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1-17 10: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蔡国光 于 2018-1-17 10:45 编辑 ' M3 o5 v3 m7 j9 m- t5 l
' @2 h) C9 Q, H2 }
王老师枇杷场地下来卖掉2百箱蜂以每箱2框足蜂2百元。前几天我追踪到了3位17年买王老师蜂的人,2位各买30箱,一位买50箱。4 K2 {) Z: h' N
王老师关照:你们买回去养好了,我给你们两个选择:1:可以跟随我一同去西山采枇把。2:我以王氏每箱5框足蜂5百元一箱回收。
+ M, V" H' Y1 D s2 V7 r可买蜂人心里盘算更好:1:春未夏初取蜜。2:夏季小群饲喂分蜂繁殖。3:秋后育强与王老师合作。4:后秋多育王多分蜂以每小群4百元卖给草莓户。
& e; M. H4 t, h" e/ ]# h) I可是三位做到了吗?很遗憾!全部失败于春未烂子。$ L& W: F, N* Q' ?$ A5 L; ]8 |) P
究其原因:问题出在了为了春未取蜜,摇空了贮蜜。没能造新脾和拆分或者说没能拆分造新脾,加上产生分蜂热,突发严重分蜂逃逸。大大削弱了部份原群,使之平均老脾过剩,此时平衡的天平倒向了恶性循环一边。而这3位蜂友还以意蜂的概念,不愿放弃老脾,加以利用。蜂越养越弱根本谈不上造新脾,最后又因怕紧脾带子伤蜂而屈于被动,结果烂灭全场。
" L# j7 m& K5 @- }# R+ Y8 u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在不分蜂的情况下,保侍高度的采集热情呢?这是我们要探索的最根本问题,也是我们最关注的向题,因为像王老师那样的卖蜂不是每个蜂友做的到的。待续。) A* c% w/ Q! _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