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75|回复: 7
收起左侧

中华蜜蜂养殖基础知识

[复制链接]
积分
0
在线时间
1 小时

43

金钱

6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10-7-15 09: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个优良蜂种,具有抗病、抗螨,易于定地饲养等优点;特别是对山区气候条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利用山区大宗蜜源及零星蜜源上有着西蜂无法比拟的优势。! Z0 f# f' e: w
  1  中蜂蜂箱的准备, [; @& P* V3 W9 P
  笔者曾使用过10框、14框、高窄式、从化式等蜂箱饲养中蜂,感觉到高窄式使用起来不太方便,产蜜量也不高;10框和14框箱适于饲养强群,产蜜量较高;从化式箱也不错,特别适宜于中小群的繁殖。目前推广的中蜂10框蜂箱(国标箱)在心寸上作了一些改进,我认为更趋于合理,既增加了取蜜量又合乎中蜂爱结团的特性;饲养中蜂的蜂友不妨彩这一种蜂箱。% G7 T* N# b5 x! r. O% ~
  中蜂蜂箱的制作要讲究密封;不要开底窗;转地的蜂箱可用钢丝锯挖前后窗,挖出的木板补回原处,并用活页连接。巢门要开5mm左右,最好做成活动巢门,能随时调节大小,防止老鼠、蟑螂、蜡蛾(蜡螟的成虫)。中蜂抗巢虫(蜡螟的幼虫)能力较弱,箱底和四周缝隙要用牛粪、石灰加桐油补牢,以便清扫和防止巢虫滋生,箱身四周要钉上木条。( j* x, B- M) Y+ x' ~9 y
  2  选择培育优良品种
& n+ r2 w: E: a3 m2 @: I% _" `  要养好中蜂,首先要在选育蜂种上下功夫。中蜂种性复杂,要选择采集力、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蜂种进行育种,。以最快的速度淘汰差的品种,实行优化。
5 N9 H% O3 i+ u6 D! ~" Z4 t/ H  根据我多年的观察,中蜂从蜂王和工蜂的体色上可粗略分成4大类:
/ ^/ e3 A! X. C+ F; ~- I(1)6 d' W* S3 @8 X' X& h" p
  红色种:蜂王腹节有明显暗红色环或或桔红色环,俗称:马鞭王。工蜂体色黄色,幼蜂浅黄色并显得苍白。红色种王产子率极强,能维持大群;分蜂性弱,性情温和;缺点是抗病、抗螨的能力较差,可择优作为亲本杂交的素材。
; _; m& h- s+ Q2 o" _6 i; d% J(2)
" A2 q  d+ M# f- @: h, ^# [  褐色种:蜂王和工蜂褐色或褐黄色,蜂王产子玄高,蜂群采集力、抗病虫害力都很强。优良的褐色种腹节层次明显、举止安祥,工蜂护脾能力强,受轻微振动能很快安静下来,是中蜂首选的育种素材。
9 T  P- Z2 P: ~* U" A" a(3)! S7 K  V4 B8 x& ~
  麻色种:蜂王和工蜂体形较大,腹节有明显宽黑色环与浅区映照成麻色,蜂王产子率高,工蜂采集力较强。' \5 U/ ~% `* Q& t$ v) I9 V
(4), i& K0 N  o) X: \
  黑色种:蜂王和工蜂均较黑,腹部有乌色斑黑色种群大都畏光,爱分群,对外界反应强烈,属野生习性最强的一个品种,我把它淘汰不用。! I) G3 V3 L1 m: r& H: F
  中蜂选育良种是一项细致、长期的工作,可多项选择、重点培育、不断筛选和优化,发现特别优秀的蜂群,要保留老王。采用杂交的方式,尽快获得大批优质蜂王,同时,也可采用在非分蜂季节培育交替王,削弱蜂群的分蜂性,从而培育较大群势的蜂群。
2 o' r& o7 b6 ~+ ~( C0 @( E/ j  3  中蜂蜂场的选择和放置
7 [% _( B+ W3 Q& o1 v- q6 v  中蜂蜂场要选择安静、背风向阳、干燥的地方,而且要临近清洁的水源;蜂箱下打木桩支撑,高度不低于0.5m,蜂箱上面常年盖杉树皮等覆盖物防晒,尽量避免外界气温对蜂巢的影响;夏季更要做好防晒工作,将蜂箱放在有树荫的地方搭棚遮荫。/ U0 h- {3 n3 K) {% z! f5 C( X
  4   蜂群的管理+ J( O8 x# G7 g- a$ D" P
  中蜂的管理要根据群势、蜜源、气候等条件作相应调整,只要抓住关键,就能达到轻松愉快的管理效果。" r0 x& o4 P  o2 t3 ]0 @! t" h
  我把管理中蜂归纳为6个字:两紧、两面三刀松、两少。
  i. b3 w- ]7 p+ Y/ [# y$ L2 q3 |  两紧是从晚秋到早春紧缩蜂巢,使蜂多天脾,加强蜂群的保温护子能力;越夏期间,抽出多作巢脾使蜂略多于脾,这样蜂群能更好地护脾,防止巢虫侵害。/ {2 ~/ J9 }8 b
  两松是从油菜到板栗花期,适时造脾、扩大蜂巢,使蜂脾相称,并适时培育新生王和分群。在乌桕花期要利用花戎长、流蜜涌的特点,前期限抓紧造脾、加快繁殖,抓紧培育交替王,换下老王和旧劣巢脾,为蜂场安全越夏,迎接秋季山桂花蜜源作准备。
& `. g! y- ^5 @  N3 ?9 U  两少是平时无事烽开箱,越夏和越冬期也尽量少开箱,只作箱外观察和贴听箱内动静,以此来判断蜂群是否正常。
7 v& n* ]6 N* B  我曾试用过横卧式、高窄式蜂箱和标准箱加继箱,在流蜜期饲养强群取蜜,但按单脾产量不如5~6脾群的产量高。中蜂保持6脾左右的群势较容易控制分蜂热,采集效果好,也好管理。0 q, Q; ~6 }: _- C
  5   中蜂取蜜的技巧4 {8 F6 L8 z/ a
  中蜂取蜜要考虑3个方面:一是保证蜂王和蜂群的安全,二是尽量不影响蜂群采集工作,三是保持蜂群的发展势头,切忌杀鸡取卵。我在取蜜时,一般情况下,有蜂王的脾和幼虫脾坚决不取。
8 o3 L1 S4 s5 X! J% K2 z: y  取蜜的时间也要根据蜜源在1d(天)之中的流蜜时间及其它条件来决定.如在油菜、紫云英和秋桂等蜜源,我都尽量选择在傍晚取蜜,这样不仅可以少影响蜂群的采集工作,而且蜂群在晚上有充足的时间整理蜂巢,第2天出勤会更积极;在乌桕花期,我则选择清晨和中午蜂性较温和的时候取蜜,以防冻伤子脾,另外,每年要留足一批优质巢脾,在流蜜盛期插入子脾中,能显著提高每群的产量。' Z' e( m% w# ]4 U; \. T( @5 T' W
  在流蜜开始时,适当拉宽框距,让蜂群加厚巢脾,以增加每脾的载蜜月量,这是提高警惕产量的手段之一。3 J8 s+ N1 I6 f5 {
  中蜂取蜜要慎防盗蜂,发现有盗蜂时,取蜜要移到室内或帐篷内进行,抖蜂后,巢箱和装取密脾的蜂箱都要用覆布和大盖盖好,防止因起盗造成损失。; C( S: h7 y9 _3 p. P
  取蜜要做到轻、快、稳,在蜜源的早中期勤取,后期少取或不取,以留足饲料;饲料不足的要在蜜源结束前补足。; U; s1 N  H& z$ n
  蜜的浓度与取蜜时空气湿度有关,切不可为了取全封盖蜜而错过了花期。一般当两上角封花盖时即可取蜜,如蜜汁太稀可留在阴雨天或蜜源较少时的晚上饲喂给蜂群作再加工。1 \9 L# c  ?- }3 L3 i9 q& S
  蜜源结束前,要及时抽出多余的巢脾,留下好的用硫磺熏蒸保存,旧劣脾坚决化蜡。
1 C# h& i7 |2 }) r  6   中蜂的病虫害防治% s  v( r9 t9 H; ^6 m
  中蜂最常见的疾病有欧洲幼虫病、囊状幼虫病和爬蜂病。
2 M3 ]' {  Q! {& ~! C0 G  Z3 k  6.1欧洲幼虫病与气温有很大关系,因此防治欧洲幼虫病要飞翔量减少外界对蜂巢的影响,使蜂巢有一个较恒定的温湿度,平时做到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早春可用青霉素糖浆喂蜂1-2次,每群20万单位,以预防该病的发生。一旦发现欧洲幼虫病,要结合紧脾、饲喂链霉素糖浆,每脾用量2~4万单位,一般3次即可痊愈。
- N( e" f& ~# p7 @  6.2中蜂囊状幼虫病在1974年曾给中蜂养殖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当时,我饲养的50多群中蜂,虽使用了多种药物治疗,但大部分蜂群群势严重下降,病重群经常发生逃亡;但有的蜂群表现了极强的抗囊状病的能力。其中一褐色种群只偶然出现过慢性病症状,紧脾后症状自然消失,板栗花期仍保留了5~6脾(标准框)的群势。1975年后,中蜂囊状幼虫病呈逐年减弱的趋势,这说明了抗病种群能在优胜劣汰中得以生存发展,所以培育抗病良种是减少囊状幼虫病危害的主要手段。
1 p* C# p5 E# @8 T4 I  z' P  药物治疗可选用海南金不换和狭叶韩信草。狭叶韩信草比较易得,可用鲜草250克煎水去渣、熬糖喂蜂(10框蜂)。
+ b" h% M$ W7 A; t5 `  6.3中蜂虫害主要是巢虫和小螨。中蜂抗巢虫能力较弱,在做好蜂具密封的前提下,要注意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常年保持新脾,淘汰旧、劣脾。按时清扫箱底,破坏巢虫的栖息场所;对使用多年,被巢虫蛀坏的巢框也要予以淘汰。5 ?; }. }1 R8 L$ ^6 V4 r% o
  中蜂小螨的危害往往被饲养中蜂的同行们所忽视,实际上中蜂小螨对蜂群的危害是很大的;我在刚开始饲养中蜂时就发现中蜂有小螨,中蜂小螨若螨呈白色,成螨呈黄粉红色,肉质显得比意蜂身上的小螨娇嫩。每年板栗花期,是小螨危害的高峰期,挑开1个危害严重的巢房,可见到几只若螨在内蠕动,成螨爬进爬出,当时,未发现有缺翅蜂爬出,但由于小螨寄生,成年蜂体质虚弱,常引起爬蜂。% S5 N9 q9 m' l9 _) L& D8 M$ K
  防止小螨的危害,可结合蜂群管理做下面几项工作:6 W" E8 U/ I; Y# p; e; N$ X+ N% Z
(1)蜂箱定期用生石灰水清洗,洗后用稻草点火烧烤内壁,每年至少2次。
! T) m" u2 C7 s( {+ x: s& T; g(2)发现有小螨危害的子脾,可结合组织交尾群连蜂提出,防止小螨的蔓延。在越夏、越冬期间让其断子,休养生息。这样做还对蜂群在下一个花期的繁殖有利。
" L8 |. r2 K" O(3)打木桩支撑蜂箱,防止小螨的其它寄主潜入蜂箱造成感染。; y, d' [. @; I8 d" N( X
(4)4 j# m1 z8 |1 W. c
  药物治疗:以前我曾使用在箱门口撒野生石灰粉和用百部煎水喷脾的办法治螨,现在治螨药物颇多,可采用螨扑在傍晚时挂进去。" J: x: l5 X4 B+ a/ _
  6.4
1 M: {# m8 V4 ]1 c: e! @4 T9 y  中蜂常见的成处蜂病是爬蜂病,要具体分析病因,对症下药,切实做好预防和保健工作。
- F, v- L- ?; X0 V/ Q(1)加强春季和晚秋对蜂箱的防潮工作,及时清理蜂巢和换箱,不要在寒潮降临时打扰蜂群。  q1 \  C+ K/ {$ i# _' n5 {6 ?
(2)保证蜂群有优质饲料。春季花粉积压过多时,要抽出多作粉脾或脱粉,防止因花粉存放时间过长变质引起的病变;抽出的花粉脾和脱下的花粉要妥善保管。% w! d- A5 P# j0 v; p) Y
(3)越冬饲料不允许有甘露蜜和用劣质砂糖,饲料应在11月20曰之前补足。可用大黄、木通、生姜按面人剂量熬糖水喂蜂(5脾群),防止蜜蜂大肚病和下痢病变的发生。* S3 v6 M9 l: ^( i
(4)对孢子虫引起的爬蜂病可用灭滴灵、病毒灵糖浆喂蜂,结合米醋、糖水喷脾,效果更好。
积分
1521
在线时间
1201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湛江市 麻章区 湖光镇

2446

金钱

335

回帖

1521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0-7-15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爱上小蜜
" y& i' j. P! O' ]3 v: K' l( A! ]  t/ M8 ?! p
巢门要开5mm左右,是高度还是宽度,宽度太小了吧
QQ
QQ
积分
133
在线时间
498 小时

3275

金钱

461

回帖

133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10-7-15 10: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已阅过N遍
QQ
QQ
积分
10800
在线时间
5926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韶关市 武江区

4万

金钱

9741

回帖

1万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发表于 2010-7-15 10: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1 X4 s6 I- _8 _
是巢门高度,我认为巢门高应开6-7mm为好
QQ
QQ
积分
2907
在线时间
1640 小时

8376

金钱

1365

回帖

2907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0-7-15 10: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杨冠煌的《中华蜜蜂》,你是用的扫描仪嘛。
QQ
QQ
积分
55
在线时间
107 小时

2165

金钱

359

回帖

55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10-7-15 11: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好多次了
积分
335
在线时间
886 小时

5865

金钱

418

回帖

335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发表于 2010-7-15 12: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 H$ F9 p+ e$ c" L- w& ]0 p我只阅过N-m遍
蜂趣
积分
6076
在线时间
1693 小时
居住地
福建省 福州市

1万

金钱

3410

回帖

6076

威望

白金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发表于 2010-7-15 13: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手没看的是难得的好文章。高手的,我想虚心也是很好的素质体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蜂网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11-26 05:11 , Processed in 0.182040 second(s), 23 queries .

备案号:鲁ICP备2023002647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