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蔡呈贵 于 2019-10-11 14:38 编辑
7 E: ?8 c! w# ]5 T3 r1 Y( p- c+ o
F* J' ]8 E! N6 Q! l' x9 i/ T' e* j/ [) `1 k1 Z& \2 I v
《中蜂网》的出路在哪里? + v0 j# e" D8 {+ R/ a9 R) N
——怎样克服“公地悲剧”和“搭便车”问题?
9 d# R# v- ~: K" i# W3 W
. Y+ @4 G3 D& C$ s' S5 K( F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媒体,船多碍港,如今生存普遍叫“难”。“县刊”今天停办,“乡号”明日开张。那些私企创办的,又如何生存呢?让我们先来研究2种现象—— 一是“公地悲剧”。一块公有草地,人人都有权利使用,却没有人愿尽义务去维护,结局是什么呢?每个牧羊人都会带大群的羊来吃草——他们知道草地承受不住,但更不愿落后于人——最后公有草地不复存在,这就是“公地悲剧”。因此,私人要有一定的实力才能维持这样的“公地”。 二是“搭便车”问题。“公地悲剧”稍作变化,就成了“搭便车”问题:当一个公共产品不付钱也能使用的时候,每个人都倾向于不付钱。但是,所有人都不付钱的话,就没有公共产品可用了。也许,有人会反驳:公共产品,不是由政府投入、出资维护运转吗?是的!它的前提是要姓“公”而不是姓“私”。中国自古就多见在亭子里卖茶水的。 读者“蹭公地”“搭便车”的行为可以理解。这就意味着创办人很有可能得不到回报性的收益。长期来看,创办人一定不会继续提供这种产品。我认为:未来企业公众号应该有两个属性:即内容属性和工具属性。如何做强“内容属性”、做活“工具属性”是篇大文章,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三条件。对那些没有付费又想得到优质稿源,那只有看天意了。一些靠付酬获取优质稿件的公众号,将时间和精力重点放在“工具属性”上,以“产品推销”“阅读主”获得了收益来养号;个别论坛试行会员年费制,结果骂声一片;也有鼓动会员施舍捐赠,也是水中镜月,羞羞答答。 原因是:网站靠“内容属性”来获取粉丝的红利期已过,马云不正为此发愁吗?写作能力是绝大多数自媒体的硬伤:三两个人“撑场面”,没有人手写文章!常常是忙乎半天,就弄了几百阅读量。未来自媒体的发展一定要注重“优质内容”的输出,自媒体的生存根本——靠优质的原创文章,这是未来3-5年发展的方向。 电媒优于纸媒,我国每日约有6亿活跃的用户,数十万养蜂人,《中蜂网》整体上处于维持巩固期,仍然大有可为。如: ——每年组织N次的“龚凫羌式”的流动养蜂技术辅导,不愁师资,不愁学员。有“黑蜂寨”、“黑哥”、各位版主,那样的召集人,一两个就行。 ——每年组织一次养蜂技术评定。想当“大师”的,大有人在。在旅游区开个会,租个场地,聚一下,发个《大师证书》,照张相,会收不到钱? ——每年收集、编辑、出版《中蜂网优秀帖汇编》,卖个一二千本也赚钱。现今,想著书立说、流芳百世者多了。 ——增设销售渠道。无商难活,充分依靠“网友众”“专一”的特点,把生意做起来,蜂箱、花粉等大宗货,蜂帽、巢础等小物件富含商机。 …… 6 o8 [7 b7 H; P+ Y. K
或许,您也有些更好的建议。那,就写在下面吧!
" h5 {" X! N l9 ^. J2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