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2-10 12: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航宇 发表于 2019-2-10 10:47
6 N. O$ ~8 @6 ?. F8 J& w“说多了不好(说真话者挨打)”- X* e6 ]) j1 O: Z6 {$ v$ \3 D9 O+ z
那么,还能有实在的技术可学吗?
0 }+ G$ C; n) c6 F: f v本文摘录于微信世界蜂联原创追花00丨:, P; N5 y# y7 c
1 ^, k, k0 H% h8 B2 c( ^我是看着父亲养蜂长大,虽然从没有把养蜂当事业做,但赋闲在家的七八年里,也认真养过几年蜂。本以为父亲养蜂方法我都熟悉,自诩已经知道养蜂方法的我,从来养的蜂都不如父亲,收益也差。现在就反思问题出在哪里?说出来对大家或许有所帮助。
_7 e( J2 l% l* K/ B3 I5 u5 U" R; @' F+ [$ a3 ?; s* s
- E' P0 { b8 G5 P i' |# X& Y; _8 F% p
真正的养蜂技术必须在实践中摸索,光知道方法和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方法和理论知识是死的,但养蜂却是活的,再完美的养殖技术是无法应对千变万化的气候,和各不相同的蜂群的。死脑筋的人是永远养不好蜂的!: m9 X! m$ G# y+ U" H. j3 m
$ F+ B c- R- j* h% ?, }8 X% ?
从最开始的春繁养蜂来说,该怎么样包装?怎么样调整蜂脾?怎么样加脾?并不是知道了,就能做好。每年的气候变化不一样,什么时候开始春翻?该怎么样包装?蜂群要调整到多大才合适,每脾的蜂数该是多少?什么时候该加第一张巢脾?这些都关乎着春繁成功于否,错了一点点,就会引起失败。
) w% b2 |; h% ] e3 U8 J* }' z: f* h5 Y# O c
在同样的气候条件下,你的蜂群强弱不一样,按照同样的方法春繁,结果就会不一样。所以同一天开始春繁,技术好的会避免工蜂过早累死,使蜂数迅速增加,从而加第一张巢脾的时间就要早一点。死脑筋的人学着人家什么时候春繁,什么时候饲喂?什么时候加第1张巢脾,还会犯错误。你的蜂少了一点,会让工蜂早早累死,会让第一代幼蜂体质差,会春繁一个月蜂还变少了。当你按照别人加脾的方法来做时,就会越来越糟。
0 ?5 I. f; d4 |1 a4 `2 M B+ C! e! E$ g
, Y# j- u+ Q% B" h$ |再说饲喂糖浆和花粉的事。如果是低温潮湿的季节,糖浆要用温热的水化成比较浓稠一点,而干燥缺水的时候,就要把水多加一点。调制花粉时如果温度高,就要尽早饲喂,不要发酵时间太久。要根据蜂群消耗饲料的情况来,适量饲喂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会加重工蜂酿造的负担,占压子圈,少了让蜂群不够吃,当然会影响繁殖。我们不能看蜂吃得多就喂的多,每群蜂都有各自的特性,有的贪心蜂群喂再用多也会迅速采食,存起来。根据蜂群的强弱和产子情况,给予适当的饲喂也是靠经验来判断的。 {8 F& m6 W" j) Y* S- k8 T
2 B* H5 A, k# o; v8 Q
还有什么时候开始减包装物?什么时候可以架继箱?那也得根据蜂群发展状况来,别人能减你也许不能减,别人能架继箱,你也许不能架继箱。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要根据蜂群发展状况来,不是你知道方法就可以做的。特别是春繁,一定要根据蜂群状况来,早一步就会坏事。
9 @0 j, D# R* T! c4 o& r6 F8 ]: D j" R. x* M/ t9 _
现在那么多人讲怎样春繁?都只是鹦鹉学舌,讲方法和步骤。忽略了蜂群达到什么状态该做什么事情。弱小稀疏的蜂群无论是按怎样正确的繁蜂方法,是不可能成功的?饲喂和包装保暖在春繁时并不很重要,关键是要让蜂群调整到可以进行春繁的状态,每张巢脾得有多少蜂,什么时候该加第1张巢脾?这才关乎着春繁的成功失败。
& c4 C: P0 E* G/ u! C" N* o$ }' n4 k/ W, j* o0 [7 Z
可这些我也教不会大家,因为每群蜂的发展都会有不同因素来制约的,不会按照人的设定来繁殖。所以哪怕是一样的蜂群,用一样的方法繁蜂,不久就会有差别。以后的管理方法也会有差别。不了解蜂群的状态,是没法告诉正确的方法。我也只能在养蜂过程中慢慢摸索,才知道正确的方法。
! [9 ~" A' u) e: ]
8 W2 h3 k9 s. I* w) }) Y, g3 d7 m/ V6 j
你们每个人所说的一群蜂的蜂数差别很大的,气候条件也各不相同,该怎样春繁是不能听哪个师傅的。春繁真的很重要,但是真的不能乱学。
+ X: u1 t2 L2 I- C4 j3 a
1 [6 ]* M" v# w1 F" I+ T5 g+ N还有,养蜂要根据温度变化,调整蜂群空间,低温时要密集,高温时要加大空间。选择合理的时机育王,选好育王群,选好母本和父本蜂群,及早判断蜂王优劣,控制住分蜂热,什么时候该防治螨虫,用药量该怎样?(蜂群稀疏或密集用药量是差别很大的,用药过量会杀死蜂,用药少了又杀不死虫)……这些才是真正的养蜂技术,这些必须有经验的积累才能判断。别人也难以教会啊!
" z. V; Y% ^0 \7 H* Z) s' i8 f! `* f- S/ T9 C6 [$ o
所以想真正学好养蜂的人,不要盲目的听信别人的养蜂技术,要盯着自己的蜂群发展变化,摸索养蜂技术。养蜂必须头脑灵活,结合实际情况来操作。生搬硬套是永远养不好蜂的。. V0 |2 Q/ {+ f6 t& _1 _ W
' y9 o( B/ u7 C% x# x有些人看遍了别人养蜂的技术,也能把该怎么样养蜂讲的头头是道,但自己的蜂未必能养好。有的人靠臆想就能介绍养蜂技术,不用脑子的人真的就会学呀!到时候蜂养糟了,该怪谁呢?1 S$ m5 ?/ l7 Z. E# D0 p9 e8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