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新老交替完成
, R' t+ T5 z: m# |6 ?$ V1 Q% X0 K好一个艳阳天!最高温度17℃,我围着蜂场走了一圈,基本上每群都集中出现了新蜂试飞。看着蜂群顺利进行新老交替,我心里很高兴,2020年3月18日,蜂场基本完成新老交替,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6 K! I0 V2 C% E
2 v0 j1 ^6 u5 q5 u门前金黄的油菜花进入盛期
$ V; u: }( X3 p+ N/ G场地安排
: ?' z% q6 z$ e k( [4 n% R5 Z我看到了各群陆续进行了试飞,外界油菜花进入鼎盛时期,意味着蜂群即将进入分蜂期。我需要对场地进行适当安排,为即将分出的蜂群腾出位置。
! A1 E3 z i" b/ U! N我前几年买了很多蜂箱,但是陆陆续续有蜂农买去,所剩无几了。从目前来看,十框标箱只有一套空闲,巢框也没有上础,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9 n" M0 c0 F6 d" O1 r9 z$ G但是我不想像前几年那样投入较大的成本,所以我看了下我的蜂场一周的围墙,突然想到不如直接买砖来砌得了,可以实现全场地穴箱模式。" L) r8 O* o% i1 s$ r2 z$ X0 `9 u3 m
4 D7 L& [& K; z# c! n: B0 f我的土养群明显脾多余蜂7 s3 R0 I: u J" H5 Y
我想没什么不可以,就这么干吧。一匹砖按3毛算,一个蜂箱也就最多三十块钱成本,自己慢慢砌,就不花费人工了。因为我还有十几个继箱圈,刚好用来放置在地穴箱上面做配套设备。周围一圈可以砌十四个,加上土坎三个,就是十七个,捧瓜架下的护坡可以砌三个,钢架棚砌三个,加上已经在菜园砌的七个地箱,刚好30个。也就是我的蜂场差不多的容量了。这样就可以把腾出来的蜂箱用来转场和分蜂等情况使用。这样蜂群安置就够了。- V$ ?* s5 ]0 J- O
地穴箱的推进原因* e- ~) n1 n8 N- B! s
经过去年一年蜂群地穴箱的实验表明,地穴箱在我这里是完全可行的方案。既然如此,就大刀阔斧地进行推进。
8 \3 i8 |0 C% E7 L! o4 ^. V6 p
, Y I7 t/ q$ y6 z' W5 m3 @! s地穴箱
$ M6 h7 Y4 p- m: H地穴箱的优点很明显,就是密闭性好,湿度合适,相对恒温;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必能搬动,一次性投入,场地要求比较高,湿度导致蜂群采集期浓度可能偏低。所以在使用地穴箱时,需要结合其优缺点进行改进。一个是改进饲养模式,以定地为主,转场为辅;一个是结合蜜源优选蜂场,以点带面;最后是继箱配合,提高封盖蜜浓度。
4 O; Y$ P" ]. ^ h% E在地穴箱使用过程中,究竟采取活框还是圈全自然蜂巢,我还在权衡取舍。但是地穴尺寸还是采用标箱巢框内径,适当增加高度利于蜂群度劣期结团,这样就可以进退自如,土活转换也方便。
# g+ q% R4 m, H4 r, B2 w, d; a, L
5 M# D7 J5 V' {! ]/ r3 R* f& T2 {. ]( \庭院前的田园风光
* |, v* f! f; Z4 a# ]9 g. q地穴箱的搭建采取蜂与花结合
7 ~" E y# H" @3 B! d5 ~6 T' J即围着围墙一周进行堆砌,除去蜂箱位置,空位填土种花,既能确保蜂群温湿度调节,又能在度夏期间起到遮阳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够美化蜂场。全蜂场地穴箱搭建结束,则围墙一圈的绿化也结束,畅想花红柳绿之时,我的蜂场又是一番美景。. i$ N& B* H' a. c& G Y- n
地穴箱间隔带的绿化采用灌木类花卉,月季和栀子花是首选,也可以考虑藤本月季做成花墙。非围墙地穴箱之间就随意种植四季花卉,搭配各类适宜本地的果木蔬菜,今后就可以在自己的院子里看花赏月了。需要在彩钢棚处设置石凳石桌和一个小金鱼池,在自媒体学习做一个假山和水循环,应该是不错的。; e& M1 F7 V4 Q2 p# V& A
6 ?6 Q0 N+ ?4 b) H. v# p/ d蜂场围墙一角, Q, |2 }/ y0 c4 ~- u6 Y
把蜂场建设成一种生活方式, }$ u1 p3 c2 v I7 ]
所有的一切,都不着急一气呵成。慢慢设计慢慢动手,一年做一点,用图片或视频记录下自己亲自动手创作的这一切。或许,这样的庭院才更有意义,才算得上是一种生活方式。点滴变化积累的都是家庭的和谐与幸福,远胜花钱搞定一切来得更有满足感。! }/ P" Y _; b% W
我的老婆和孩子都很喜欢我的蜂场,邻居家的孩子也很喜欢来这里玩。虽然现在还是比较粗放,距离设想还有天差地别,但不妨碍他们来这里嬉戏玩耍。一个是这里有小鹅,小狗等小动物,还有花有树有果实,当然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场地够宽,可以跑可以跳可以放肆的不受拘束地玩耍。
" K2 y F& n% V9 o
n# h4 F. i* p4 y, M" \" f% C野花
0 e. k( y" A+ f; }你看,一说到蜂场建设,我就啰啰嗦嗦停不下来了。每次设想一次,畅想一次,我想蜂场结构图就更加清晰一点,每一个小的细节也就可以一步一步地落实了。
. Q+ H; S! ~4 R# l( X5 ?
& x' f! Y4 u4 ^/ ?0 h( }8 ~"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