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如蜜
收起左侧

关于中蜂土养的群势

[复制链接]
积分
19461
在线时间
3679 小时
居住地
江苏省

2万

金钱

9011

回帖

1万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发表于 2020-7-21 22: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蜜 发表于 2020-7-19 15:37
( L2 o# g4 Z$ ^. b5 B仓蜂的真实状态是山峰型,准确的说是乳房形状。即顶部宽大,下部渐小,最下部就是仔区。因为仓蜂是没有竹 ...
, n1 N' \* y* {1 {6 x
仓蜂在蛋群初始界段,于大平顶上筑巢是无奈之举。蛋群有在脚手架的毛竹筒中筑巢,成长到一定裎度后再迁飞。
+ L+ y0 a2 V8 ]3 t9 X1 k# }/ C我们为什么把格子箱的宽长度平均设计在25厘米,就是为了迎合分出蜂在小格子内初繁优势,但在壮大过程中就受局限了,所以格子箱养不出仓蜂) G+ ^9 q4 s" r: O8 V. n. l# L- e/ x1 d
正反两个金字塔型箱,它顶上既是毛竹筒,中间又类似仓库大平顶,收放自如,底下尖底处开小孔排屑,由于排屑孔开在锥体上,一切害虫无处落脚,无法攻入。
7 i# k+ J$ H" Q& j8 x8 L3 ]1 m我们只见到仓蜂筑在平顶上,就认为平顶是仓蜂群大的主要原因,其实不然。. \0 |. t5 U4 F  l/ i6 P. c
我们用箱的4壁保护起来的同时,也阻碍了蜂的壮大。; |( s- c  R; p
蜂友们可以细心的观察,中蜂是怎样建造自已的箱壁的?1 u5 A7 d8 }+ k3 S+ s
明巢蜂的薄弱处是在4周,在无箱壁倚靠的情况下,蜂是用空白的赘脾环绕4周的,夏天可以阻挡巢虫,巢虫不食纯蜡,冬天可作绵袄。0 \1 F  b5 S  K, w# G! ~
正因为蜂为了自保,付出了更多的蜡来营造安乐窝,所以牺牲了分蜂,这也许是仓蜂群大的主因吧?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19461
在线时间
3679 小时
居住地
江苏省

2万

金钱

9011

回帖

1万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发表于 2020-7-21 22: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蔡国光 发表于 2020-7-21 22:16$ |; l0 X; K( L
仓蜂在蛋群初始界段,于大平顶上筑巢是无奈之举。蛋群有在脚手架的毛竹筒中筑巢,成长到一定裎度后再迁飞 ...

& W: k. @+ j! ]一直以来,我认为只要不断的泌蜡,就不会分蜂,而分蜂是养不出大群的主因。" b& m, ?7 a5 n# H5 K
仓蜂的年泌蜡量是惊人的。, m+ E4 H* ~( E
当大家惊呔于庞大的群势时,我见到的是它们巨型的建筑。! g! G0 o- O* Q2 ?
再大的仓蜂群,2周年内必败于再三分蜂后的巢虫、烂子。7 {( ?+ f! ]& ]$ u* q
所以我们见到的巨型建筑是2年的成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5121
在线时间
1314 小时
居住地
贵州省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黄平县

8870

金钱

1659

回帖

5121

威望

白金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楼主| 发表于 2020-7-22 00: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蔡国光 发表于 2020-7-21 22:16) k) A4 l' [$ I5 J
仓蜂在蛋群初始界段,于大平顶上筑巢是无奈之举。蛋群有在脚手架的毛竹筒中筑巢,成长到一定裎度后再迁飞 ...
! V, h& D, a# k* g% k$ d, b. U
蔡老这样一说,感觉又有道理~
+ Y' h5 @% d& C* z1 u如果按照我看到的本地仓蜂,大致巣房顶部直径1米左右,高度80公分左右的一个蜂峰房,如果按照这样一个所见最大做箱,其尺寸是相当笨重了。5 G9 X- w* \  s9 t: C7 ]
那就是四个标箱上下左右叠加的效果,这有点恐怖了。更何况,按照我所见,四个标箱叠加的空间明显是不够的,蜂群总不能塞满,那早就闹分蜂了。
* ~+ r' ~; h( q! M% J  g% Z所以蜂群的群势如何把握还需要根据养殖的实用性来确定。
7 K6 A2 X8 Z9 `5 u( Z% J6 K* P7 v8 @, k- O' k& K$ W% \, i

8 b3 A5 e7 M* Y& i" b6 G8 a
用心做事,用心总结;久久为功,水滴石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5121
在线时间
1314 小时
居住地
贵州省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黄平县

8870

金钱

1659

回帖

5121

威望

白金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楼主| 发表于 2020-7-22 00: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蔡国光 发表于 2020-7-21 22:464 }4 x. G- R9 K3 J- T* h& y
一直以来,我认为只要不断的泌蜡,就不会分蜂,而分蜂是养不出大群的主因。
% p, a4 d7 D# d# J  Y4 J" |仓蜂的年泌蜡量是惊人的。
: \& n8 W" ~- M: S+ X+ Z ...

  M5 D' o! u+ E6 e0 r1 p关于蜜蜡一说,我无法确认其真实与否,但至少与对应的管理和操作不矛盾。) M2 A2 t1 z& h& `7 e6 P
总体来说就是中蜂对巣脾是喜新厌旧的,其原因有利蜂王产卵和拒绝巣虫入侵。同时可以发现,及时的人为去旧迎新,蜂群的整体活力更好,出勤更积极,育子更努力,发展更快速。
; i4 u  b" [3 h这就为我们的土养提供了操作的基础。1 h" ]3 |% x$ N6 U
如此,蜂群的群势其实也就不必追求极限大,能够从引种群发展到一年内最大就好。其中因为有其它原因造成群势发展缓慢的,则依旧保持去旧迎新,以期来年丰收即可。
$ p3 _2 S$ {6 [2 }$ ?如此以来,就不会再有仓蜂两三年的衰败问题,也为我们操作留下了余地。2 l! E1 b7 h" P9 m9 L
即——毁巣取蜜其实恰恰是中蜂养殖的技术精髓。
用心做事,用心总结;久久为功,水滴石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746
在线时间
892 小时
居住地
云南省 楚雄彝族自治州 双柏县

1751

金钱

148

回帖

746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20-7-23 11: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蔡国光 发表于 2020-7-21 22:161 T5 j  `: i7 L" T5 S- e# M
仓蜂在蛋群初始界段,于大平顶上筑巢是无奈之举。蛋群有在脚手架的毛竹筒中筑巢,成长到一定裎度后再迁飞 ...
9 ]/ [2 |0 b2 c- o6 c! G
深度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5121
在线时间
1314 小时
居住地
贵州省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黄平县

8870

金钱

1659

回帖

5121

威望

白金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楼主| 发表于 2020-8-1 12: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蜜 于 2020-8-1 12:36 编辑
. L5 S' _/ a1 ?% ]) k2 p, M, M
8 `! C5 [0 B. C4 C- `' h  B中蜂土养的群势,如果在确定区域的蜂种情况下,就是看养蜂人对蜂群的认知程度了。只要确保蜂群小环境的安全安静,不要让蜂群过“粮食关”,基本上是能够达到理想群势的。
用心做事,用心总结;久久为功,水滴石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5121
在线时间
1314 小时
居住地
贵州省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黄平县

8870

金钱

1659

回帖

5121

威望

白金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楼主| 发表于 2020-8-1 12: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来说,只要做到新脾,新王,土养的蜂群发展时非常快速的。而要做到这个,就要求要有活框养殖的技术经验,需要洋为中用,取长补短。即毁巢取蜜、标箱育王。
5 J. ?# T8 G" S3 X% {& Z4 w! ^如何操作才能让达到新脾新王这样的目的?者最好根据本地的气候和蜜粉源情况来做好安排。养蜂和其他种养殖业一样,需要讲究天时地利。其实换王可以与分蜂结合,换脾可以与取蜜结合,就可以顺势完成,尽可能的减少操作。
用心做事,用心总结;久久为功,水滴石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19461
在线时间
3679 小时
居住地
江苏省

2万

金钱

9011

回帖

1万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发表于 2020-8-1 13: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蜜 发表于 2020-8-1 12:34
" A: G4 E* `3 j4 v' ]) I一般来说,只要做到新脾,新王,土养的蜂群发展时非常快速的。而要做到这个,就要求要有活框养殖的技术经验 ...
& {( j3 Y) z  M+ O" W/ e4 ~. K
实际是活框和土养互相转换。
" S1 L7 B! }. v" V7 \2 a/ d只要选择好什么季节,怎样的蜂量,配合桶体大小,嫁入土养,静心等待,专攻某个大蜜源。0 d4 u5 D7 {) Z* H) X
其实蜂到了某个群势,是会少采粉多采蜜的,此时是最佳割蜜期。
. P8 z: g7 U1 U0 s  ?( ~' q割蜜后用网上蜂友介绍的最新经验,抓钩皮筋拴脾法,回归活框。
: o% _$ _9 G5 M+ M% _3 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255
在线时间
433 小时
居住地
浙江省 湖州市 德清县

1525

金钱

281

回帖

255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20-8-30 23:18:12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蔡国光 发表于 2020-7-19 14:201 e" {1 [6 f6 S) l! p% X
巨大的仓蜂绝对不是一年能筑造成功的,但也不能数年不败的。每年至少1次交尾不可能次次成功。我们见到长久 ...
. s; R) `' Z9 z: u
可以考虑做个一头大一头小的木桶你,大头直径做65,小头直径做40,高度55厘米。大头放上面,小头朝下,四周木架固定防翻倒。这就是仓蜂的理想蜂桶,在浙江余杭径山山区,我看到一个老蜂农用过类似大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19461
在线时间
3679 小时
居住地
江苏省

2万

金钱

9011

回帖

1万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发表于 2020-8-31 12: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蜂桶木工坊 发表于 2020-8-30 23:180 V/ J% e( L' b& t8 o5 V
可以考虑做个一头大一头小的木桶你,大头直径做65,小头直径做40,高度55厘米。大头放上面,小头朝下,四 ...

! t: s+ H7 K% S% F" M; o7 {& G参考了许多仓蜂的内外环境,都是在室内的大体积箱或桶内,那里凉爽通风,没有雨淋日晒,穴壁霉变,远离巢底积屑,胡蜂难以到达等优越条件。
  t% _. p$ C  V我们模拟后,应该能养出仓蜂群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6
在线时间
37 小时
居住地
浙江省 嘉兴市

69

金钱

8

回帖

6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21-1-13 09: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蔡国光 发表于 2020-7-19 14:20$ T$ {1 t7 E4 T: H/ F
巨大的仓蜂绝对不是一年能筑造成功的,但也不能数年不败的。每年至少1次交尾不可能次次成功。我们见到长久 ...
2 T' T8 S! F. Q0 g
不需要那么复杂的形状。在我看来,解决蜜蜂怕热怕冷也怕闷的问题就行了。仓蜂都是存在于冬暖夏凉,空间宽大的的位置。怕热的问题不多说,养蜂人对怕冷的问题不够重视。往往巢中有蜜,死蜂不少。那是因为太冷,外围的蜜蜂无力去吸蜜,冻饿而死。蜂箱太小,蜜蜂觉得太挤,闷。这是频繁分蜂的主要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蜂网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4-28 13:18 , Processed in 0.164377 second(s), 21 queries .

备案号:鲁ICP备2023002647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