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 U! \, j7 Y5 j0 I
昨天有个蜂友给我讲了件事:他在一个星期前查蜂时,发现有一群蜂数减半,强群变成弱群了,同时蜂群里还有已经出房的自然王台。出现这种情况,肯定就是发生自然分蜂飞逃了,可是周围又没有发现分蜂团,就以为是已经逃走了。接着一个星期经常下雨,蜜蜂也难以出巢采集。可无意中在一个斜坡的草丛中发现了分蜂团,看蜜蜂的体色可能就是那群蜂分蜂飞逃的。因为在外面停留的时间过长,底下有大量的死蜂,剩下的蜂已经不多了。这位蜂友就很奇怪,为什么分蜂那么久了还没有找到新蜂巢呢?没有地方去可以再回来啊!怎么饿死也不回呢?周围摆放了诱蜂箱可以直接入驻啊!为什么不要呢?
4 k8 ?+ ?1 P5 z; ^' K0 _) o) Y5 K2 Y# H
S- M& Z7 \$ h1 B) K# Z; r
0 Z& G4 C6 f; g* }( L0 U3 G
这样的疑问很多朋友可能也有过,蜜蜂自然分蜂的行为太决绝了!自然分蜂发生以后,飞出来的蜂群就不认原来的蜂群,强行合并到原蜂群里还会发生不打斗。分蜂团先在附近聚集,找到新的蜂巢以后就会跑得远远的,绝不会就近进入准备的诱蜂箱。蜂场摆放的诱蜂箱只能诱别人的逃蜂,谁也没办法把自己的分蜂群引领到准备的蜂箱。蜜蜂自然分蜂的这些行为到底是为什么呢?9 {2 w) O. X7 ?& h: T
4 E5 R5 p: h0 p; S( ^1 ?3 C7 P1 o+ ~
下面我们就从这些方面探讨一下蜜蜂的自然分蜂行为。. v6 h- b3 p% _: u% l: P) j. R
& r. i& r; @3 t: c+ e6 p& t
为什么蜜蜂要自然分蜂面对生死未卜的外面世界?
1 w$ F7 ~) T o+ W4 |, s
! E# G" ^. G! K; W为什么分蜂群不选择就近准备的蜂巢?
$ k0 V6 M! }+ T1 A6 [/ D9 E; m/ l# E8 @
为什么出巢后的分蜂群就不再认自己原来的蜂群?& Y' n# E7 @+ C8 w Q
% x& y& o; O/ M# g/ Q0 h
6 o4 F& w) Y2 E% E8 T为什么蜜蜂要自然分蜂面对生死未卜的外面世界?# C& v* ]& D. A2 l
3 N: |! q* H2 G+ g+ h3 [
如果问蜜蜂为什么要自然分蜂,大多数人肯定就会说是蜂群发展了,蜂太多蜂王产卵不足,工蜂就会产生分蜂热情绪。有的人甚至是认为蜂群太强盛了,蜂巢狭小了工蜂就想分家,寻找住的舒坦的地方。可在自然界中野蜂窝的蜂巢空间很大,为什么也会发生自然分蜂?自然分蜂面对的是生死未卜的外面世界,蜜蜂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呢?* N4 ]* h6 x* Y
& y7 D2 Z1 E5 W. z/ l
其实自然分蜂的行为对蜜蜂个体来说是没有任何好处的,无论是蜂王和工蜂都会应对巨大的风险,重建蜂巢所付出的代价很大,逃走的蜂不会得到任何好处。自然分蜂的行为其实是蜜蜂为了让蜂群能繁衍下去,为族群壮大而无奈的行为。蜜蜂在几千万年的进化中,一切的行为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生命不是属于个体,而是属于整个族群。2 N( [: T) @8 F$ N7 w6 Y. o# ]
) @& b5 l2 ^( g4 S) W蜜蜂的生存必须依赖于蜜粉源花,可是蜜蜂的采集范围是有限的,中蜂只能在1公里范围内采集,意蜂也只能在2公里范围内。在这有限的采集范围内蜜粉源花也是有限的,如果蜂群发展起来,消耗的蜜粉就会大大增加,就会因为蜜粉源不足而面临挨饿的风险。所以在蜂群发展最旺盛的时候,就选择自然分蜂使原来的蜂群减弱,避免蜜粉不足的危机。分蜂群可以寻找蜜粉充足,适宜的地方再筑蜂巢,增加了新的蜂群繁殖速度加倍,活动范围扩大,族群壮大了!让蜜蜂能生生不息,遍布世界各地。: B: M5 d7 t5 y) G5 n s5 p
; _3 o% X( |- O% b' S所以说自然分蜂的行为对蜜蜂本身来说是无奈之举,为了族群能够繁衍壮大,蜜蜂不得不冒险牺牲。在几千万年的进化中,蜜蜂的基因密码里就安排了根据自然变化而生存的法则,自然分蜂只是蜜蜂本能的行为,该怎么做并不能自主选择。$ [9 ]$ ^/ l. t% N' A2 O
$ Q/ V* d/ g k& K" m+ j
- v$ r0 h- N9 e, U5 w( I) O/ m9 V* [& a4 F& O
为什么分蜂群不选择就近准备的蜂巢?
' A; M @' U+ d: y
' N7 g! I$ K: \4 K; G3 O明白了自然分蜂的实质,我们再来认真的探讨一下,为什么分蜂团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筑巢,宁愿在外面呆几天也不会进入就近准备的蜂巢呢?
6 D$ [; y1 @) h, O# D7 S. w* h$ ~% q7 ?2 w) ^3 W& h% k
% C0 U& l% D5 V0 U# `8 B
自然分蜂的目的是为了开辟新的采集范围,避免蜂群蜜粉不足而生存不下去。所以分蜂群就会尽量选择逃远一点,避免与原来的蜂群争夺蜜源。自然分蜂发生以后,分蜂团先在附近寻找一个落脚点,聚集在蜂王身旁结团。然后就派出侦察蜂在2公里外适合筑巢的地方,只有找到满意的蜂巢,就会引领分蜂团蜂拥而去,进入新蜂巢后,自然分蜂才真正完成。5 g4 ]: r3 t" ]* c: \3 L- |: [
8 T7 b: F/ ^+ C- n, {2 A在自然分蜂刚开始发生时,冲出蜂巢的工蜂是不会寻找新蜂巢的,新结团再飞逃是自然分蜂的特性。结团以后侦察蜂也不会就近寻找蜂巢,本能告诉侦侦查蜂新蜂巢要越远越好。这样做的代价使寻找新蜂巢更难,飞逃时面临的风险更大。但为了族群,为了下一代,一切牺牲都是值得的。! L7 _( `8 q3 m6 Y$ f& J$ p1 n
4 @9 y* `+ M: J6 ]& T9 _
所以自然分蜂时,如果不能及时的收回结团的分蜂群,等到侦查蜂找到蜂巢以后再逃走,就难以找到收回了。想要在蜂巢里摆放空蜂箱让分蜂群入也是不可能的,分蜂群不会在附近选择蜂巢,只会逃得越远越好。$ H2 Q2 h2 K, w$ J
2 u" u% s* F! Z8 A* i
为什么出巢后的分蜂群就不再认自己原来的蜂群?
' Y; H* }4 z) Y; ~4 c; [3 c再来说说分蜂群既然没有寻找到合适的蜂巢,为什么宁愿停留几天饿死了也不会回到自己的蜂巢里?
; k2 ?0 Z5 @+ |5 Q+ v# r2 {9 }( f' O7 b) |! A
其实自然分蜂发生以后,冲出蜂巢的工蜂就会抹去对自己原来蜂巢的记忆。只要分蜂群里有蜂王跟随,工蜂心里就只有身旁的蜂王,只会记着跟随蜂王另建新蜂巢。对于刚刚出来的蜂巢就会完全忘却,哪怕相隔只有几分钟,把分蜂群想要强行合并到原来的蜂群里,工蜂间还会发生打斗,难以合并成功。这样的事情养蜂人也应该经历过,如果分蜂群比较强盛,合并到原来的蜂群里打斗厉害损失惨重。/ U1 x+ b, j* F$ X% W g( L$ h5 P
- e" a/ T; C, |" H: n& z$ }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是为了保证分蜂能够顺利完成。因为分蜂群蜜蜂众多,如果逃出蜂巢以后对原来的蜂巢还有留恋,只要有一点点不顺利,工蜂肯定就会想着回到原来的蜂巢,这样自然分蜂就难以成功,就会影响蜂群的生活。分蜂出来以后就不认自己的蜂巢,表面上看是分蜂群的无情,实际上是造化的狠心。这也是蜜蜂为了适应自然环境,更好地繁衍下去,进化出来的特性。% V" m8 r: d: ^( r6 F
3 |7 P9 m& ^5 l8 h1 z# O$ C7 ^
现在气候适宜,蜂群发展旺盛,也是蜜蜂容易发生自然分蜂的时候,希望大家看到这篇文章能够对蜜蜂自然分蜂的行为更多些了解。其实蜜蜂自然分蜂也是无奈之举,为了族群的壮大牺牲小我的壮举。养蜂人要了解,也要理解蜜蜂的自然分蜂的行为,这样才能爱蜜蜂,才能懂得防止自然分蜂的发生,能真正养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