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11-2 11: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大家有无注意老蜂王师傅反复强调的座地与转场在用箱上的差别:转场不愁蜜源,不在讨论之列。座地一年只有那2个蜜源,在用箱上的体会是:高窄框繁蜂太猛、负担太重,平时基本无存蜜,流蜜期也不敢打,打了流蜜一过就得喂;扁矮框起蜂难,流蜜期基本只有三分之二的群有蜜打(也可能是技术不过关、管理不到位所致)。所以我认为座地箱型的原则应为:一是要符合中蜂特性,这个不多说,二是方便管理,毕竟座地的基本都是业余或老者,那种箱或框分几层几层的就不太合适,对于座地上规模的就更不合适;三是要根据本场蜜源条件找到繁蜂与打蜜的相对平衡点,做到起蜂快而不猛,宁可流蜜期蜜压子,因为座地条件下,在大流蜜期过后还有大把时间繁蜂,不是还有关王夺蜜一说吗?至于蜜压子而产生的分蜂热,可以用巢脾居中去隔板、箱内多留自由空间等方法缓解。综上,我认为合适的中蜂框应为内空宽28—35,高22—26。具体多少还得自身场地的气候和蜜源来定。欢迎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