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48|回复: 4
收起左侧

中蜂一般管理技术Ⅰ

[复制链接]
QQ
QQ
积分
0
在线时间
66 小时

2832

金钱

455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10-8-14 18: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有悠久的饲养历史。近代,在中蜂的饲养上,已初步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技术,使中蜂的生产能力有较显著的提高。
/ e2 f( G! z! x2 y9 }7 p
+ x, [. W/ H/ W3 k, m4 r一、放蜂场地的选择
! c8 `- L4 T6 E9 X
0 O* y5 c) t( u4 }⒈蜜粉源丰富
* V8 G2 a' }6 q5 X* u7 G7 x  t& @9 J5 ~2 X0 ~
在蜂场周围2~3km范围内,1年中要有2个以上的主要蜜源和较丰富的辅助蜜粉源。如南靖中蜂基点,主要蜜粉源春季有荔枝,夏季有山乌桕,冬季有鹅掌柴和柃,辅助蜜粉源有山苍子、漆树、千里光、红柯、枫树、水稻和多种藤本植物,蜜蜂可以定地在该基点饲养。+ B' ?, [* `! G& W1 q9 N

# Z( I" Z8 Q, V) F( ]; \: x& {% h⒉场地地点6 `* a1 d. K/ n* A
, V) u: E- \9 O2 c! G
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前面有开阔地、环境幽静、交通相对方便、具洁净水源和远离烟火、糖厂、蜜饯厂的地方。避免选择在其他蜂场蜜蜂过境地(其它蜂场蜜蜂飞经的地方。“过境地”易出现盗蜂)。
7 u8 l- [1 C- Y+ I0 F( U- |& G
5 _2 H# W* g' n2 Q4 c$ F. k; h, N二、蜂群的排列5 G. K* z9 R9 D5 [* u, d' {* @8 ?

' n. h: b! G" m: `) b中蜂的认巢能力差,但嗅觉灵敏,当采用紧挨、横列的方式布置蜂群时,工蜂常误入邻巢,并引起格斗。因此,中蜂蜂箱,应依据地形、地物尽可能分散排列;各群的巢门方向,应尽可能错开。在山区,利用斜坡布置蜂群,可使各箱的巢门方向、前后高低各不相同,甚为理想。5 t: G; r: {3 ?- e6 U, z
7 n" O& m* [7 D/ p/ q
如果放蜂场地有限,蜂群排放密集,可在蜂箱前壁涂以黄、蓝、白、青等不同颜色和设置不同图案方便蜜蜂认巢。
( y/ t( E4 k( r: j- u3 m' M3 b  j
( n9 G! ^+ m3 p8 C5 F# t4 c6 w对于转地采蜜的中蜂群,由于场地比较小,可以3~4群为1组进行排列,组距1~1.5 m。但2箱相靠时,其巢门应错开45°~90°。当场地小、蜂群多,需要密排时,可采取分批进场的办法,把先迁来的蜂群在全场布开,2~3d后,再把后迁入的蜂群插入前批各箱的旁侧,这样可以减少迷巢现象。
* k$ Z. x/ j- X7 j& g6 e1 c& D- E- ]' D( `% B
饲养少量的蜂群,可选择在比较安静的屋檐下或篱笆边作单箱排列。
/ }4 t# |4 T( e
/ y! {7 Q6 p9 P! M1 `矮树丛多的场地,蜂箱可以安置在树丛一侧或周围,以矮树丛作为工蜂飞翔和处女王婚飞的自然标记,也可以减少迷巢现象。
6 r9 o% l, I" V/ f' P, c" Q3 r
( O+ j- H9 c% c. V蜂箱排列时,应采用箱架或竹桩将蜂箱支离地面300~400mm,以防蚂蚁、白蚁及蟾蜍为害。. r' _" S/ L& G% o

1 i0 n# c# w# l' a9 q. M: b3 Q( x中蜂和意蜂一般不宜同场饲养,尤其时缺蜜季节,西方蜜蜂容易侵入中蜂群内盗蜜,致使中蜂缺蜜,严重时引起中蜂逃群。4 j( X  Q" ^$ y6 g# ^
8 I0 ]7 |2 \& w/ P! U+ |# ?
三、中蜂的饲喂
, D: K: h/ S2 c8 i' a( e- x' k" }2 D6 t  n* J
野生蜂群的饲料来源,只能依靠蜜蜂本身在自然界中进行采集,完全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而人工管理的蜂群,却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情况,当它们从自然界采集到较多的蜂蜜和花粉,有了充足的贮备时,人们便可以从中取其盈余。而当自然界提供的饲料来源不足,或气候条件不适宜蜜蜂飞出采集时,人们又必须供养它们。养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授粉、取蜜和获得其他一些产品,而饲喂蜂群,正是为了上述目的所要采取的一种手段。因此,“该取则取,该喂则喂”,是养蜂入员在管理蜂群中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喂蜂的饲料,主要有糖浆、花粉、水等。
7 f6 X6 ]* w- I6 a3 V5 N4 S& n- z' C
⒈饲喂糖浆0 D) C2 w1 B: k" F' d8 g( q
. W. d" ~' b- `! {* R2 Y
蜜是蜂群的主要饲料,蜂群缺蜜就不能正常发展甚至难以生存。对蜂群喂糖浆有两种情况:一是补助饲喂,一是奖励饲喂。
# K/ c: t0 s. r6 k, F% q7 Q* c0 K, _; k- `
补助饲喂与奖励饲喂
) r: J. w% F; j! N9 F
# {2 p3 B2 i5 U$ ^* G6 k饲喂种类
* ]* v( F' C, i( G7 F9 j 功用
; z9 e3 l3 D* |+ Q5 S# k9 Q 糖浆浓度. |: J9 X+ {& D6 M8 l
饲喂量
# L; |2 H1 @! P9 w2 ]* p! p 持续饲喂时间
, d+ ~% Z: i9 n* S7 v4 H
$ d% a& c6 a! d! g% U* q/ D补助饲喂4 f$ t7 e5 v/ w8 X
维持缺蜜蜂群的生活6 w9 Q; H  s$ c7 x
66%(2份糖1份水)
' Q5 v( u7 F, u' o$ d4 {3 |. B  d: \* ~8 p$ j' T
时间短(3~7d)& R  M  S% c3 i1 _

4 e& W! S# }0 A% F( B奖励饲喂
$ \. Z% k% K0 h+ S; ] 激励蜂群繁殖或生产积极性
1 Y% S6 |4 b$ } 50%(1份糖1份水)$ f3 v* _. l# k8 f/ d' C. q' d
9 C! K5 d6 G3 `% l* C  p$ i' I5 }
时间长7 Q+ U; y% D0 K3 r9 r0 Q
8 h& M8 z1 D5 C$ V% H
6 f; u, ?. ~. i- n# _. s' W
对蜂群进行饲喂,应注意:0 D7 V- Q1 F0 L; Z& L

  @$ U6 |$ G1 |⑴不用来路不明的蜂蜜喂蜂,以防止蜂病的传染;
) x) E% `: {3 A3 r- b8 N- x+ {! Q- ^1 q, Y
⑵缺蜜群和强群多喂,反之少喂;4 A+ ?) I: u$ o9 U+ u
6 _0 ?" `8 s8 i, t2 i; x4 d" G
⑶无粉期不奖励饲喂,以防蜜蜂空飞;( D4 @3 t9 T' R- _
6 U" H8 k* T% s
⑷傍晚喂,白天不喂,饲喂期间要缩小巢门,以防盗蜂;
* H/ ]2 E5 v0 [0 B6 x1 d/ U# l! p$ S+ d; ], _* n5 Z
⑸饲喂量以当晚食完为度;
1 Q' v/ D- S" A" E8 e' |, M% W% L
# c  `, P+ L9 s9 Q1 L% Q⑹在蜜源中断期喂蜂,应该防盗蜂,以免造成管理上的麻烦;4 e% u( z/ i% O. f0 D1 Q1 y
0 x! L8 D9 Z" Z7 Q& @! w
⑺红糖、散包土糖、饴糖、甘露蜜等,在北方均不可当作越冬调料,以保障蜂群安全越冬。$ f3 P/ p" x# m7 o4 D

" V# a7 {. e4 m+ A- N. k( U( R⒉饲喂花粉$ |1 s  K6 B; V

, B8 Z( H5 O  k+ R8 P花粉是蜜蜂食物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蜂群采集花粉,主要是用来调制蜂粮养育幼虫。1个强群在1年中,大约要采集25~35kg花粉。1万只幼虫在发育过程中需消耗蜂粮1.2~1.5kg。粉源不足,会造成蜂王产卵减少和幼虫发育不良,严重影响蜜蜂群势的发展。此外,还会引起蜜蜂早衰及分泌王浆和蜂蜡的能力降低。因此,当蜂群在繁殖期内如果外界缺乏粉源时,必须及时补喂花粉。
, k: L' q1 N5 d5 p) \' S* M
- `; x( }) m! R" e1 V$ u中蜂饲喂花粉,通常是将花粉拌糖浆制成花粉团的方式饲喂。方法是:将花粉用适量50%浓度的糖浆拌匀后,放置12~24h,让糖浆渗入花粉团后,再酌情加入适量糖浆把花粉揉成团。尔后,将花粉搂成长圆形小团,放在群内巢框上梁供蜜蜂自行取食。花粉团大小,以蜜蜂能在3d内取食完为度。
  w* U: c9 e% T7 a3 B
' O6 d' M3 @+ A* ?四、巢脾的修造
+ o! K2 I7 [# n3 H: }/ P& I2 j  \4 W+ g0 \
中蜂喜爱新脾,厌恶旧脾,饲养中蜂要注意不失时机修造新脾,做到常年使用新脾。中蜂造脾,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k! g+ n" M5 g! u& ~* B9 `

  ^3 B5 V9 C( m" Z# p7 a⒈造脾最适时期9 Z6 d' Q- q4 V& x% V% b! U! H3 [

2 v4 W3 T: @; q2 J①当蜜蜂携带着大量粉蜜涌进蜂巢,巢脾上出现粉圈;
( F7 n: ]  h+ H
7 U7 _: O4 |. O2 t4 o②巢框上梁表面发白,即出现白色蜡点;* Z/ J5 L# }9 I- F% O
3 q" x8 Y( Z; n+ I: R6 o% ]
③蜜蜂开始在巢脾下添造新巢房。; O* t/ r/ o* i! N& e& a

8 h0 j% i0 b) ^5 k* ~⒉造脾前的准备
4 H7 Q. v+ O/ R- o5 S9 i0 i5 ~. Y$ B, D
在造脾前2~3d要做好造脾得准备工作:  W' T+ O' A7 B0 |% r* ~, s

+ u" A* S& ?, P" d! v, L: [% V, @①把蜂群内无子或少子的旧脾抽出,使群内蜜蜂密集;
" @6 X6 o, s6 U6 o8 g+ P
/ |0 a: d" C5 }. J- k②对造脾蜂群实施奖励饲喂,促使蜜蜂泌蜡造脾。* X& N+ o! E9 v( s* y3 n
; _6 G7 D: |: p4 N! l; e' V- I
⒊造脾的方式方法- C) I; a# Q( C) i/ Q( `
' [4 x* u/ [4 [  f6 x4 @( B8 X
为了发挥蜜蜂的造脾积极性,诱导蜜蜂适时造脾,应根据蜂群的具体条件,分别采取以下方式方法:" j% ^8 a, A, v( k+ u/ F

2 p% l0 E. P: Z8 u3 N⑴加础造脾在蜂群大量进粉、进蜜,巢内子脾正常、蜂脾相称,且巢脾基本满框时,可插入巢础框造脾。
# {9 q. [0 y9 B# C7 a9 d# o2 O2 F% x4 {
⑵未满框脾续造当巢内有不满框的巢脾时,应使蜜蜂更加密集,必要时可把群内的满框巢脾暂时抽调到它群,以促成造脾优势,并提供充足的饲料,使群内未造满的巢脾筑造至满框。! A6 h6 L  k9 I' _$ b. Y. X

7 D9 N0 Y$ \3 r% M( h如场内各群巢脾大小不一,可逐渐将未满框巢脾与其它群满框的巢脾对调.促进蜜蜂将全场未满框巢脾全都修造成满框脾。
; t5 c' R0 f- {& d+ ~) m/ F. m$ {/ F9 u( L$ S$ o7 }* i' x
将群内未造满框的巢脾续造至满框,其一可以充分利用蜂箱空间,增加工蜂巢房面积,其二可防止以后蜂群出现分蜂热时,工蜂在原有巢脾的空处补造大量的雄蜂房,其三可避免因原有巢脾短小,加础后产生分隔蜂团的不良现象。2 {: x9 l" \) A5 _/ p
6 O: t$ s, y# j* @. l8 S3 L, ?& C
⑶接力造脾蜂场中,通常有一部分蜂群特别善于造脾,而另一部分却始终不积极造脾。宜让善于造脾的蜂群连续不断地造脾,待巢脾修造至3~4成时,即调给造脾不积极的蜂群续造完成。
( c5 t' M0 h9 C' u+ @' x3 ^
- h1 n7 A3 v( [  f, R6 A. u' x⑷割旧脾造脾在中蜂的巢脾上,育虫区通常在巢脾的中下方,巢脾的上方往往是贮蜜区,所以即使巢脾育虫区的巢房变黑了,上部巢房仍未变黑。因此,中蜂咬脾总是从中下方开始。由于中蜂在非分蜂期一般不造雄蜂房,因此可以利用原来的巢脾,把巢脾中下方黑旧部分切掉,让它们重新修造。这在早春或秋冬繁殖期的小群饲养上,有一定的价值。
) B- {6 l( H6 G6 \  s& g
9 K8 Q0 O% P0 f2 D: R" [; m0 ^7 X⑸巢础始工条造脾当巢础短缺时,可以采用宽度为30~50mm的巢础条嵌装的巢框上梁覆面让中蜂造脾,同样可以造出工整的满框巢脾。
' V- ~+ ^/ o1 m; p  M. a
. R4 K! V* O% W⒋插入巢础框的位置
- n$ E! V2 j* k6 |0 H% S% p/ O# v8 p" A9 i5 B; Q
①2框群:插在2脾之间;②3框群:插在隔板内第2、3框之间;③4框群:插在隔板内第3、4框之间;④5框群:插在隔板内第2、3框,或第3、4框之间  Y$ f( [) ?. ?0 w4 D+ E

  C9 V0 ?! H% _, ^9 p⒌注意事项
( T$ n. n6 F+ x# d
* O5 N/ G9 k& ]0 P/ h) W9 k) }①一般情况每群每次加1个巢础框;+ P% r/ B4 l# d  R& ?
& U' F; U" `5 i$ }. e" N' ^* u& s, _
②加入巢础时巢础框两侧蜂路要缩小(5mm),脾基本造好后恢复原蜂路;* s- E5 n7 c1 m. T

8 C; o  t: I- M. E) k③加入的巢础未造好时,不要急着加第2个巢础;
1 D1 W4 \% {' ?! |% y$ t$ i2 O  r6 t; {' Z: p- Q
④寒流来时,若蜂群较弱暂不加础造脾;/ m5 s1 |* ?% T. j7 {
4 i6 J9 [) C/ s, n: N( O6 i
⑤非流蜜期每晚要对造脾蜂群进行奖励饲喂;
, x4 U5 O$ |- _! C
; c/ [  M5 O& r0 j* L# w6 n6 U⑥对造脾偏向的巢脾或巢础框要适当调转方向。0 @' h, X% ?6 Z

. j8 y/ M" K# i五、中蜂盗蜂的防止
, K) I* a0 ?, K0 f; y1 d* X/ y6 o
8 U: D) N4 D! C2 o( U中蜂嗅觉灵敏,搜索能力强。当蜜粉源缺乏时,比西方蜜蜂更容易发生盗蜂,使蜂群遭受严重损失,甚至导致集体逃群。
* U6 N. |# T/ e& q/ K/ U, c  F  c3 Z( ]  n# }
⒈预防盗蜂的发生6 o- n- l; q9 J
+ x9 D# A, \1 {5 M1 n
①平常检查蜂群时,动作要快,时间要短;
7 M) N! H2 |  t  S" \+ b8 c: k
4 _( E+ x9 O6 p  }/ ^7 H' Z+ Y②喂词蜂群时,勿使糖汁滴落箱外;
5 S0 K% R! O# B% \% P) |  @2 [2 M+ _" w
③抽出的巢脾,应放在密闭的空箱内严加保管,切勿暴露在外;
8 Y5 F1 G( N* g: w- I( A* p9 x+ J
. k7 b' `5 |: i. _④在繁殖期和蜜源缺乏的时期,应适当缩小巢门至1~2只蜜蜂能出入大小,也可使用圆孔巢门,或窑洞式巢门(图),并根据群势、蜜粉源及天气条件,决定圆孔的开放数目;& s- @  f0 g( f3 l! f1 o; @
* u  T! ]' m1 o3 G& t3 c" V
⑤流蜜后期,群内要留有足够的饲料;* [0 l( W1 c( L/ y, a

; U# i/ t3 {$ O" L( o' w' C5 O" U⑥平常全场蜂群要通过调整、合并等措施维持至相近群势,并保持蜜蜂密集;
* o7 e$ H) ~0 m0 H
, }% b- f1 i2 }0 [/ K/ m+ n⑦夏季少开箱;9 e' J0 I2 a5 ^6 i6 w2 A$ n, z( |
" {# l: o. t' c# J0 t% B
⑧封堵蜂箱缝隙,防止作盗蜂侵入;
3 f; m5 f9 G& `' Y$ i: S/ p: X# V. M7 {0 f3 D1 T
⑨转地放蜂时,由于常和西方蜜蜂放在一起,因此更要注意盗蜂;5 t8 F5 D& ~8 f) F
# ?1 ]6 S1 W% F! S5 _# k9 v, \5 S
⑩当与意蜂同场地采蜜时,应提前离场。
8 j" P" Q  h+ O" ?" n# C1 b1 l3 K, Y8 V$ l  Z) j1 b& s# F* }
⒉盗蜂的识别
0 i9 [- d+ y3 b& k2 k8 C
& h) E7 ]" l$ t3 I2 d, P⑴进入盗蜂发生期
8 l, T' V: F3 }
5 h8 r7 g9 @7 Y3 h4 r8 v% \! D0 I% i①老蜂在其他群蜂箱外打转,寻找入侵的孔隙;
" p" Y4 k1 f' s8 d* G5 |
' S6 \) e9 M% R7 G' I②蜂箱前有蜜蜂咬杀现象;1 u2 x' V8 ]' L- Q

3 h" F- d$ E2 d+ _7 r4 p3 S⑵作盗蜂已攻入被盗群
( }$ i; r! R# P; a$ }; p7 ^0 J/ o2 V( u  }# z  }  j' C
缺蜜时节,蜂箱巢门工蜂进出繁忙,且进去的蜜蜂腹部小而灵活,出来的蜜蜂腹部膨大。
/ V4 J3 F: B! S% O9 K! O% R8 F& e
. x% j$ z3 R1 N% b; ~' y0 c  Q⑶作盗蜂、作盗群和被盗群识别. P  b) m) |- K3 V

. p* y0 c  A* O4 E①作盗蜂:△在其他群蜂箱外打转,寻找入侵的孔隙的工蜂。# P8 f8 w2 u5 ?6 Y

/ e5 C7 {6 Q% G( @* G4 l! N$ e          △缺蜜时节,蜂箱巢门工蜂进出繁忙的蜂群中,出来的蜜蜂腹部膨大的蜜蜂。
  Q; V8 O- w: ]$ i( D. G" J& @! f7 c4 |" }8 j* x
②作盗群:△用面粉洒在作盗蜂体上,带粉蜂回归的蜂群
: D# f- }0 q& q% l. k/ J' E8 N8 y9 |; n  f, Y
③被盗群:△缺蜜时节,蜂箱巢门工蜂进出繁忙,且进去的蜜蜂腹部小而灵活,出来的蜜蜂腹部膨大的蜂群。
& N% \& p& ~  Y+ {4 I1 _7 ^3 X
- I8 y5 ~7 v* J* t/ z3 F1 [/ }% P( v⒊盗蜂制止" s8 W$ h3 j/ J: u# k% \

2 T" z" M, b6 S5 j8 F! a( e. W⑴刚发生少量的盗蜂
, l: J; G' R8 I1 _0 O3 p
' S8 C, c- G* z- {①立即缩小被盗群和作盗群的巢门,以加强被盗群的防御能力和造成作盗群蜜蜂进出巢的拥挤。
8 P0 \" g* z+ ?$ _1 e! S! G* D+ l  H8 {8 h% d9 d
②用乱草虚掩被盗群巢门,或者在巢门附近涂石炭酸、煤油等驱避剂,迷惑盗蜂,使盗蜂找不到巢门。6 x4 ~. C4 B% v0 ]

7 o! q$ n. w: `3 m( s⑵多群互盗的止盗方法
+ w; t) e: A" ^% j. i. M- Q% B5 R* L( _; z) h0 p1 X
蜂场发生盗蜂处理不及时,已开始出现多群互盗,甚至全场普遍盗蜂时,将全场蜂群全部迁到直线距离5km以外的地方,这是止盗最有效的方法,但是迁场要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会增加养蜂成本。
中锋爱好者,喜欢勤劳的小精灵。
QQ
QQ
积分
0
在线时间
634 小时
居住地
广西区 玉林

7707

金钱

1224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10-8-14 22: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
QQ
QQ
积分
3431
在线时间
921 小时
居住地
上海市 闵行区 莘庄镇

1万

金钱

1659

回帖

3431

威望

嘉宾

Rank: 18Rank: 18

发表于 2010-8-14 22: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技术!送花fsin
QQ
QQ
积分
912
在线时间
202 小时
居住地
海南省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839

金钱

258

回帖

912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发表于 2014-12-1 06:22:46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X﹏XX﹏XX﹏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912
在线时间
202 小时
居住地
海南省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839

金钱

258

回帖

912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发表于 2014-12-1 06:23:19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口≦)(≧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蜂网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4-28 11:30 , Processed in 0.123221 second(s), 23 queries .

备案号:鲁ICP备2023002647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