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爬蜂病”最早发生在1978年刺槐前期,当时蜂农束手无策,眼看着成群结队的青壮年蜂爬出巢外猝死,几天内群势由强变弱,病情严重的全场覆灭。目前没有哪一种药能根治,只能控制1—2天,如不采取措施就会垮场。
8 d3 [' g r! |1 ~5 i3 y8 t% e: z& R8 O/ H K3 e1 ]6 l2 L( ]
依我个人的经验,“爬蜂病”的发生不外乎2种原因:$ S) Y/ w _' o% e+ O4 b' e4 c
- }' f- B7 [1 t1 K% T' J5 \
1 温度
0 j' h" }2 R+ b, Y! O; l. ]7 j9 G9 I0 ~1 ?, x
不排除受大气候的影响,如倒春寒,春季开繁后,突然寒潮降临,加上3月份正值蜂群进入恢复期,箱内外包装严密,巢内与外界温差悬殊太大,致使幼虫及幼蜂受到寒冷,导致抗病能力下降而致病。
& O2 L' O3 \; p
) L$ a8 z/ y/ D2 水源$ }7 ^0 M, j! ~9 t p( U& m0 N E# N" r) b
# C& s6 d" ?5 I+ {: c8 f$ [* e 本地区的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此时正是蜂群春繁用水量较多的季节,水源主要来源于坑塘、河道、路沟、渠道等,可这些地方的水源,已被城市污水和工业污水所占领,特别是酒厂、纸厂等厂矿,排放出腐蚀性特别强的污水,加上一些村、镇居民于坑塘中漂洗衣物,水中化学物质含量过高,靠近这些污染严重水源的蜂场,巢内的幼虫该遭受多么大的危害!1 F* Z7 o/ E1 A. m4 L- a
/ ?1 z; c% o1 x F* i* h9 J 据我多年观察,凡是蜂场靠近污染严重水源的地方,4—5月份“爬蜂病”发生率较高。有一个鲜明的对比,就是我们父子俩的蜂场,我大儿子王海鹏的蜂场设在村东头,那里有个严重污染的水坑,他的蜂场“爬蜂病”较为严重。而我的蜂场设在村西头,没有污染水源,而且我用辽宁喀左的518饲喂器进行巢内喂水,我的蜂场十几年来很少发生“爬蜂病”。
" R: q$ K2 w4 ]! \, X
( b& N6 P, ^4 e4 ^) f& n- [- h蜂场出现“爬蜂病”前期,转地也是防止“爬蜂病”行之有效的办法,转到山区蜜粉源、水源较好的地区,短期内病情便会停止。再者,春繁奖饲糖浆时加入少量的大黄片,既能预防“爬蜂病”,也能控制白垩病的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