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20-7-5 21:17 编辑 0 Y, m0 M' _: O& L. g8 L) Q( l; ]
蔡国光 发表于 2020-7-4 19:38
" |/ C1 I# y4 u) n! N8 }关于卸蜡,华夏中蜂老师的办法是:框架在蜂箱中间,两边不加小隔板,由于中蜂最愿把蜂巢筑成圆柱状,所以大 ...
i4 f+ |( E" I j; I h3 ]' N; ?8 w: ?4 C M, g( z
隔板,需要保温保湿的时候,如越冬、春繁,是有利的,需要的;而在气温适宜的大流蜜期,隔板不利于强群的散热排湿,是不利的,完全不需要的;但在炎热干旱的夏季(包括部分地区早秋),隔板有利于隔热和保湿,又是需要的。还有一些情况,如气候环境适宜的弱群,隔板可用,可不用,不用则自然结团成球状,半球状,用则有四方脾,各有利弊,无太大优劣差别。这样的时候一般不长。用与不用,纯属个人主观偏好,没有太大关系。真正的强群或超级强群,都不是结团成圆形或半圆形的。我可以说绝对一点,球群必分。仓蜂虽大,远不是中蜂群势的极限。我敢预言华夏蜂友有望养出三十多脾的群势,是基于他意识到散热(他说的通风)对强群的重要性,以及他对自然王的领悟,还有他的钻劲,和敢于否定传统的勇气。但如果他坚守隔板无用论,和强迫泌蜡论,我的预言很可能会落空。
% e3 A. p3 ~9 q3 O
. \. m& l, ?; H泌蜡,是采集的结果,而不是采集的原因或条件。蜂群喂足糖就能泌蜡,大流蜜期泌蜡多,因为蜜足是泌蜡的必备条件之一。蜂群受到震动或烟雾刺激,马上就吸足蜜准备逃亡,原因就是蜜既是蜂活命延寿的能源,也是筑建新巢的物质基础。分蜂群也都要吸足蜜才离巢结团,也是为了活命和泌蜡营巢建新居的需要。
8 G5 P/ M$ @: O6 N$ r. \, A3 B, Z* k: p! G# } J0 c, p
泌蜡与高产,不存在必然关系。通常,采蜜越多,泌蜡就多,巢脾多了,存蜜就多。但泌蜡需要大量耗蜜和大量耗时,如果有足够多的空脾储蜜,而不需要储蜜在内勤蜂体内,那就不会多泌蜡,这时的蜜产量还会更高,这是活框高产的原因之一。泌蜡少了,并不意味就降低了采集力。泌蜡比活框更多的土养群,很难高产,与此不无关系。
]8 A, G5 e. I" z. Y9 J5 x$ I. u: b
; T5 f; N- Q3 s& f0 s“卸蜡”、“卸浆”与采集没有必然关系,从未泌过蜡或吐过浆的休闲蜂或越冬蜂,必要时也是可以直接外出采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