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zbj 于 2016-6-17 09:44 编辑 : T6 [. f* b3 ?
6 O; q$ H- n. k9 m
1.圆桶
; a2 z2 |) s4 y; @ 直径28长60,30度斜放,盖可开。1 s6 s# w" A5 M6 q- X
圆桶缝隙最小,材料最省,保温最佳,流通最好。28×60的圆桶容得下30×20的脾7张,隔板后蜜脾合2张。上盖离蜂团远,观察时惊扰小。. z j! t$ N5 Q" K" {
2.隔板/ [3 K( n! _( _$ o! G- V y
在桶上部中间,宽6厘米,长为桶周长的1/3,成弧状,起支撑巢脾和分离子蜜的作用。9 ~5 M- o2 I, Q4 b0 O+ f6 E$ L: L- H
3.上巢门
4 j1 V; ]1 j8 V }- S6 y8 D7 x 在底板中部,5个1厘米的圆洞,蜜蜂一进门就往上爬,不经肮脏的底板。8 \' e4 E: d) | g
4.下巢门
" _7 K) o5 e, m2 E: r 在底板下部,5厘米长0.3厘米高的缝隙加一个0.8厘米的圆洞,水可以流出,方便蜜蜂清理垃圾。
n: R3 |1 t5 z; C" m& |8 }9 ^8 { 5.脾0 O% t, O; u" ]! f, ?% Y& ]0 u
理想状态是蜂团在桶下部,蜂路对着巢门,隔板后是蜜脾。' `3 _, B0 E' }- q4 x+ r, j# i0 }
6.倾斜" Z. M/ X5 \; L4 b: d7 O, F; I
①蜂团在桶底,熏蒸热气上升,空气从上巢门被吸入,向后上方流动,积聚在此的空气,通过桶壁散热冷却下沉,沿下斜面往下巢门流出,形成正转。当蜂在上巢门扇风时,加速转动,排除热气,桶内偏凉。夏天用盘装上湿沙,把桶放沙上,上下斜面温差大,效果更明显。
1 X" Z3 M" ?! n5 n' H+ a* ` 冬天,蜂团往桶后上部移动,抽入空气作用减弱,热气在桶上部积聚,气满则从上巢门溢出,空气从下巢门吸入,形成逆转,桶内偏暖。1 r+ |2 Q3 z8 G
夏天,蜜蜂散团,热气溢出,避免被直接吸入的热气熏灼。
! ~, A9 H& G8 D3 t! h5 s7 R ②热气沿上斜面浮升,往后上部汇集,不在蜂巢顶部积聚;秽气浊物沿下斜面沉降,往下巢门流出,不在蜂巢底部积聚。 c* P* o1 `2 x% [% }/ o
③底部巢门,但与立桶不同:立桶往返气道重合,阻力大呼吸浅,所以闷热;斜桶,热升冷降,分为上下两个气道,流动性好。
4 l- n% e4 S& R, v; I3 b 两个巢门,但与上下巢门和前后气窗不同:上下巢门,气道单向,形成穿堂风,带走热量和湿气太多,不利于保温保湿,外界气温高时,打开气窗对流,反易把蜂烤干;斜桶,一往一返形成双向气道,后上部空间有缓冲作用,流动缓和,利于保湿。
5 i+ n9 `& j! Z2 R9 o ④立桶,开始蜂团在上部,巢脾短,离巢门远,不能调节;斜桶,一开始蜂团就在桶底,接近巢门,马上可以调节。- k0 i) A$ G+ a( N
正放,满箱时没有余空,没法调节;斜放,后上部因重力作用不能造满,一直可以调节。! ?/ k4 l* K* a7 q; J* E, U
* |$ ~. U/ k# q& a, n* \2 c ——想当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