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闲话箱子2 r# D$ j$ I! t7 k# w7 K
8 n+ f3 e: `4 q2 _4 N& S
1.标准箱不标准,脾型太宽太矮,不适合中蜂,不利于繁殖,30*23差不多,另外一字巢门开底部失败。: H9 ?$ s4 A' A7 ]/ \# C" J: u
2.GN箱30*13的脾型太矮,继箱加上面错误,隔王板隔了王,也堵了自己的路。: X# C, _3 G& h) V. D
3.雷公箱23*23的脾型合适,但是不该横放十几框。
" @ Q, A4 V0 h" y0 \4.方老师的组合框很方便,但不能自制,注定不会普及。. s, \, T8 u7 o( c* m
5.孙师傅的活框格子箱设计不错,22*20的脾型8框,26*26*23.5的小格子,一格壮大后,往下加一格,每格中部和底部开有圆洞巢门,根据高度在中部打开,不用副盖和大盖,只一块板。活框养法,这是见过的最好设计。
# a( |2 f: W' J6 J6.高窄式蜜区小,用分离框又把蜜区定死,不如孙师傅的框自然。( N/ a8 Y& O. D( y6 T
7.格子箱本为割上面加下面推陈出新,结果事与愿违,上面空间不能重复利用,下面加格子,就像直线运动没有克制,繁殖速度永远大于储蜜速度,反而储蜜少老脾多。
5 s! i" c. T; f( X$ {: O8.三峡桶通过倒放来循环,其实跟格子箱一样,似乎不合道理,而且不易掌握时机。
0 P; h/ l( J5 V2 v( ^- v# n9.秋二箱观察、割蜜、收蜂、穿脾过箱都很方便,适合初学者土养,但是割蜜后上部空间不能利用,往下走是死路,也是通过颠倒或过箱来解决发展问题。
' D1 {7 G P# e% E4 p) X3 E1 E/ Z+ L
标准箱和格子箱各是一极端。活框的致命缺点是,一次加整张脾或巢础。子蜜不分离割蜜不便,空间不能循环利用,是土养的最大弱点。下部繁殖空间应该克制,以利于上部储蜜,上部空间可以重复利用,储蜜促进下部繁殖。蜂就是蜜,繁殖促进了采集,但又消耗了储蜜,储蜜促进了繁殖,又消耗了蜜蜂,既克制又促进地循环,蜂群保持一定群势,不盲目追求强群。& \5 G+ n) V/ T" ^" K8 p: u" J. s
/ c s7 G/ P9 h# ^ Y6 [箱左上和右下各有一隔板,上蜜下子,隔板上都是整蜜脾。开始蜂在右上2区发展,逐步向左下3区移动,2和3区有24*24的脾共8脾,南方养到这一群势就要分蜂,1和4区留有扩展空间。中间3块脾常不割,割边蜜脾后上部空间可以继续利用,分蜂群势缩小就割掉下面老脾,把蜂往上紧,又重新向下造脾。
9 }/ v. W! y8 \ ^% Z5 B8 F( W7 y6 ?! j8 x+ j$ C8 d- |
没有好不好,自己的最好。, R7 v: i0 y3 H0 e$ \& S
! R7 A% j% z/ n+ R7 o
% k$ `% R% z, J- K0 Q5 j2 H- v
补充内容 (2016-6-8 17:12):
2 c* l- B/ r/ f4 F, f7 p% [4 s遵循子蜜分离、上下空间循环利用的理念,在墙洞蜂巢的启发下,设计了卍字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