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2 06: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20-1-13 18:46 编辑
1 D P# y1 L6 [- `8 W3 a1 |; b! g! r
5 \2 |+ X" Y6 |) a“"分"和"逃"是两码亊:逃是管理的失败,把蜂群弄得不能在此处畄下去了,弃巢而去,全部走尽.丢下一个臭破残巢;分,是蜂群兴旺,是分家,分走一部分,畄下一部,还有将要出生的大批后代.是繁衍的天性.这是养蜂的起码知” 【本帖是回复楼主对2楼的点评,这一段引述原文】
7 W- k( ]8 k7 Y& `5 [& k7 q
/ b8 _5 ^* i+ |/ O9 k2 {2 Y"分"和"逃"是两码亊,我完全认同方老师的看法。前些天,我还在回复黑哥等蜂友的帖子中,表达过类似观点——“分蜂和飞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原因也大不相同。” 因此,我很高兴、并感激方老师的指教。考虑到老师年事已高,我在2楼回老师的主帖时,想尽量简明扼要,可能有些词不达意。
1 f7 V; X+ P, k( A6 E
9 Y( v" D/ o# V! g& c# h9 S方老前辈,是我非常敬重的养蜂人,您的一句“不管怎么折腾,要让蜂造脾”深合我意,我在本坛给予过公开赞赏。组合框,我不用,但也很欣赏。因此,我很乐意在这里稍加补充一下我的看法,可能会稍微有点长。
6 K3 A9 y8 W5 y. q9 \! n( M* _7 ^
“逃”,举家迁移,弃家出逃,有管理失败的原因,也有其它原因,但不外乎原有环境已不宜居、不宜于继续生存。
# A: w# I6 a4 H$ K I. p- }! t7 c, w, F/ N6 n! i
“分”,是分家另过没错,但并不一定源于蜂群兴旺,虽然这种情况最常见。事实上,弱群已分而强群未分的例子,并不少见,极端而言,半脾蜂甚至几百只的弱群分蜂,在一些地区也不少见,根本谈不上蜂群兴旺。
{5 ^' e# \, i4 F
~. Q$ k9 Z; X( c分蜂的表象和诱因,目前众说纷纭,都未触及真正内因。分蜂内在机制,目前还是一个未知的奥秘,我个人的看法,暂时粗略概括并公开表达为:原有环境、状况或条件已制约蜂群发展、也就是不宜于继续发展,精确的专业性表达还没到成熟和公开的时机。
/ E6 i4 ?+ @4 q# N2 @
9 f$ U- g/ ^! G% i( @# a. g0 ]简而言之,逃,因为不宜于蜂群生存;分,因为不宜于蜂群发展。
/ p8 K/ k: m% [* N7 s5 L: ]( }& C4 g9 N- z$ g- |1 M0 w
不取水蜜,是国际养蜂界的一个普通常识,也是业内基本规矩。不只是为了保证蜂蜜品质。无论是为了腾出巢房来储蜜增产,还是为了腾出巢房来产卵繁蜂,或者是兼而有之,既增产,又促繁,还抑制分蜂热,摇水蜜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从经济的合理性,技术的可行性,效果的可靠性,操作的简便性等等方面考虑,都不是优先选择。风险、效益与投入严重不匹配。( t7 d, H# @6 F: }, i8 J" I! o' q! Y; T
2 x$ |+ O1 A& E6 \3 u0 u' d
内地流行平箱摇水蜜,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坑了消费者,害了养蜂人,坏了中国蜂蜜的信誉,肥了无良蜜商,输家多多,而赢家寥寥。
6 @/ f3 F) `) B8 T' g2 h3 c7 L _7 Q8 l
水蜜先摇后喂,也不是一个好选择。适时加继箱,蜂会根据可能和需要,有条不紊地将巢箱的水蜜移到继箱酿造,腾出巢房产卵,比人工先摇后喂要好得多,抑制分蜂热、避免飞逃的效果自然也更好。
* o: C% s, Z. D3 X/ [7 K# X6 S; ^4 g; H" b0 v& ]3 _
减少分蜂的最有效方法,目前成熟技术就是多箱体。蜂蜜优质高产的方法,也是多箱体。其原理,就是多箱体提供足够的造脾、储蜜、酿蜜和产卵空间,而且继箱高温、低湿环境,有利于蜜的储存、酿造、浓缩、成熟和封盖。巢箱低温、高湿环境,有利于蜂的产卵、化虫、哺育和成蜂。这个不分中蜂、意蜂,也不分东蜂、西蜂,但分强群、弱群,因为弱群一般不适合上多箱体。/ C( _ j/ I1 t2 H4 a- }2 F
$ Z. V# b( ~+ u以所谓中蜂特性而否定多箱体,是对蜂性认识不足或有误。也许还受意蜂平箱取水蜜的习惯与技术影响。至于加继箱操作不成功,则纯属技术问题,往往错在生搬硬套,或者误在不当变通,或者失于忽略细节。/ \' A1 L$ D: A( L. r
* S0 A7 B6 ^2 C: O. |' k& A
多箱体是简单、具体、通俗和习惯说法,是目前为止最成功的养蜂模式。准确的专业说法应该是适宜的空间和温湿度,这样就囊括了仓蜂等其它一些既有和将有的高产强群饲养方法。) m9 L0 t, M7 C7 v, V
) a2 B9 m: K4 ?$ n& I5 k$ X8 h; ~
避免分蜂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蜂箱智能化,让蜂群始终有一个最佳巢内环境,这个技术含量比较高,目前还不成熟。
7 c6 N: R6 j: u/ n1 m' ~ B* g8 {& Z1 n$ ~- ?3 t' {) D c8 Q: d$ M
多箱体和智能化,我认为都遵循了一个养蜂基本原则,对蜂而言:受扰最小化,受益最大化;对人而言: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5 ~0 \: M- L+ `) u
8 |7 c/ D8 n* q+ u% o) O y2 H4 f" q1 K" P# }4 [ e+ Y8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