回家后得到了孙老师的许多指导。跌跌撞撞终于熬过了去年的世纪寒流(–16°C)。
" a+ M; d7 g/ K9 {; o 5 Z4 y0 u5 F+ \! c9 X* B. Z
前几天,在QQ上,忽然发现同城建了一个蜜蜂养殖交流群,就加了进去。群中有好几个人都因为找不到蜂种而求助。没几天,群主说在他村里有有一窝野生蜜蜂,还附了照片。我当时觉得不可思议!但照片上墙上的蜂粪告诉我,这确实是个蜂巢。遂问清群主的村子的地址,群主并不嫌弃,还准确的告诉我蜜蜂巢的位置。第二天,就开车去了。顺着群主的指点,果然在一面墙上发现了蜂巢,(墙是空斗墙,村里有很多空斗墙,)还有工蜂进进出出。仔细看,确实是中蜂无疑。但是是人家的屋墙,拆不得。没多久,群主有告知,另一家老房子里也有一窝。于是趁群主在家之际又去了那个村子。这一窝预计是在烟囱里。虽然屋主已逝,但房子易主,也拆不得。从群主那得知,此村每年有大量分蜂,但没人会养,分蜂多烧死或毒死。商讨一番,决定分蜂时来诱蜂。图个可持续发展。! {( c5 E- S0 s% _ Z7 v
8 E: M, @# N5 E" Y9 g4 l3 d回到家,对发现蜂源念念不忘。没几日出门办事,不经意,在桃花上发现竟然也有中蜂!定位测距,离自己养的蜜蜂足有6公里极有可能是野生中蜂。在周围几个村转悠一圈,发现村中不少南墙都用空斗墙建的,极有可能有中蜂。因为时间紧,决定过几天再来打听打听,一探虚实。. Y h' i* A& G9 h% D: c
$ \2 U# `! T, m) @; V- b今天随一个朋友到他亲家去玩。向他亲家打听村中是否有野蜜蜂,结果得知村中有一户人家,每年都会有一群蜜蜂飞到他家筑巢,铺天盖地,吓得他不敢出门。夏初而来,秋末而散,留一蜂巢,存蜜数斤。我听后高兴至极,告诉朋友亲家,今年有蜜蜂飞来一定要转告我,如果那家主人不想留它们,我去给请走。
9 f3 g, ]# z6 _6 {+ e9 ~1 r5 o, ], j b2 @3 b7 t8 I
一个月之内,接二连三得到了这么多中蜂的信息让我彻底推翻了自己认为的“山东除了山区没野生蜜蜂”的推论。中蜂可能数量减少了,但并没有到绝种的地步。山东较南方干旱,山区多生长松柏等耐旱植物,缺少蜜粉源。反倒是平原水源充足,蜜粉源丰富。没有大树树洞营巢,中蜂就将家安进了人类的住所,彼此和谐的相处。妙哉妙哉!3 Y, M7 K% Y/ z
9 e- s/ l8 \8 @& g' q! c虽然我找到多处有蜜蜂存在的地方,但蜜蜂的处境并不好,三个地方都面临着拆迁、建工厂、城镇化的问题。虽然现在蜜蜂依然存在,但时候的路该何去何从,我无从得知,希望小蜜蜂们能找到新的生存空间继续繁衍生息。而我所能做的就是保留下这些蜂种,发动更多人养蜂,使这种在本地已经稀少的小精灵继续生存下去。
. v6 W- d8 \+ C# C/ I" w
' o/ u7 d) X6 {, I: C' i& d" W' K5 d/ t) T2 H) k# v$ G2 B
6 z& N( a7 X, e( |3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