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20-6-28 01:57 编辑 ; V: |8 `+ o) L! S4 E/ A
如蜜 发表于 2020-6-17 11:39
3 T8 m/ x9 u6 \只是蜂群入驻后,会因为育仔和储蜜产生湿气
0 o9 r( b1 f. Z9 \! k为楼主诚实点赞!
/ ~2 b1 z& p' _" W7 a- F3 G/ i. ?7 a
' R4 \% J# c: j& K9 W看过国内蜂刊数十篇有关地穴和土箱、水泥箱的文章。优点很多,缺点微不足道。也看过网上蜂友的介绍,前面都很好,后来大多没了下文,似乎不妙的多。
/ E9 a* d4 M+ t' I6 ^
4 X# N- D- j. {/ Y我一直有个疑问,冬暖夏凉合蜂性,这么好的地穴蜂箱,为何没有推广普及?西方古代和近代就有用地穴养蜂的,为何现代和当代竟然弃而不用了?( q* l; B/ q0 W, G' B. X
1 c& k6 f4 c0 J ?* G
多次仔细阅读福建农学院的那篇坑洞箱试养比较的论文,也没找到答案。但后来仔细考虑其实验背景,发现问题很可能在湿度上。" V5 h! U7 k6 v/ g2 k
% y9 n E; H h7 N我们都说地穴冬暖夏凉,这个是有条件的,就是湿度不能太高。如果冬春雨多湿度高了,潜热散失,绝对不暖和。就如有大风的日子,体感温度,比实测温度要低不少。, {- K* n1 l B+ U4 K) j* m' R
1 a7 Z1 j/ r0 ], q. t6 f" c地穴蜂箱,群势容易大起,也容易大落(不一定是蜂数的急剧下降,也许是该发展时发展不起来,群势明显滞后),起时显眼,落时无形。长期而言,抗风险能力弱。如果排湿不畅,存蜜更少,耗蜜更多,遇到极端气候,不排除大面积灭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