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5-26 23: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chengwei 于 2018-5-26 23:18 编辑 + ^# y2 p* {7 m4 A
3 r$ p; J3 y& ~. c9 u- E* C中蜂我养的大部分都是王台封盖后24小时分蜂,这个时候工蜂在咬王台蜂蜡,王虫正常发育气味透过茧衣散发出来。气味刺激工蜂进入分蜂状态。这种机制根据分蜂热强烈程度不同,敏感性以蜂多为强。也就是说上万只蜜蜂有一个发出错误信号造成集体响应都会发生连锁反应。所谓发布错误信号,有时候是工蜂进入其他蜂群后回来错误判断,也算是蜂群互相影响范畴吧。3 {$ A" ^2 c$ v0 `2 \" K
: B5 A6 v9 a W; v+ S$ m
在我看大多时候个体工蜂出现异常举动是正常现象不是什么时候都会被其他工蜂接受,但能引起共鸣形成集体行为的情况,主要还是分蜂热的强烈程度做基础。! b! d6 {8 v" t% U1 y6 D" B8 ?$ [ l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点燃受潮的湿木头是不容易的,干柴烈火需要的是一个小火星。, E" N0 g( P' A
/ ]1 G; f5 J+ \ a! p; X
在分蜂热的问题上我做过非常多而复杂的试验,也观察到分蜂初始动作行为。尤其是分蜂号角吹响时刻,你能看到工蜂集体在箱内振翅,非常整齐有序。试想一下,一个弱群没有分蜂能力和激发条件的时候,个体工蜂累死也白折腾,没人搭理它。反之呢?. E( s) X" }: Q$ Y( S1 S* U
( ?4 X) g6 L2 F( o$ h$ [& l2 n+ A
激发分蜂状态不一定需要强烈的分蜂热做基础,在没有分蜂能力的时候,弱群被突然加入一个老熟的王台后,蜂王不愿咬台的情况下工蜂也会被迫进入分蜂状态,这也是自我维护的一套机制(工蜂逼走老王避免被新王杀掉)。当然这种问题不是自然发生的,大多是我们人为造成的,所以这类现象往往具有突然性。/ R+ G' N- j4 g& b' Y
+ u" h# y. }; E8 D& ]交替的蜂群也不是完全一成不变,交替群有时候新王出来首先干掉自己的母亲,整个过程不出现分蜂热,没有分蜂特点。但是曾有朋友因管理类似蜂群在粗鲁震动蜂群后,交替群老王带领少数工蜂飞走,形成毫无征兆的分蜂。
5 A2 M' D. a" ^+ I. a# W完美的交替应该是一个连贯的交替过程,可惜现实未必都是一个模式。所以出现很多让人费解的后果。
- T4 W: Q, q& u! |4 v4 K' l0 u1 f+ F( D1 v/ [* d
分蜂过程不是一个模式,分蜂热整个发展过程是多态的,没有固定结果。有时候天气和其他因素影响造成变化,大雨天、低温都会改变发展进程。
. F* h' Q) `) c2 ^. i5 C# p" u9 T/ k. A3 q' i8 p
这个内容太复杂,但也很好掌控。分蜂热强烈的蜂群随便打破原来的蜂群结构就能改变分蜂进程,拖延时间。有人说取消分蜂热很难。这是错误的理解。我的看法,分蜂热是一个由弱群逐渐发展进入强势而慢慢积累的过程,当到达失控的情况下则进入分蜂状态。所以它这个过程有初始阶段、相持阶段、还有爆发阶段。它不是慢或者快,也不是有或者没有的概念,因为它是长期积累和一直存在的。3 S! I2 E1 D3 w9 z- M3 J# K
我们知道哪些问题哪些元素是激发蜂群进入爆发阶段的话,就能长期掌控使之平稳。比如去台、摇蜜和调脾、更改工蜂蜂龄结构、及时介入新产卵王等方式。方法多的很。+ x. w" {+ O$ f. F) i$ e
+ _9 y- g/ N5 o3 y4 K) F我不想多谈是因为我自己得来不易,之前有过很多回帖的内容说过不少次。但真正的心得留给我身边的人,那些让我认为值得付出的朋友。有的人经过几年下来不声不响,已经很有成就基本吃透了我的养法。比我收获大的多多,我比不了了。
1 k% C9 M" |% {$ X j6 W5 W) C5 f& m2 `/ i( r& e2 L
我上面说的不一定对,有时候没理解的人还会觉得自相矛盾,有愿意相信的朋友慢慢琢磨我的内容,看看能不能理解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