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
$ D$ \( ]6 l" w L! m. d 蜂王在养蜂生产实践中,养蜂者为了提高蜂群的生产力,通常每年都要集中给蜂群更换蜂王1~2次, 即用新培育的蜂王(新王) 取代蜂群中产卵王(老王)。这样一来,各蜂场每年都有大量的老王被集中淘汰和废弃。其实, 在这些老蜂王中,大部分王龄不超过1年,仍具有较强的产卵力和再利用价值。再则,培育1只蜂王需要较高的成本(4o~50元/只),在生产中被白白废弃,既可惜又浪费。在此,根据近几年来试验和实践,笔者向大家介绍一种老蜂王悬空保存及其二次利用技术,供参考。0 N* D4 l" T' }5 Z4 t
1 老蜂王悬空过渡性保存方法
$ p- j8 _/ b7 ?4 g/ }老蜂王悬空过渡性保存方法可分以下三步进行:8 R9 U, t8 |0 M! |
(1)回收老蜂王# Z k7 j0 D q' G {
在换王季节,特别是秋季,将需要更换的老蜂王——因人竹王笼或两用塑料王笼, 收集备用。, C* e# n9 P* g. V5 J
(2)悬空诱聚蜂团
: g4 Y/ P1 q0 T收集好的老蜂王不直接转入蜂箱, 而是在空中组建成多王蜂团,经过一段时间的室外过渡,再转入蜂箱进行越冬。因此,这一步也称为空中多王蜂团的组建。5 p; p8 ^ b9 c+ O# ~
具体方法是:老蜂王囚人王笼以后,用一根细线或铁丝,将王笼一一串起来,每一串40~60只蜂王。然后,在蜂场中央或附近选择一棵离地1 m左右的树枝,把整串蜂王悬挂在树枝上。这时, 由于众多蜂王同时在空中释放“蜂王信息素”,蜂场中大量工蜂就会被吸引, 聚集在蜂王串上,形成一个类似于分蜂团的蜂球。24~48小时后,这个多王蜂团中的蜂王和工蜂的生活就会安静和稳定下来,蜂王得到工蜂的护卫和照料,工蜂外出采集食物。待蜂团稳定后,在其上方罩上一个斗篷, 以防蜂团遭受雨淋,造成蜂王损失。
( g* r) B2 J0 v(3)蜂团转移入箱
: R7 ]: M7 V* ]5 U$ h7 z秋季, 蜂团悬挂30~40天后, 外界气温下降至13℃ 以下时,在多王蜂团下方放1只蜂箱, 内置1个空巢框;取下多王蜂团,把蜂团上的部分工蜂轻轻抖人空蜂箱,再将王笼系在空巢框的上梁下方并立即放人蜂箱,待大多数蜜蜂自动回到蜂箱后盖上箱盖。多王蜂团在蜂箱中安静、稳定下来后,从其他蜂群中取来封盖子脾,以补充蜂团越冬群势。补充封盖子的数量多少视蜂团大小和当地冬季的气温而定,在江浙一带,一般每50~60只蜂王的多王蜂团,需要3~4框蜜蜂。同时, 在封盖子外侧加1~2张蜜脾, 以确保越冬饲料。数日后, 工蜂就会在王笼和巢框之间以及王笼与王笼之间用蜂蜡填充作蜂房。2 U- M0 g( O; x5 B
2 老蜂王的应用
6 \- E* H0 I: _+ I应急: 当给大群诱入王台后,处女王交尾失败或新王存在产卵缺陷时,用老王回补应急; 当越冬期间蜂群发生意外失王时, 皆可用贮备的老王回补应急。组建双王群:经过回收与贮存的蜂王,产卵力良好,可用于组建双王群,进行春繁和生产。组建多王群:这些回收与贮存的蜂王,分散到小群中经过一段时间产卵恢复后,最适宜用于组建多王群, 多王诱入成功率高。在首个油菜花期,将这些老王进行适当的去颚处理,再用间接诱人法组建成多王群,一般每群3~4只蜂王。这样的多王群既可为生产蜂王浆提供大量虫龄一致的小幼虫,提高移虫效率,又可为单王群补充幼虫脾,提高繁殖速度。* H# z* i& ~6 [2 j
3 老蜂王悬空过渡保存的优点/ e& ?; |) [ ]/ U6 V
(1) 蜂王贮存效果较好:通过悬空聚团过渡性保存,蜂王可迅速被工蜂接受。在过渡期内, 蜂王的存活率可达80%以上。- H; |) { q b8 ~+ m5 D$ v# ?
(2) 可提高处女王交尾的成功率: 目前, 多数蜂场都采用直接在大群(继箱群) 中植入成熟王台的方法,集中给蜂群换王。在新王成功之前,为了防止处女王交尾失败等意外,一些蜂农喜欢将老蜂王关人王笼,挂在隔板外侧或蜂箱后面, 以备应急使用,待新王开始产卵,这些老蜂王才会被杀死、淘汰。因受原群老王散发出的“信息素” 干扰,新王交尾成功率受到较大影响,而采用集聚露营保存,新王交尾基本不受干扰。6 q! C' @+ q6 K
(3) 成本较低:采用露营保存方法,可用较少的工蜂一次性保存较多的蜂王,成本较低。! F$ z7 P. ~" M/ r' X( C
4 注意事项
' R8 A! {' r( }! F8 b, p5 G(1)病王、残王、过于老弱的蜂王及患有“白垩病”、蛹病等蜂群的蜂王不宜再回收利用。- r/ a% i" x+ M: x" A8 E- b5 i! H; F
(2)为了提高多王越冬的成功率,可选双用塑料王笼。当蜂王转入蜂箱后,使用王笼加密档,同时阻止蜂王和工蜂进出王笼,以防工蜂围王、杀王。: l+ f1 e+ T8 D/ ]1 n
(3)空中多王蜂团, 蜜蜂暴露在外,易受胡蜂和鸟类袭击(据澳大利亚蜂友反映),应做好防治。另外,多王蜂团的位置也不宜过低, 否则易受癞蛤蟆的攻击。
: C* [: h9 U) A9 j 谁用过这方法,用在中蜂中用来存新王行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