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1-18 19: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8框箱(2.75宽度的框梁),只有在诱蜂的时候才单兵作战,在生产环节都是两箱叠加的模式,有方箱型和标箱横养型两种,单个箱体高度有26和32.5cm,上下箱体开1cm高度牙槽对接,整套箱子都有65cm左右的高度(26cm款再加14cm高度的浅继箱主打盒式巢蜜。26*2-1+14=65)~
; a3 q5 f2 \/ M+ | P3 D" z 我启用的是唯我独尊的上下框组合成套的手法,巢框底梁用两条0.4直径的竹签代替木条,方便小蜜上下交通,防止涂蜡上下框黏连的现象出现~! ^. F5 J D; l
8组合框箱能很好的兼顾土养高窄箱繁蜂猛和活框灵活操作的优点,我的一套箱子已经没有严格的平箱和继箱之分,平面隔王板一边乘凉去~只有12框双王箱才使用到改装后的立式隔王板~
% W7 J8 ^$ \9 I8 l 因箱子高深 在下箱体正面中央的中上部,我都预留有一个2.0直径的备用巢门,在大流蜜期就能减轻采集蜂负重爬高的劳累,无形中延长了工蜂的寿命哦;因箱子高深,大流蜜期撩开一角覆布打开大盖的气窗,空气就能上下自然流通(上下气压差产生的烟囱效应),这也无形中减轻了在巢门扇风的小蜜的劳累哦~
+ ?9 g+ J6 o0 z) `' s5 Q; w 我的上下框组合手法,打开大盖撩开覆布,就能做到秒提上部的封盖纯蜜脾,这很适合农家乐模式现场开箱卖货的啦,有时忙不过来都直接带框论斤销售~14cm的浅继箱的盒式巢蜜,现场礼盒精装后性价比更高的啦~
$ P7 D, X. t1 _! z/ Z 现我都在泰山之巅看雪的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蜂,继箱,继箱,中蜂~为什么一定要在所谓的标箱的范畴里走不出死胡同的呢~再好的技术,没有结合中蜂的特点使用合理的玩蜂箱子,再大的研究和资金的投入,收益要比预想差得很远!
' o6 j* A) C.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