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20-7-6 16:37 编辑
5 a& c* R* v$ }8 m# z- w0 W2 U, ?2 I2 U/ ~
满桶水,静静地,不听声响
# }& N$ n% X2 U' R( x$ {
1 ^+ P* U6 J- R: T- X8 C半桶水,有添不满的,因为短板在那里,漏洞在那里,裂缝在那里7 A4 |" M! n' M/ W& J" x6 M0 g5 v
2 j: u7 i' R* z2 g( V% c
半桶水,有添满之后,还是半桶水,因为荡了,响声还蛮大
9 i% Y$ S% r& ]2 j1 k [" @; C* G% f5 ~. j1 V( v" h
5 P& j7 y( _ `' E2 T
4 l: c6 b* ^+ ]3 p) o: \2 |爱养几脾蜂的群势,是个人的事情,谁也不傻,自己认为适合就好,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也没有什么好说长道短的。个人情况各异,蜜源、天气千差万别,选择偏好不同,有什么好多说的?
+ k* k" f/ a3 l
5 j! T! a k% ]. |9 s% y7 \: y% q/ z" N* ]- d2 {- R% N
以蜂养家的,要用成熟技术,以风险控制为重,这个观点我已多次表达,这里我愿再次重申。
- M7 a/ y7 e- i+ V" U6 I- j: ^8 ?& J1 q0 Z. |, g0 M! f ?8 z/ M6 z& c
/ ^, q% @; r. z8 n0 b6 b* l4 V
我从不鼓励都养强群,更不鼓励跟风模仿,但养强群的一些方法,是有借鉴参考价值的,先行者,为后来人探路开道,后来人可以少走弯路。因此,强群的优势与极限,及相关的理论与方法,我认为是可以讨论的。弱群养蜂法,讨论来,讨论去,有什么意义?蜂不识字,千万年来,不也把自己养得好好的吗?哪来那么多的病?
$ l4 u# ~, y3 u! M8 I5 w
' r6 s7 ~3 ?+ `# t: C, U5 b0 k6 f# o# y7 L/ k
野蜂群势,有强有弱,人工养殖,也有强有弱,太正常不过的事情。- F0 C# y8 y8 @0 w) }
, }7 u8 m& Q4 b/ j; f( K
' Q) v! N' r) P: G* z' x5 ]
有质疑,很正常,没有质疑,倒不正常。
4 \' m# P% j, f
" r) {8 w. s2 E1 \& }我的回应,很简单:
2 f1 F! Q" Q) B; o6 ]6 K( V' \6 Z+ {5 M- U( n
一是仔细看看野蜂强群有多大?极限在哪里?6 E* c& {9 F; P0 B/ k0 Q$ h
- H' A" N H3 `: V/ h+ M
二是仔细想想现有养蜂理论与方法有哪些似是而非的?养弱群的理论与方法,能不能养出强群?+ Y6 C3 n% O$ x- T6 N
( z" n( I& ?. T! X. b: Q! Z5 @. j" O6 U4 a! o
如果不认为野蜂有强大群势,也不认为现有理论和方法有错误,一心只认为自己养的就是最好的,那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不参与讨论更有智慧。! @3 I; Z( N) \- w$ D+ b
Z3 Y: {( P& K% c0 G- S
井底的天,谁说不是天?何必要知道天外有天?. J$ L" m/ l! T- @6 W
]6 @8 R7 o; `: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