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华夏中蜂 于 2017-5-16 14:10 编辑 `0 h1 _4 S& ~
4 s. o7 D% r, t0 s6 Z
多次看到很多蜂友说自己蜜蜂大量死亡,怀疑农药中毒,朋友们注意了,你的蜂很可能是甘露蜜中毒。
% }* q; F; L' s! W8 r 实际今年我的蜜蜂也有两箱出现很多死蜂,其中阳台上的那箱较为严重,死蜂成一小片,爬蜂很多,还有些挣扎在垂死的边缘,就是现在8框蜂还不起台的那箱,如果如果不是甘露蜜中毒,可能也不会少下10框,不过自己知道是怎么回事,捡几个死蜂扯开腹部看看就确定,一块钱买了一包乳酶生,搞定。( n. V+ P3 s) o( N: b1 t
自己早就了解,也不想多打字,有篇文章写得比较详细,直接搜狐网上复制粘贴过来:/ L/ Y) O, k9 x2 x: P3 t$ P
中蜂甘露蜜中毒诊治!* Z7 D8 v" b5 W
蜂业科技2016-08
8 ]% F5 M! B! g9 c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B+ i% g5 T; z4 P0 `
甘露蜜又叫森林蜜,是首先由寄生在树木枝叶或枝干上的昆虫(蚜虫、介壳虫、木虱等)采食植物汁液或是树枝所分泌的甜汁,经消化吸收后,排泄于植物表面的一种含糖的代谢产物。它含有比蜂蜜高几倍的矿盐和糊精物质,蜜蜂取食后不易消化,易引起中毒,严重时,蜂王和幼虫可中毒死亡。甘露蜜食用后对人体没有危害,还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对蜜蜂危害极大。现将重庆某县甘露蜜中毒病例的诊疗报告如下。9 J! V' O1 B0 s0 \% f
1发病情况及表现症状
6 O2 ]4 S# p( H3 f! Z& ~! d$ T 2014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重庆市处于绵雨期,某县相近的3个中蜂场,从4月下旬起142群蜂陆续发病,其中5月1日和7日为晴天,发病最严重。外界观察无大宗蜜源,场外1km内有小型松林,场内有几棵正开花的苦楝树(据蜂场主描述可看到苦楝花上有蜜蜂停留),有大规模尚未吐穗的玉米苗。蜂场全都表现为采集蜂、青年蜂在巢口爬行,严重的则箱外成片死亡。青年蜂腹部胀大呈透明状,排泄出的消化物很黏,剖检可见肠道比正常蜂稍肿大,蜜囊膨大呈球状,蜜囊里的蜜暴露于空气中短时间凝固。开箱检查幼虫健康,封盖子完好,无巢虫,箱底无死蜂,蜜脾上储蜜充足,并且出现大量白色结晶蜜。个别箱外成年蜂吻伸长、轻微颤抖。群势越强的蜂群,病情越严重。) L+ S3 A6 Q# q1 Y5 g. U
2病情诊断
, K% x7 u. D1 e' `3 G% @ 根据蜂群发病症状,经实验室蜜蜂孢子虫检验,排除为孢子虫感染,初步判断为甘露蜜中毒。为此,对所采集蜂蜜进行了甘露蜜检验。4 k' u/ C/ w8 Z/ a; o
2.1甘露蜜检测(酒精反应法)0 |5 w* i3 h9 i1 L8 i
2.1.1材料与方法$ C& @9 D3 K- k, m% U9 s7 P+ _
取蜜样1份,蒸馏水1份,混合均匀,取其稀释液1mL,加95%酒精9mL,充分摇匀,静置12h左右观察有无絮状物。同时与正常商品蜂蜜作对照。! Z" i. j" T# `7 R, ?! E/ y
2.1.2结果
i8 `. b! m5 L4 p% Z: C7 O: ^( ` 结果表明,样品液加入95%酒精后均出现絮状物,证明所采样品蜜中有甘露蜜存在。
0 Z$ I! U" u9 n$ m3 n# Z, ? 3治疗% J% i8 W2 U2 ?( y
饲喂牛黄解毒丸,1000mL糖浆液中加入1粒,饲喂20脾蜂,有效地控制了病情的蔓延。甘露色泽深暗,味涩,无天然花蜜的芳香气味。蜜蜂一般不喜欢去采集,但在外界蜜粉源缺乏时,就会去采集,将其运回蜂巢,酿制成甘露蜜。甘露蜜常发生在林区、山区和半山区,尤其在松树多的地区易发生。甘露往往被细菌或真菌等微生物毒素污染,这也是蜜蜂取食后引起中毒的原因之一。重庆地区经常会有甘露蜜中毒现象,发病严重时,大量幼蜂、壮年蜂死亡,蜂箱周围爬蜂满地,不能飞翔,腹部膨胀。剥开腹部,全是不易消化的甘露蜜,几天之内蜂群减少大半,箱内幼蜂、壮年蜂很少见。发病轻时引起春衰。 o; [$ Q* A, @1 B+ l4 y
蜜蜂甘露蜜中毒,要采取以预防为主的措施。在大流蜜期结束后,蜂场要远离产生甘露蜜的植物,不要设在松树、柏树很多的地方;在蜜源缺乏季节,要保证蜂群内有足够的饲料,并对缺蜜的蜂群进行奖励饲喂,不使蜂群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以免蜜蜂去采集甘露蜜。对已经采集甘露蜜的蜂群,进行特殊管理。可频繁取蜜,一直坚持到甘露蜜季节结束为止。
' @/ v" k, s' a; _5 k8 t0 R9 H 5~6框蜂的蜂群抽2张脾将蜜摇出,之后插进蜂群中间,4框群取1张脾,摇蜜后也同样放回蜂群中,注意保温,强群1天1次;3~4框群2天1次。一直取到甘露蜜结束为止。每次都取上次取过的脾,不要换脾取,甘露蜜结束后,要及时喂足饲料糖,这样基本能控制中毒,虽有部分中毒现象,损失不大,这样还可以得到一定收人,又可防止甘露蜜中毒。如果蜂群已经采集甘露蜜,应将箱内含有甘露蜜的蜜脾全部撤出,换上优质蜜脾或饲喂优质蜂蜜。
/ f& m i6 D9 n/ M 如果发现甘露蜜过迟而无法取出,立即喂糖,并进行药物治疗。据近几年试验,以下几种药物治疗方案对蜜蜂甘露蜜中毒有较好治疗效果。(1)每箱用助消化的中药党参、云苓、山药、炒白术、焦楂、麦芽各10g,炒扁豆6g,加水500mL,文火煎成300mL,再加200mL蜂蜜,摇匀饲喂。(2)每千克糖水加10片乳酶生片连喂几次就能自愈(将乳酶生片碾成细粉,调入温糖水中饲喂蜂群)。(3)糖浆中加入牛黄解毒丸,对蜂群有较好的解毒作用。(《蜜蜂杂志》2015) J" X& b) T# `7 g- J6 ~( h
( Z# j3 L& X9 x* |1 b
补充内容 (2017-5-16 17:30):
w' A% D1 _. Q" @! H' g这群不多,还有满箱的。 |
-
之前就是这箱甘露蜜中毒,30片乳酶生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