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ge
收起左侧

简单养蜂,养蜂就简单

  [复制链接]
积分
6237
在线时间
5179 小时
居住地
浙江省

9357

金钱

1192

回帖

6237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楼主| 发表于 2023-3-5 09: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说有一只好的蜂王,养蜂就成功了一半,此话不假。) l$ B3 O0 S9 b7 x: e
好的蜂王以两个方面评价,一是蜂种,二是蜂王本身的产卵能力和带群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6237
在线时间
5179 小时
居住地
浙江省

9357

金钱

1192

回帖

6237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楼主| 发表于 2023-3-5 10: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蜂种,一是引进,二是提炼。4 Q4 s$ h# X- C
长期的气候、蜜粉源等环境差异形成一个地区的本地蜂种优势,不同蜂种间的最大区别是耐寒蜂种跟耐热蜂种的区分,按地域区分就是南北之分,南方蜂种耐热,北方蜂种耐寒,因此,南方蜂种不适合北方地区,北方蜂种不适合南方地区。1 \+ p0 g7 G. x4 J$ V2 t
引进蜂种时南方不引进北方蜂种,北方不引进南方蜂种,是蜂种引进的原则。4 {6 Z6 b/ d- E1 `9 G
引进蜂种是利用引进种王跟当地蜂种雄蜂的杂交后代优势,一般第二、第三代优势明显,而后渐显平庸。
: b! q9 p# A4 d5 J9 e7 R7 y5 p" ]蜂种的提炼则利用自己的优质蜂王培育新蜂王。
5 I) z, Q: p7 t4 ?本人引进种王跟本地蜂种对比:
4 [+ Q/ O% x; x" `; v/ A2 E% e1、群势对比:本地蜂种鲜有超过5脾(意标)的,引进后最大群势8脾足蜂;
( F+ |4 Q: o9 u: i* v2 ?2、繁蜂对比:本地蜂种封盖子鲜有超过2脾且卵圈不到边,引进后封盖子4脾不少见且卵圈能到边;
& b$ \" T5 |$ d! R- H3、采蜜对比:同一蜜期同一天本人2脾群跟当地另一蜂友5脾群对比,本人2脾群的储蜜总量超过对方5脾群的储蜜总量(这不能完全作为脾数的绝对值对比,跟俩人不同的管理方式有关,本人是蜂多于脾,对方是脾多于蜂,也即我的2脾群是不止2脾的,对方是不足5脾的,但我的蜂群储蜜超过对方)。
1 N! v% W/ h2 G1 A6 U8 _6 n3 R对比下来引进蜂种有明显优势。6 M; K5 r+ V+ X0 p% 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1903
在线时间
804 小时

2383

金钱

445

回帖

1903

威望

VIP会员

Rank: 9

发表于 2023-3-5 10:53:21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说一只好王千斤蜜,要同时兼备耐热抗寒,抗病力强,性格温顺提脾稳健不慌,蜜线宽带大群这样的王真难碰到,算了还是多换两次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6237
在线时间
5179 小时
居住地
浙江省

9357

金钱

1192

回帖

6237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楼主| 发表于 2023-3-5 11: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峰小蜜 发表于 2023-3-5 10:53
' K9 A: D2 ?' C8 o都说一只好王千斤蜜,要同时兼备耐热抗寒,抗病力强,性格温顺提脾稳健不慌,蜜线宽带大群这样的王真难碰到 ...

/ `" @7 \2 l: k3 R" g1 a* f龙生九子,子子不相同。) p: f4 g0 Z- d6 G* Q
现实是往往好的蜂王也局限在自身,培育新王也只是采用它的卵,按遗传基因来说也只遗传了母系基因,自然交尾的父系基因不由人们所控制,利用品性好的蜂王培育出好的新王的概率提高了,而培育出差的新王同样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6392
在线时间
6983 小时
居住地
香港特别行政区 北区

1万

金钱

3327

回帖

6392

威望

VIP会员

Rank: 9

发表于 2023-3-5 12:07:37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不是蜂种问题,现在强群不做台的蜂友请举手,现在4~5脾有两个月不起台的蜂友也请举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6237
在线时间
5179 小时
居住地
浙江省

9357

金钱

1192

回帖

6237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楼主| 发表于 2023-3-5 16: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蜂戰士 发表于 2023-3-5 12:07
4 t9 G( N  y( n7 i/ s! y我觉得不是蜂种问题,现在强群不做台的蜂友请举手,现在4~5脾有两个月不起台的蜂友也请举手。

; N/ ~) Q4 \' n根据对比,蜂种差异是存在的。4 L4 w3 {& L( z) k* ~) W( e$ G" }
- t" b, M3 `0 z2 `5 g9 w( D% 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6237
在线时间
5179 小时
居住地
浙江省

9357

金钱

1192

回帖

6237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楼主| 发表于 2023-3-5 17: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 a' D: O1 h% U6 ~5 D$ e% H
- E: P$ Y* \4 ?5 [5 f' b

6 H. v! U( ]+ s/ |/ D  \9 Y" s图片左侧是引进蜂种工蜂颜色偏黄体形大于本地工蜂,图片右侧是本地蜂种工蜂体色为黑色。. Q) H8 _0 U- R
1.jpg 1 a7 V1 u- b  N$ P. L" x

$ a& ^! ]5 m2 R下图为引进蜂种培育的处王开产后的一代杂交工蜂,其中个别工蜂颜色成黑色,个体体形大小没有明显变化。! H$ w: E9 c) d3 k) l2 ^
2.jpg
, {( Q7 L' @  m  s2 y, s  ?( U8 ^
1 ^+ o, O' k" x/ ^. c下图为三代杂交工蜂,黑色工蜂数量明显增多,其黑色工蜂体形变小,与偏黄工蜂存在体形大小差异。' {8 _% f# ~. y3 M
3.jpg
! d! e* P7 A4 p) 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10505
在线时间
2787 小时
居住地
湖南省 长沙市 雨花区 高桥街道

1万

金钱

1909

回帖

1万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发表于 2023-3-5 20: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所写都是干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6237
在线时间
5179 小时
居住地
浙江省

9357

金钱

1192

回帖

6237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楼主| 发表于 2023-3-5 21: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蜂迷9999 发表于 2023-3-5 20:48* O9 Y/ F5 \3 {
版主所写都是干货!
; g# X* y1 @: d* ?
版主夸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246
在线时间
625 小时

1726

金钱

234

回帖

246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23-3-6 11: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蜂戰士 发表于 2023-3-5 12:07. @9 ?2 g( g( V) p. F/ s5 R* [
我觉得不是蜂种问题,现在强群不做台的蜂友请举手,现在4~5脾有两个月不起台的蜂友也请举手。

4 ~6 d1 W' X. N: D7 Y6 x0 v这个应该还和环境有关啊,中原地区7-8脾不起台的也很多的,再往北方应该更大群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6237
在线时间
5179 小时
居住地
浙江省

9357

金钱

1192

回帖

6237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楼主| 发表于 2023-3-6 11: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qqylpp 发表于 2023-3-6 11:13
. |1 Q, T: }1 ~, B: l4 ]4 ^这个应该还和环境有关啊,中原地区7-8脾不起台的也很多的,再往北方应该更大群吧

% B, {6 A7 q( g. @' }- w; B有一句俗语叫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尊崇外地的嫌弃本地的,其实并不尽然。$ ]$ i+ b! j6 ~6 ?3 }  r. w* W1 g: S
当当地没有和尚或有和尚本就不会念经,则外地会念经的和尚来到当地就有用武之地了,反之,当地有高僧,外来的和尚根本就没有立足之地。引进蜂种何尝不是这个理。( W- E" ]% @! H( I% O8 h
被引进的蜂种在原产地就是本地的,表现优异,何须再引进?是单向输出,被异地引进。有蜂友不是推崇阿坝蜂王么,就是如此。
7 J/ n, [3 Q! Q: Y/ M8 b如当地蜂种表现不理想,则会考虑引进,引进蜂种是为利用杂交优势。
: M8 h" z5 V& I2 {' M) _以前养中蜂哪会可能想到从外地引进蜂种?只有养意蜂才会从种蜂场引进种蜂王。. a  Y6 m- D: T
近年来网络发达信息面广,了解到其他地区的蜂群群势和采蜜情况,跟自己当地蜂种就有了比较,有了差距就会考虑引进种蜂王,本人引进蜂种的起因也就在此点上,加上网购兴起,身在家中,三天内就可以收到蜂王,方便之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246
在线时间
625 小时

1726

金钱

234

回帖

246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23-3-6 15: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感谢论坛有你们这些老养蜂人的无私奉献。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6237
在线时间
5179 小时
居住地
浙江省

9357

金钱

1192

回帖

6237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楼主| 发表于 2023-3-7 12: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qqylpp 发表于 2023-3-6 15:37
3 L  _* K" Z! O' g6 K受教了,感谢论坛有你们这些老养蜂人的无私奉献。
( Q0 O) ?  `- h4 F5 D6 q/ U
一些个人的经历和观点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6237
在线时间
5179 小时
居住地
浙江省

9357

金钱

1192

回帖

6237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楼主| 发表于 2023-3-9 19: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蜂种引进的杂交后代,本地化同化程度同一代的蜂群之间差异也很大。' {& v3 L, @2 s( b/ f1 f
有的蜂群同化程度深一些,有的蜂群同化程度浅一点,同化程度较深的四代杂交蜂王的工蜂其黑体色工蜂几乎占到一半,与引进母本蜂王产的工蜂体色数量差不多基本持平。9 b" B- U5 Q+ y0 N* H5 T3 S/ c
观察蜂箱巢门口的工蜂出勤情况,同化程度深浅不一的蜂群之间观察不到出勤蜂多寡的差异,虽然没有准确计数。
9 [0 r4 {# F+ s6 y/ _# M+ b由于引进蜂种的工蜂体形大于本地蜂种,从巢门口观察的直觉是黑体色(三、四代杂交本地化同化后黑体色工蜂个体体形变小,见上文图片一代杂交跟三代杂交的工蜂体形差异比较)个体工蜂没有黄体色工蜂采回的蜜多。
- W1 N! t. h3 z+ S: n  i6 v2 ?可见,随着杂交代数的增加,引进蜂种的杂交优势递减,直至消失。
5 Y! l( L8 f1 c/ Q0 T5 T留下一个思考:业余养蜂随波逐流,蜜多收少收也就那样,不以养蜂为主业,以养蜂为主业的专业养蜂,是否需要引进蜂种就值得探讨了,如果当地蜂种不理想,引进蜂种是提高养蜂效益的其中一途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6237
在线时间
5179 小时
居住地
浙江省

9357

金钱

1192

回帖

6237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楼主| 发表于 2023-3-10 12: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完全照搬旧式传统养蜂者,更新蜂王几乎是养蜂人每年都在做的事。& ^. c& ]; ]' Z( q5 c% a  j

+ E/ B4 p- j1 }6 r6 I9 Y8 B4 a新蜂王年轻力壮,产卵能力、带群能力都要优于老蜂王,养蜂为采蜜,采蜜依靠的是工蜂,蜂群蜂多、群大群强自然就是多采蜜的前提条件,适时更新蜂王自然而然就成了养蜂人提高蜂蜜产量的一种手段。- V% {2 y* T, h/ B/ J( K
更新蜂王分开来说有好几个方面,更新的时间掌控、培育新王的方法、途径等等。0 F9 k- }, {- E6 p/ T
对于更新蜂王的时间掌控,应依据老蜂王的表现情况来进行,蜂王的蜂龄作参考。. M2 `1 N5 U- I) D% c3 C0 v
有说三年一换、二年一换,而大多说是一年一换蜂王,甚至有一年三换蜂王的,以时间长短来确定换王时机虽有一定的道理在里边,但本人的经历认为不尽科学,应以蜂王的表现来确定是否换王,表现差的蜂王随时更换,否则就是浪费资源,这不,一群好蜂被劣王给带没了的并不鲜见,碰到过的养蜂人肯定深有体会。
  }* F) r6 C8 ?1 d7 ?  p8 Z+ Q$ G! D培育新王,有利用自然王台、急造王台、人工移虫育王等方式。0 O4 ?  @, A) j' n7 h
从意蜂取蜂王浆的移虫情况中观察到,移虫后的一段时间其王台内的幼虫是脱浆的,脱浆时间长短不一,有的王台幼虫脱浆时间甚至延续数小时,其脱浆时间过长的王台幼虫直接死亡,平时说的接受率差没有接受的王台就是这些脱浆死亡幼虫造成的。尽管移虫者技术再精湛,在王台内点底浆,移虫接受率达100%,王台内幼虫脱浆现象始终存在,脱浆时间长短跟哺育王虫的工蜂多寡、移虫后王台放入蜂群后工蜂转移过来哺育王虫的间隔时间相关,蜂群分蜂欲望强的蜂群哺育王虫的工蜂数量就多一些,王台放入蜂群后工蜂转移过来哺育王虫的时间间隔也短一些,相对王台的接受率也高一些,浆水更多一点,但不可否认的是脱浆对王虫的营养补给是存在负面影响的。( d0 _- w  _3 D
自然王台、急造王台是蜂群自主完成的,是蜂群群体内的自然现象,不受干扰,更符合蜂群的自身生物特性。2 R+ l) ^) F  u5 {2 m% m
小结:
: ^8 Z6 H8 r* J本人倾向于利用自然王台甚至人为制造急造王台,从营养学的角度去作取舍,也是成立的。
7 p; x  k; `6 Y, o4 h$ |7 K中蜂,有用不完的自然王台,而活框养蜂,完全是受控的,如:要哪个蜂王的卵就在那蜂群育王、要多少王台、什么时候需要等等都可以按自己的计划控制实施。
8 A; W2 r% A) ]) m* x. T说个现实:控制分蜂热不容易,制造某一蜂群的分蜂热是不是很简单?只要自己有不止一群蜂就可以轻松办到。
, U, ~" G* ^# H* v9 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蜂网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4-24 19:37 , Processed in 0.164155 second(s), 23 queries .

备案号:鲁ICP备2023002647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