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20-11-23 06:51 编辑
我的童年时光,正是战天斗地、移山改河、横扫牛鬼蛇神的豪迈岁月,胆小怕死者最被同伴看不起,被欺侮。无知无畏,斗狠逞勇,见蛇不捉就打,见蜂窝必掏,见马蜂窝必捅,被蛰无数,叮越多,越勇敢,越荣耀。躲了的,被视为懦夫和逃兵,受孤立,受排斥。有小不点儿好奇跟班,初次被蛰的,嚎啕大哭,这时便有人跑去摘来一片丝瓜叶,揉碎挤汁涂于红肿处,哭声即止,转而破涕为笑。旁人开始起哄,“一哭一笑,小猫舔灶……” 偶有号哭抽泣不停的,就被耻笑嫌弃。
我对蜂蜇的最初记忆,就是作为这样的小不点。后来也经常摘丝瓜叶为自己、为小不点挤汁涂抹。一片丝瓜叶,就是我们心目中的灵丹妙药,屡试不爽。
以今天的认识来看,如果双盲试验,这土方未必真有效,但心诚则灵(心理诱导?),当时从未怀疑过,也无人怀疑过。
肥皂和陈醋,当时是稀罕之物,更不知道可以用来涂抹蜜蜂和胡蜂的叮蜇处解毒。
后来才知道,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杀虫止痒,这样能治蜂蜇的草药很多,比如,小时候经常当野菜吃的马齿苋,随处可见的蒲公英,但单方的效果,一般不是很好。往往要用复方。而且,很多还有副作用(是药三分毒),特别是效果与副作用偏偏有相关性(所谓“以毒攻毒”吧)。古人平均寿命短,也无法确认死因,缺乏科学思维和方法,对药物毒性认识也粗浅,比如马兜铃酸的毒性,就没有认识,以至于有名医代代中毒而不自知。
一些蜂蜇药方,偏偏就有这样的成分。管花马兜铃,是一例,青木香也是一例,还有一些,就不举例了。
对楼主的蜂蜇药水,我并不排斥,我支持创新,也支持传承。即使没有批准文号和公开配方,我也没有质疑。效果也无怀疑。
但担心是有的,一是含马兜铃酸一类有毒成分(不知道的蜂友,请搜索,各方意见都看看,关注事实与数据);二是用酒(乙醇)调制提取有明显风险,蜂蜇会导致过敏反应,平时对酒精不过敏的人,此时可能会对酒精严重过敏,尤其是有呼吸道过敏症状,并且头颈部被蛰,再吸入酒精,这三种过敏因素叠加,可能造成极严重后果,我没有试验数据,不好说比例有多大,但样本大了,有是绝对的。如果做临床试验,我敢断定楼主的药水有99.99%的可能性通不过审查。可以想想治蜂蜇效果最好的中药(季德胜蛇药),为何治蜂蜇时不用酒来调制。
桃树叶,干叶无毒,水解有毒(如果我理解错了盼指正),有用作驱虫,以前未见古方中有用作治蜂蜇的。但我注意到,近几年有用作治蜂蜇的单方和复方的专利出现,用香油,或碘溶液和煤油调制、提取,避开了水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成分。我相信这可能是一个好的新方子,能启发新思路。屠呦呦说她提取青蒿素的突破口就是改乙醇溶剂为乙醚。我内心很希望楼主也弃用乙醇(酒)溶解和涂敷,找到降低风险的突破口。
所以忍不住善意提醒一下楼主。可楼主一再误会。误会我也就罢了,但一再误导受众,这就很不妥。一边说他的药水“无副作用”,一边说“西药副作用大”。如果是普通人也就笑笑算了,但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药师,就不能理解了,也许有某种原因?
我说可以试试,其实暗指的是试试“桃树叶这一单方”。我以为楼主见到提示后,可能会自行了解和发现这个(脱毒)新单方。
见误会了,只好退而求其次,补充说可以(加入方中)试试,方中加入桃叶,替换(目前无法脱毒的)有毒药材,这个本意,也不便明说。但我想,作为专业人士,心有灵犀,可能一看就懂。而且有现成专利可资参考。
但还是误会,明白悟性不及预期,所以只好明确点出来,但忙中出错,未及核对,写成了酊剂(对此我表示歉意,已作修改)。我没点名“马兜铃酸”,是避开敏感词,降低刺激性,不说“青木香”,是怕多数人看不懂,易被忽略,单说“管花马兜铃”,是想擦边而过,点到为止。看来分不清“管花马兜铃”和“马兜铃”的人很多。既然说到“马兜铃”和“青木香”,就再啰嗦两句,“青木香”既是蛇伤良药,也是蜂蜇良药,但和马兜铃一样,因有毒副作用已在2013年被国家禁用,区别在于一个是完全禁用,一个是基本禁用。这与细辛禁禾留根恰好相反。没有全禁的原因,我非专业人士,不懂,也不用。
即使是只加不减,也未必一定不好,季德胜蛇药,就是季先生在祖传秘方基础上,于流浪途中不断收集、积累、筛选、加入各地蛇药单方,而集大成者,十几味药,毒性更大了,但疗效更好,能救命,两害相权取其轻,救命要紧。
没有“望闻问切”的“诊”,没有“阴阳虚实,辨证施治”的“断”,那“君臣佐使”“配伍”的“方”,岂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大海不拒涓涓细流,不嫌弃任何一滴水的微薄,始成大器。我无意给任何人下指导棋,既无此能力,也无此精力,更无此担责之力,否则也不会一开始如此委婉、含蓄、晦涩地表达提醒。发帖不过是相互交流探讨而已,信疑自便,取舍自主,强加于人,是不自量力。
但国家对蜂蜇的治疗,有明确的规范要求,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违者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相应责任。
《胡蜂蜇伤诊疗原则》(2013年10月1日)详见国家卫健委官网:http://www.nhc.gov.cn/yzygj/s3594/201310/1e2648f1f2904fdfb191ee313fff0238.shtml。其中提到“局部可敷用水调的季得胜蛇药。”
季德胜蛇药,我认为可能是目前治疗蜂蜇效果最好的中药,价格便宜,但如非急用必需,还是别用。更不要违反说明书要求使用。四军医大,未来也许在高效低毒上有突破,值得期待,但现在预言还有点早。
大家都知道,蜂蜇轻微症状,不用药,可自愈,蜇多了,有抗体。如需减轻症状,对症使用抗组胺药物就行,有经验的都会自行处理。但是,这些都有一定风险,只是概率较低,意外比较少见。蜂毒有差异,胡蜂和蜜蜂没有交叉抗原,对蜜蜂毒液有抗体,不过敏,但对胡蜂毒液很可能会过敏,还有蛰到静脉血管和神经等敏感部位,身体状况也有起伏,意外随时可能发生。全球每年因蜂蜇死亡的人数,估计在数十万人。有条件的话,还是有必要备上肾上腺素笔,作为发生意外来不及求医时的应急之用。无论如何,重症都要尽快送院。我小时候,那么瞎胡闹熊孩子,没出大事,只是幸运而已。后来经历危险多了,才知道是上天垂爱,心存感恩,方知敬畏。这也是我愿意提醒楼主的原因。
诊疗原则中的其它药物,都是西药。至于副作用,看说明书,都有介绍,不必多言,大可放心。最后说一句,我相信这个诊疗原则,与我从其它途径了解到的基本相同;希望我们国家的蜂毒血清早日问世,祈愿所有蜂友健康平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