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春秋低温季节或长期阴雨时期,将需要移动的蜂群的巢门关闭,并打开纱窗,最好放在黑暗通风的地方幽闭2-3天,然后搬出来向箱内喷些水后放在预定移动的位置。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蜂群不能外出采集,要消耗巢内大量的伺料。( x5 ^6 l2 ^" l1 p
5 r# y0 W+ @4 r. S C4 h
蜜蜂具有识别本群蜂箱位置的能力,如果将蜂箱移到它们飞翔范围内的任何一个新地点,在一段时期内,外勤工蜂仍会飞回到原来的巢位。因此,当对蜂群作近距离移动时,需要采取有效方法,使蜜蜂移动后能很快地识别新巢位,而不再飞返原址。
; D/ p! C# ^: C; {$ L* t9 `$ D$ p& Q& u8 Z' s" u/ |) q% m+ @5 p
- t; {/ D3 @0 [7 M& \0 n4 l, ~: ]. ], C9 A, R& }& _
5 I- H7 X- y! J2 b! _- U1.逐渐移动
& U, r5 h& c1 }) K# } h2 u7 J# d. C0 _ j& d3 j8 K
如果少量蜂群需要进行10-20米范围内的迁移,可以采取逐步移位的方法。向前后移位时,每次可将蜂群移动1米;向上下左右移位,每次不超过0.5米。移动蜂群最好在早、晚进行。每移动一次,都应等到外勤蜂对移动后的巢位适应之后,再进行下一次移动。! B. L+ U/ f+ c9 t; Q
" ^$ B% l7 w. i+ Q2.直接移动
8 c. w! W4 S" }$ x8 J# x/ G: G( a( p5 ?( u. P3 ?& ]2 Y4 E
迁移的原址和新址之间有障碍物,或有其他蜂群,或者距离比较远,不便采取逐渐移动时,可于晚上关闭巢门打开后纱窗,将其搬人通风的暗室,关闭3天后,再搬到新址。待清晨蜜蜂未出巢之前打开巢门,用青草堵塞或虚掩巢门,蜜蜂在巢内急于出巢便啃咬堵塞在巢门的青草,同时青草经太阳渐渐晒干,草间的缝隙增大,经过一番努力蜜蜂才能从巢内钻出,以此加强它们巢位变动的感觉,而重新进行认巢飞翔。同时,原址放置一个蜂箱,内放空巢脾,收容返回的蜜蜂后,合并到邻群。 A- V- C! ? O/ |$ D3 M& _
- i$ j8 ~0 V' r/ U7 M. A. l
3.蜂群的间接移动
3 `: R+ @6 P' N" @" x; g5 |! _1 P# ^2 N7 Q
所谓的间接移动,就是把蜂群暂时迁移到距离原址和新址都超过5千米的地方,过渡饲养15天后,然后直接迁往新址。这种方法进行蜂群的近距离移动最可靠,但会增加养蜂成本。
; j# }5 D, g2 }% A/ R5 j2 q9 L" O$ D3 U
4.利用越冬期移动1 G2 N9 U8 H8 r, C" K
2 N" m9 ?. V3 @
在北方,应尽可能利用蜂群的越冬期进行近距离移动。当蜂群结成稳定的冬团时,就可以着手搬迁,但是搬迁时应特别小心,不能振散蜂团,以免冻死蜜蜂。蜜蜂经过较长的越冬期,对原来的箱位已失去记忆,来年春天出巢活动时,便会重新认巢。* w1 B4 D6 a/ x+ M: w. F1 U ~, i
5 J5 H: m4 ^+ S, p; I5.蜂群的临时移动+ p3 z, h5 y7 C& s6 i( Y5 W
" \1 t# J4 {4 A& V0 n4 [
" E+ J6 U& P8 V: C7 F 为了防洪、止盗、防农药中毒等原因,需要将蜂群暂时迁离原址。在移动时,各箱的位置应详细准确地绘图编号,做好标志。蜂群搬回原场后严格按原箱位排放,以免排列错乱而引起蜜蜂斗杀。
; i, C2 h6 r4 h! j p+ q3 [; ?
+ s& b2 m1 Y- P0 K& o6 Y文献仅供参考学习!如有不正确请纠正与补充!
4 L0 f1 Y8 f8 m+ g+ n
& m$ v3 k3 Y" Q# L7 `( A9 q8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