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蜂趣 于 2010-8-13 11:30 编辑 " N5 v4 R" z, r; A X
# R6 \2 I* L! E' J/ `! E
安徽农业大学 曹义锋 余林生 毕守东 丁建
3 B m+ C( U! i+ U
1 [( l! p# }/ D' ?% I K摘要:温度是影响蜜蜂生活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从温度对蜜蜂个体影响、蜂群与温度间关系、温度对蜜蜂发育的影响、温度与蜜蜂病虫害发生间关系四方面综述温度对蜜蜂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关键词:蜜蜂;温度;蜂群;发育;病虫害
( n* M3 N3 g& {2 O! O8 u 温度是气候因素中对蜜蜂生命活动影响最大的因素,掌握温度对蜜蜂的影响,对蜜蜂的科学饲养和保护异花授粉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温度对蜜蜂影响的研究进展。
2 l" |' \8 f: M; r" t, z1 温度对蜜蜂个体行为的影响 4 F% p- ^' [1 z; x
蜜蜂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环境气温变化而变化:当气温35~43℃时,蜜蜂的体温与气温相近;当气温较低时,蜂体温度比气温高2~18℃;当气温较高时蜂体温度比气温低2~5℃。Kovaf等测定了意大利蜜蜂在不同季节采集时体表各部位的温度,结果表明:在春季(12~20℃)蜜蜂胸部温度为35.7℃,比夏季高出6.4℃;头部温度30.9℃,比夏季高出4.1℃,腹部温度则分别是25.2℃和23.1℃,差别不是很大,可见其身体各部位温度在低温季节明显高于高温季节。 , ~, g Q) E# B& z, A0 D3 w, u, B
蜜蜂的活动与外界环境温度密切相关。陈士华等报道,密山地区的蜜蜂活动温度高于12℃,最适宜温度为15~25℃。当气温高于35℃时,蜜源植物水分蒸发过盛,花蜜大量减少,蜜蜂采集花蜜的活动明显下降;当气温在40℃以上时,蜜蜂几乎停止田野采集工作,只有采水活动。余林生等对安徽中华蜜蜂蜂王交配和产卵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华蜜蜂蜂王的产卵量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呈现“两高”(春、秋)和“两低”(冬、夏)的变化模式曲线,且处女王认巢飞行和婚飞的最适宜温度为20~28℃。沈育初报道,雄蜂婚飞的最低气温应是20℃左右,这不是指平均气温,而是只要一天中有一段时间超过20℃,雄蜂就会出巢交尾。 . q" c# j8 D5 m! ?9 T
周冰峰等报道,气温低于14℃时的八叶五加花期,中华蜜蜂的出勤数明显高于意大利蜜蜂。余林生等报道,安徽南部山区秋、冬季的批把流蜜期时,中华蜜蜂的群产蜜量明显高于意大利蜜蜂。
* j& e" n$ c( t7 j$ T2 蜂群与温度间关系 ; N$ C2 x6 P% G3 k, G; J" ?6 a
蜂群对环境温度的变化颇为敏感,但对温度变化的调节能力比单个蜜蜂强。在没有子的蜂群内,群内温度一般可以在14~32℃之间变化。而蜂群处在繁殖季节时,对温度的控制是十分严格的,虽然有时外界气温变化很大,但因蜂群积极调节,使蜂巢内的温度基本稳定在35℃左右。在高温季节里,蜜蜂通过采水和翅膀扇风陈降低巢内温度,当环境温度低时,蜜蜂通过结团和振动胸部肌肉产热来提高群内温度。Marco K.等报道,蜂群内有子存在的情况下,工蜂用胸部贴着具有封盖子的蜂房上或进入子间的空巢房通过胸的振动产热来保持子区的温度稳定。 , Y/ s& n) T7 {2 N( |+ j
在越冬蜂群中,不同群势的蜂群调节巢温的能力不一样。纪天样报道,强群蜜蜂的越冬效果明显好于弱群,且蜜消耗量少;主要是由于蜂团比较大,蜂团中间温度稳定,蜜蜂活动量小、消耗的蜜少,从而能够安全越冬;弱群蜂数比较少,蜜蜂互借体温达不到20℃时,由一部分蜜蜂活动产生热来维持蜂团中间温度。余林生等报道,中华蜜蜂越冬蜂团中心温度与环境温度变化同步,伴随着蜂群的群势下降,蜂团中心温度波动范围增大,越冬稳定性下降。张学峰等在广东对中蜂双群同箱与单箱饲养的巢温进行对比,认为双群同箱中蜂的巢温比单箱饲养的中蜂平均高1.4~2.0℃。
' s$ b% _& R! o1 C) c, p r( V- y 相同群势不同蜜蜂品种,对蜂群温度的调节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IJ.R.Verma 对印度蜜蜂(Apis cerana indica Fab.)群体温度调节进行过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当外界气温波动在25.0~30.0 ℃时,印度蜜蜂与意大利蜜蜂都能维持体内温度在35.0℃左右,但气温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时,印度蜜蜂群内的温度波动高于意大利蜜蜂1.0~3.0℃。纪天样报道,在越冬期,同等群势的东北黑蜂对蜂群的调节能力弱于中蜂和意蜂,且蜜消耗多。杨冠煌等研究认为,中华蜜蜂在夏季群体内温度的日夜波动为3℃,秋季为2℃,冬季蜂团中心温度控制在24.0~28.0它,边缘为13.0~15.0℃,其变化幅度均大于意大利蜜蜂。
5 Q1 s! ?) c; p0 A( J 蜜蜂对群体温度的调节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明显。王树兴等报道,在越冬蜂群中,蜂团大小和蜂群温度的高低成负相关;温度越高,蜜蜂活动增强,代谢强度增加,导致生命力减弱,蜜蜂的寿命缩短。
+ e; p- F4 r4 s: Q: r, |; w3 温度对蜜蜂发育的影响 ; e4 J5 c4 V2 u6 e8 G3 O+ \8 K
温度是影响蜜蜂发育的主要因子之一,在蜜蜂生长发育过程中,影响其子的发育历期,蜜蜂初生重、外部形态及腺体发育等。 . b4 f' ` z/ v; D) |) _
蜂卵的发育温度为30~38℃,其中最适温度为32~35℃,发育历期3d,随温度改变,发育历期相应缩短或延长;封盖子发育最适温度,工蜂为32~35℃,雄蜂范围较窄,只有33~35℃,蜂王为30~36℃。曾志将研究了在恒温培养箱内培育意大利蜜蜂受精卵,结果表明:在32,33,35℃时卵的发育历期分别为105,90,70 h,40℃时卵不孵化,推算出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26℃,有效积温为630 h·℃,但在此起点温度以上的28.0℃和29.5℃,蜜蜂卵均不孵化。周冰峰等四分别在32,33,34,35,36℃下观察发现,意大利蜜蜂受精卵的发育历期分别为3.68,3.40,3.00,2.81,2.74 d;蜂王封盖期分别为8.80,8.19,7.93,7.04,7.08 d,封盖期在32~36℃之间,蜂王初生重为226.7~228.5 mg,各水平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温度升高到37℃时,蜂王的初生重显著下降(P<0.05)。 ) B9 \2 t2 O7 s/ [
余林生等报道,温度对中华蜜蜂性成熟及蜂王卵巢管数和雄蜂射精量的影响极显著(P<0.05);对封盖子期及韧生重影响差异显著(P<0.05),对体长、认巢飞行期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谭垦等报道,西方蜜蜂幼虫在不同温度下发育,对蜜蜂翅膀的形态特征有明显的影响。CIaudia G.等报道:在蛹期,无论群体内温度变化幅度多小,都会影响蜜蜂神经系统的发育,从而影响成年蜂的行为。 ) Q# G5 Z' f! ^
4 温度与蜜螃病虫害发生间的关系3 I% C' {0 n4 F7 s' b5 s/ M
温度是一切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环境因子,对蜜蜂病虫害发生、传播的影响也不例外。 4 d3 M' m8 z1 y" i
4.1 变温与蜜蜂病虫害的发生 9 U0 R& W9 r3 |7 E2 C
早春气温变化频繁,蜂群的白垩病受其影响较明显。处于增殖期的蜂群子圈面积较大,结团时外围脾受冻,或因蜂群繁殖很快,雄蜂幼虫常被抛置于育虫圈外受冻,从而使白垩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梁勤等报道,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孢子活化和膨大在15~40℃和25~40℃范围内受温度的影响不明显(P>0.05);萌发管仅发生在25~37℃,最适温度位于(31~35)±0.5℃。不稳定的温、湿度是导致东方蜜蜂囊状幼虫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卷翅病常见于气温变化异常、粉源充足的季节,保温不当,蜂少于脾,管理不要时易患此病。
+ |& \! ^+ ?5 e0 I. {2 h- l4.2 高温与蜜蜂病虫害的发生1 N) F* N0 k! U/ Y7 r4 I
温度高于35℃时,蜜蜂易发生慢性麻痹病,并会借助于受病毒感染的花粉、巢脾、蜂机具以及盗蜂、迷巢蜂在群间迅速传播。持续的高温天气或丧失调温能力的蜂群,往往造成对卵和幼虫的高温伤害。美洲幼虫腐臭病幼虫多发生于气温较高的夏季,其芽孢杆菌发育的最适宜温度为36~37℃。高温同样能加速急性麻痹病病毒粒子的增殖,有助于败血病和黄曲霉的传染。
8 a# E$ F3 Y: w7 w( R; |4.3 低温与蜜蜂病敌自的发生
c, _% F7 ~9 O# ^- e 冬季及早春,外界温度低或多雨,蜜蜂被迫长期幽闭,无法排泄飞翔,易发生孢子虫病、下痢,污染箱内及巢脾。春繁期间,气温低于15℃时,蜂群保温不当,易发生爬蜂,同时保温不利也会感染囊状幼虫病,寒流能促使蜜蜂螺原体病的发生。 ' V2 e' R! D3 o1 E
5 结语
3 \. u" {* k/ H# W, u3 `* s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红外探测技术将运用到蜜蜂个体体表和群内进行温度测定,可以尽量避免影响蜜蜂正常的采集活动,以及对蜜蜂的伤害和人为因素造成的试验误差。蜜蜂调节蜂巢温度,使蜜蜂育虫区保持在35℃左右,在35℃以下生存的病原微生物都不能危害蜜蜂,提高了蜜蜂的抗病能力;同时让自身生活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延长寿命并能更好地生存和繁殖。蜜蜂调节温度的本能,对其进化、生存、群居起到积极作用。环境温度的变化对检查蜂群、移虫育王、蜂群过箱、选择场址、改造蜂场环境、做好蜂群保温遮荫工作以及室内越冬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 l: f+ J" Z0 e9 I9 s O
! e A& U# _: N) \: O, P 参考文献(略)
) P9 ` e) e# O4 l引自《蜜蜂杂志》2007(4)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