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试验研究报告
1 ~. `* w2 Y9 ~6 V8 H. {" _ m 品“长”论“短”话交尾 # e s' s! P0 m3 t. B3 Y! [
蔡呈贵; @5 z4 J! T" Y& V4 O9 g _2 s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教育局,微信:ccg13970377358)2 H) e( [% o) P- ?
养无定法,人各有异。在养蜂实践中影响处王交尾成功有诸多因素。只有实事求是且因地制宜利用蜜蜂的内在规律,才能提高处王交尾成功率。几年来,我是这样做的——
: S9 N$ Y8 O7 y2 n+ O% K 一. 处王出台后只能调入封盖子脾7 ?/ t& v) @- e1 {2 X, b5 T6 ]2 |
一些蜂友常常抱怨处王交尾失败,百思不得其解。在处王交尾实践中,我不仅注重交尾群“有粉、有蜜、有仔、小群”等众所周知的硬性指标,还隔天开箱提脾查看处王发育情况,及时摘除脾面上新筑的王台,对于介入性王台的交尾群,蜂群的排异性使原幼虫脾上极易起王台,三五天没查看,大幼虫改造的王台就封盖了。蜂群有了自己筑造的王台,专心饲喂,它群介台出生的处王就会被冷落。它还会被围,不给吃,受咬受排挤,一不注意,新王就被赶跑飞走了。急造台作为“明碉”好找,“暗堡”就得仔细再仔细地查找了!起台时,养蜂人心不能善,手不能软,在弄掉台基的同时,要将台底幼虫一起掏出处死。否则,隔日台基又起。一旦起台,处王受虐。一些老师傅也往往在此失手——再次开箱查脾时,往往又见王台,处王已受伤惊惶失措或处王已飞失。倘若调入的是封盖子脾,就没有条件造新台了。0 D: S5 {8 F* U1 q
二. 处王出台前可调入卵虫脾
4 C9 u- h% u# w+ {7 G 在王台未出台这一时间节点,群内多次调进各种日龄卵、虫脾,不影响处王台出生和以后的出巢交尾,还能增加群内幼蜂数。而在处王已出台交尾期间,养蜂者为了充分利用交尾群内蜜蜂哺育幼虫的潜在能力而向交尾蜂群内调进子脾或卵虫脾,由于群内断子多日,蜂群突然发现蜂卵成片出现,易产生错觉误认为群内有产卵蜂王,从而群起攻击处女王,阻止或拒绝处女王返回蜂巢。因此,在向育王群内调卵、虫脾时,宜早不宜迟,要掌握好处王出台日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才能除弊增益,确保育王计划的成功。
1 c6 I2 \: s+ u) j( v 三.弱群并入处王群拖延交尾时间
x$ I3 @3 }9 M$ U: I 处王群最好保持稳定,一旦发现蜂量较少,最好补“仔”不补“蜂”。蜂群会表现出强烈单王独存的排异性。群势较强的蜂脾,只要蜂群内脾上有卵或幼虫,工蜂会很快在巢脾上造出许多急造王台。当被介群处王信息素不强时,箱里会出现“拉帮结派”的局面:介入脾起台,处王脾上蜂护王又不及时交尾。2016年6月16日,我甲乙两个交尾箱新王顺利出台,10天后我发现甲箱处王交尾飞失,及时将其脾并入乙箱。出现轻度围王、起盗、工产现象。7月10日,查箱发现乙王还未交尾,鉴于此时箱内吐浆蜂已不足,补入一封盖子脾后,7月13日交尾成功。
, y# P( O) F; ?* E 四.不断供浆蜂可保处王交尾成功4 I6 s1 [8 r: Z* X; u, q
2015年11月18号我场出台一中蜂新王,当时估计11月25日左右会交尾,后因天气连续数天下雨又低温,且有2天低至0度,下霜还结冰。考虑蜂群单脾蜂量不足,补入一虫卵脾足蜂,又发生起台围王现象。故摘台紧脾,只留置虫卵脾,余脾取出,解除了围王。后每周蜜粉足喂1次,不存在缺蜜缺粉情况,可14天后气温升高至10-15度,隔3天查看1次,仍不见处王外出交尾。直至元旦前气温上升到11-20度,出生已48天的1月4日查王,终于发现新王有交尾标志,真可谓大器晚成!9 ?. g" J x4 R
综上所述,对交尾群的管理,是当今养蜂业重点中的难点。我的体会是:结合实际情况,认真探索,科学地解决育王实践中的矛盾。4 G% L( Q% F7 B/ p
9 N: z0 _+ Y/ B1 h5 ? c)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