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谈谈介绍蜂王成败的经验: g- R$ W3 L; S9 M+ F! I& w& P
诱王) N* _+ J& |% `8 b+ y
蜂群是必须有蜂王的,有了蜂王可以永久的延续下去。没有了蜂王,只要有虫卵脾时,蜂群可以自己培育蜂王。若自己培育不成蜂王,蜂群就只好垮掉。但在垮掉之前,养蜂人可以帮助蜂群介入蜂王,就是将别群产卵王或王台介绍入无王群,甚至也可以提供子脾给蜂群,由蜂群培育新王,使蜂群能永久性的生活下去。$ C' G% t' T% ]+ [
但诱王工作,有时很容易,有时就困难多多,并不简单。它包涵着很多学问。
" o% s$ f6 u: P: K& \试着谈谈:在大流蜜期如果要换王,可以先把老王提出,马上放进产卵新王,即可成功。可谓人不知鬼不觉,很轻易地成功。这种“闪电式”换王,可以说蜜蜂自己都不知道。因为大流蜜期,工蜂忙于采集,蜂王处于产卵旺盛状态,蜂群有良好的生活环境,警惕性放松,所以“闪电式”换王可以成功。
2 o0 Z- x7 \: T* U3 v( z0 o% L在蜜源枯竭期没有粉蜜进入蜂巢,生活环境严峻,蜂性变得凶暴,戒备森严。如果进行“闪电式”换王,那肯定要失败。因为此时蜜蜂并不是在忙碌的采集,忘我的工作,而是注意力集中,戒备森严。一经换王,很快地觉察出来,蜂群中出现了一只陌生的蜂王,这只蜂王就会被围死。再进一步谈谈,“闪电式”换王,当时成功了,以后又被围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换进之王,刚交尾不久,习惯于小群生活,不习惯大群生活,行动怪异,被原来群老蜂察觉不是原来蜂王,就把新蜂王围死了。如果换的蜂王已产卵十多天,已适应大群生活,放进大群就万无一失了。: f2 t' C3 }) ?1 ~
再谈谈另一种情况:一群蜂好比一个民族,由它的“民族性”支配一切。这个蜂性应该要尊重它。当此群的蜂王死亡,蜂王的信息索就消失了。没有了蜂王信息素,蜂群就知道蜂王是不存在了。不管是看到蜂王死亡的或者没有看到蜂王死亡的,都会确认没有蜂王信息素就没有蜂王。于是它们就会利用遗下的虫卵脾进行培育新王的工作。此时如果立即人工介绍蜂王,都会出现不接受,而进行围王。原因是它们有自尊心,能够靠自身力量培育新王。若要改变这种行为,一定要等到第六天以后 这时遗下的虫卵都不能培育为新王。才逐步转变为接受外来王台或产卵新王。所以在离蜂王死亡的日子越近,越不能接受外来蜂王,这是很简单的道理。知道了这个原因,可以不必性急地介绍王台或蜂王,以节省人力、物力。也可以这样说,失王群有自己蜂王留下的子脾可以培育新王,就决不接受外来王台或蜂王。
7 C2 @; n/ o: b# K) H: d& H当然一个蜂场饲养很多蜂群,不知道失王的确切日期,这也无关紧要,只要介绍王台或蜂王时,先把可以培育蜂王的虫卵脾抽出来,介绍给其它群,然后过一、二天,再介绍王台或蜂王就会成功。
1 G6 R& ?* c, [% H钱宗柏 选自 养蜂科技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