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1-8 20: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蔡国光 于 2019-1-8 21:34 编辑
* N+ j* a9 V/ U* Y0 A* o9 ?- [3 O- Y6 S( T' y" G7 G, }* t5 G
继续说脾。 蜂友们可知道一张意标框巢础,意蜂中等群势多长时间筑齐成新脾呢?说来不信,短短的12小时。可朗氏为什么不把框设计的大一点呢?相等群势下单脾大了,脾数就少了,不是减少了蜂农劳动强度了么?因为从础筑成脾的时间越短脾就越整齐。
- t. B; ~- s( v1 Y' ^) |# A 如果我们让朗氏来设计中蜂脾会怎样?/ n: K7 l6 v/ z' @* [2 d( W/ K' I
所以说同样是41、5X2O厘米的础,如果中蜂是合适的。那么就是意蜂不合适了,难怪有洋人说:中蜂箱的设计没有洋人参与,中国人设计不出合理的箱型框型来!& b u8 f% k* U2 |. \% K& g
中蜂用巢础造脾也是筑的时间越短脾越整齐。整齐的脾就会减少撕裂、搓压、等造成死王死蜂炸窝叮咬,滴蜜起盗。还有。中蜂脾大就能查蜂少提脾吗?在隔王栅的作用下再小的脾,再强的群,我们也只要查4脾,而且摇蜜不用查王。那么脾设计的小就这几点亮点吗?远远不止。我们知道小群交尾快、失王少、工产慢、工产损失小、蛋群精悍复壮顺、小群授粉合理、抗朔性强、纯蜜脾不用隔王栅也能迅速出现,采用双王更是在两个蜜源间隙期复强快。等等。
7 @, H) ^* {* U 那么多少房眼的脾合理,长高的比例是多少,脾下角是否要模拟自然脾成舌型或U型呢,框用什么材料呢?( e' h4 j* s0 |7 ^/ m
想必蜂友们心里都清楚了,只是城府深不说罢了。因为有百分之二十的偏差中蜂还是有适应能力的。* g6 [; O+ E- K$ r% C
框的问题大至如此吧。下次讲箱。
3 }# A; l! c8 C7 [# O% X/ P6 J1 O9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