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蔡呈贵 于 2019-11-22 16:08 编辑
# N' d" }. |: k0 ~* ?' ~ X3 l" K) `& C
真相在哪里?请您告诉我! ' ~8 \( X% c! ] \+ {
今年5月份,我场中蜂第25号箱从柑橘地小转地搬回来以后,从意标3框蜂量,到9月底,发展有6框蜂量。考虑该群蜂王是年前的冬王,担心产卵功效退化,秋繁小批量换王时,9月底便纳入了“换王”计划。 1. 分群方法。秋繁中期9月底,我的土养群木桶内发现数只自然台。我便提前半天将25号群蜂王提出,带上蜂3脾分出,另组一群,安置在不可“回蜂”的他处。 2. 介台成功。当日介入自然台,次日成功出王,且发育良好。由于小批量换王,全场饲喂1次。轻微起盗。 3. 交尾失败。10月3日,巡场发现25箱巢门口工蜂怠工,开箱检查,发现新王死尸在箱底。细查,脾面上无王,无台。判定起盗,新王交尾回箱后造成围王、被杀。 4. 原群合并。在无备用王可用,又无台可补的情况下,为防工产,在第一时间将新老两群合并,合并工作顺利;之后三两天箱外观察,无盗蜂,且有采集行为,见进粉进蜜。 5. 退蜂严重。由于老王群分出数天,蜂王有身体变小现象,并入原箱后产卵正常,也见少量封盖。但群势还是逐渐变小。 6. 紧脾无效。下狠心,将6脾紧成3脾,脱蜂后抽掉3张空脾,分别插入它群。尽管专心饲喂,之后,子脾情况仍不见起色。 7. 一次补子。半月后,再脱蜂抽掉2张少量封盖子的巢脾,补入1整张封盖子。按“一框子出两框蜂”的习惯性推定,10天后该群应是满满2框蜂量。可是半月后,仍不足两框满蜂。推测:不见拖子,不见幼蜂死亡,难道新蜂认知“娘家”。现实是:“娘家”确实欣欣向荣,抽出子脾后,不见衰败之象。 8. 二次补子。看看脾面上蜂不足,巢穴上又未显病症。我一不做,二不休,将2脾全脱蜂抽走,从他群选了2个全子脾放进去。半月后开箱观察,仍是(2脾)3个面的蜂量。见其中有1个近满框2面的封盖子。疑点:新蜂去哪了? 9. 繁殖稳定。11月21日开箱提脾检查,蜂王产卵正常,采集还是较弱,脾上无存粉,便补粉。蜂群基本保持稳定。 10. 静观其变。如近期快速降温,面对隆冬外界即将断蜜、断粉的时节,蜂王减产、停产来临,此群过冬得小心呵护。 以上实践表明:提强群子脾补入弱群是有效果的。但是,弱群的幼蜂是怎样减少的?是不是“姐姐们”带领它们回去?或者是如中华鲟一样自知游回故乡?如何是,那其它的新蜂,又怎么留了下来,不一起回“娘家”呢?这一课题,值得再观察,再研究。 真相在哪里?如果您知道,请您告诉我!
7 S6 C: h0 j' K* J9 m2 N!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