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中蜂适应活框新法饲养 1、中蜂适应山区定地饲养 我是一个养蜂爱好者,家住重庆市涪陵区大顺乡石墙村三社,属长江三峡库区的丘陵山区,海拔500米,距当地730米高海拔只有2千米里程,距低海拔300-400米的地域有3千米里程。年降雨量一般都在1100-1300毫米,年均气温18℃,日平均气温10℃以下有75-90天,霜冻期只有20-25天。 近些年,我地经退耕还林扩大了森林面积,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森林茂密,野草丛生,蜜粉源丰富。主要蜜粉源植物有:汕菜、蚕豆、樱桃、梨、李、榆树、松、胡梨、板栗、女贞、夜合树、玉米、高梁、水稻和夏季各类蔬菜。秋季有雀不站、五倍花、茶树、桉树、野苏麻、野菊花等等,低海拔有柑橘、黑扬,长江沿岸有桂圆。全年花期不断,花期遇上好天气,各季最多有2-3个大的流蜜期,是饲养中蜂的好地方。 2、中蜂很适应用标准蜂箱 1978年夏天,我将老式蜂桶(圆形)的一个弱小蜂群,用“高窄式”蜂箱过箱饲养。优点是弱小蜂群越冬结球紧密,越冬安全;缺点是脾面小,育虫面积过大,上部贮蜜面积小,产蜜量不高,不利于强群饲养。《中国养蜂》曾刊登过中蜂标准蜂箱尺寸,之后我一直用中蜂标准箱来定地饲养中蜂,除了1996年我不在家,蜂群缺蜜,霜冻期因饥饿冻死几群蜂;2006年又因本人不在家,4-5月份连续阴雨天多,缺蜜飞逃2群蜂外,还未发现标准箱对饲养中蜂有不适应的现象。 2008年以来,我用西蜂标准箱(内长465毫米,高265毫米)来饲养中蜂,它比“高窄式”蜂箱更适合饲养较大群势的中蜂,一个蜂场乃至更大范围使用统一尺寸的蜂箱,用统一尺寸的蜂箱来饲养中蜂是完全可行的。 3、养好中蜂的几个关键 (1)做蜂箱的木料,以杉、泡桐等木料为优质,千万不能用特殊气味(如樟木)的木料。 (2)标准箱的内围尺寸(长和高)一定要按规格,尺寸统一,无论是十框标准箱,还是卧式蜂箱(标准箱加宽),都在蜂箱前面下方左右各开一个活动巢门,高度不超过8毫米,长度100-150毫米,视箱体大小而定。如24框卧式箱,中间开150-200毫米长的巢门,共三处巢门,蜂箱的后壁上部各开2-3个能开闭的铁纱通风窗。定地饲养中蜂采用活动底板。 (3)中蜂过箱前必须准备好2-3米张满框平整的优质巢脾或巢础框(标准框)。中蜂过箱的群势必须有3框以上足蜂,最好是新王群,过箱后保持各季节相适宜的蜂路。 (4)中蜂过箱宜在当地百花成型或大流蜜前期进行,春、夏、秋花期不断是养好中蜂的基本保证。 (5)中蜂新法饲养后,要勤于箱于观察,分析判断巢内情况,尽量少开箱检查,使蜂群保持安定情绪,积极工作,群内不断子。 (6)取蜜应视天气、蜜源、群势而定,不取狠心蜜,使蜂群常贮蜜,以备育子防饥。 (7)选用抗病的健壮蜂王,高度重视防治病敌害。 (8)中蜂分蜂性较强,平时只保持4-6框蜂的群势。对只有2-3框蜂的蜂群,可组成双王群同箱饲养,在大流蜜期到来时组成强大的采蜜群。 二、中蜂双王群饲养是强群高产的有效措施 1、中蜂双王群饲养的必要性 长江中游地区,早春气温低,春季蜜源(油菜)流蜜早,通常在3月中下旬流蜜期到来时,中蜂单群群势小,待到蜂群达到10框蜂以上群势时,流蜜期将过,或是产生了分蜂热。为了解决强群与分蜂,强群与大流蜜期相衔接的问题,我采用中蜂双王(多王)同箱饲养。 2、双王群的组成与春繁 头年繁殖越冬蜂前,即秋王交尾产子,就将有2-3脾的蜂群组成双王群,中间用隔板隔开。每群蜂数相等,用秋季交尾已产卵的蜂王,4只蜂王每群2只,其中1只产卵,另1只囚入王笼挂在群内,以备春季使用。蜂群分靠在隔板的左右两边,由于左右群相互保温,越冬饲料消耗小少,早春繁殖快。当地中蜂王在1月上旬末或中旬初,就开始产卵,此时外界有早油菜、蚕豆和零星山花始花吐粉,只要是晴天,中蜂就能出巢采粉。从春繁到大流蜜期前的60天,蜂群群势增加3-5倍,可以将隔板两侧的双王群组成一群有12-15框蜂以上强大采蜜群。 3、双王采蜜群的组织与管理 春秋季节,当双王群发展到10框标准箱快满箱时,要及时换成24框卧式蜂箱(标箱加宽),随着气温变化,调节好蜂脾关系和蜂路。在大流蜜期前2-3周,在卧式蜂箱的一端,箱体能容纳5-6框巢脾的位置,用框式隔王板,隔成大、小两室。小室放4-5个带蜂的幼虫脾和空脾;大室放老蛹脾,将春繁的两只蜂王用王笼囚起来,挂在大区内。或用于带1-2张幼蜂的脾,另外组成新的双王小群,以后育王时组成交尾群。将另外2只囚入王笼越冬的秋王,放1只到小区产子,另1只蜂王囚于王笼挂在大区内。大小两区与隔王板保持应有的蜂路,使之成为一群。取蜜、抽脾、加脾不能让小区的蜂王进入大区(采蜜区)。流蜜期开始以后,定期取成熟蜜。如遇连阴雨天,则给产蜜区调入卵虫脾(从其他小群内抽来);天气转晴,抽出幼虫脾;流蜜期间,产蜜区加大蜂路,保持蜂脾相称;综合防止分蜂的产生,在加强通风、扩大巢门(全开)的同时,可以在产蜜区挂1-2个王笼,或换成处女采蜜,此时左、中、右巢门要加强标记。 4、双王群不宜度夏 春季主要流蜜期结束,近期又没有大的蜜源衔接,而逐日气温升高,此时的采集群宜分散繁殖。由一个强群分成若干个中、小群,以单群单箱饲养为主。如果要组成双王群,群势适宜2-3框蜂。夏季双王群应箱体的两端,而靠中间隔板的位置空着,同时加强巢门、通风窗和附盖纱窗的通风。待到秋季气温转凉至20℃时,再将放置在箱体两端的蜂群,移至中间靠在隔板的两边。 三、春分秋分是育王的最佳时期 在中蜂嗅觉灵敏、飞行迅速、采集勤奋、出工早收工晚、抗螨,既耐高温又耐严寒等许多优点的同时,还有喜欢新脾、好分蜂、难养成大群等缺点,可通过双王群饲养克服,而饲养双王群主要在于蜂王。一般在春分前后,我地百花成型,选择抗病办强、采集勤奋、繁殖快的蜂群培育新王,能够维持当年夏秋繁殖旺盛,防止秋衰,繁殖越冬蜂效果令人满意。但是,在次年早春繁殖后期,出现“驼蜂期”较早,分蜂期提前,难维持强群采蜜。为克服这一缺点,我采用头年秋分前后育成的秋王来担任起次年的春繁和采蜜的重任,而头年的春王,则作为一般的繁殖群用,这样就形成了一年两次育王换王,即春换春王,秋换秋王,一般的蜂王(除种王外)实际使用期只有1年,1年以后的蜂王全部换掉。尽可能多储备蜂王,以防意外失王、组织强群或换老劣王之用。 我长期饲养中蜂,不断探索总结,要养好中蜂应掌握中蜂特性,扬长避短。管理做到人不离蜂,蜂不离花,巢不离子,子不缺蜜,蜜要勤取,取其剩之。! [: {# X* r! k) d: Y
本文来源于网络,目的是让蜂友从另一种视角去讨论双王群。; t* Z, ~$ F7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