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今年以来,由于气候异常,破坏了蜜源植物的花期,造成全国蜂蜜严重减产。据中国蜂产品协会市场监测的结果,蜂蜜减产造成了蜂蜜收购价格一路飙升,特别是减产80%左右的洋槐蜂蜜,收购价每吨高达2.6万元左右,几乎比去年翻了一番。然而记者在对蜂蜜市场进行调查时却发现,有不少蜂蜜产品的价格并没有随着蜂蜜原料的涨价而“水涨船高”,甚至有些产品的价格比蜂蜜原料的成本还要低。
& w5 \' ] \& d+ U, G- A# l" ?6 B- M% k6 l7 Y/ H5 o
低价洋槐蜜仅含50%纯蜜
# w/ J( Y+ i5 {% b
7 I) M9 q O. T7 G$ ~ 在浙江省杭州市一些超市,记者发现,有些蜂蜜的价格差别很大。同样标称“洋槐蜜”,有的卖30多元一斤;有的卖10多元一斤,竟然相差了一倍多。
+ ^3 N+ H Y1 s" i$ v
) Q7 ]" @4 P& T) }1 X. W 洋槐蜜是最好的蜂蜜之一,据了解,真正的洋槐蜜原料收购价每吨高达26000元左右,折合每斤约13元。如果去掉水分损耗,算上加工包装等费用,一斤洋槐蜜的生产成本将近20元。
- o7 ]1 y1 V3 l, X7 W& ~9 g- S
. g$ v" b! h* Y* D$ w1 K$ o' x 然而,在世纪联华超市,这种打着LH品牌的洋槐蜜,每瓶净含量950克,售价25元左右,约合13元一斤,比洋槐蜜正常的生产成本还要低。! Y( e- g. |3 Y
7 b& c5 ]3 U# ]$ z
超市既不是打折促销又没有亏本甩卖,那么这种洋槐蜜为何会低于成本价销售?: m( [, W6 H* z
$ Z1 e. Q' O) q* c1 I, v# f- W
按照产品包装上的地址,记者前往生产厂家——浙江万隆保健食品有限公司进行调查。这家厂为世纪联华超市贴牌加工洋槐蜜等蜂蜜产品。该公司总经理朱国铨告诉记者,今年洋槐蜜大量减产,真正的洋槐蜜产量并不多。在世纪联华超市卖十几元一斤的洋槐蜜,实际上并不纯正,里面混杂了油菜蜜等价格相对便宜的蜂蜜。
7 M& W; o+ T! M/ M* r) u2 O) [( S2 g$ Q# D% k/ \0 ^
事实上,国内市场上销售的一些所谓洋槐蜜大多是名不副实。在北京、杭州等地,很多超市都在销售一种蜂博士牌的洋槐蜜,这种蜜每瓶净含量900克,售价只有20元左右,折合每斤约11元,竟然比洋槐蜜每斤20元左右的生产成本低了近一半。8 B! P7 k) D3 E
1 C; b) k, e$ E6 U& X I
这种蜂蜜的生产厂家是浙江怡康蜂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顾柏钿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所谓洋槐蜜,里面都是油菜蜜的多,油菜蜜至少能加到60%。
& A$ U1 G& R+ a7 p2 Z' K/ m" @1 J5 o3 @9 M0 j0 i' R n
顾柏钿透露,油菜蜜每吨售价约8000元,和每吨售价高达26000元的洋槐蜜比起来,采购价至少低了2/3。因此,用油菜蜜冒充洋槐蜜,就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压低市场价格,而且还不容易被发现。
- H: ]6 z. A7 F7 ]3 ~
) ]% {& [4 q- R: W. n7 p& O 除了所谓的洋槐蜜,浙江怡康蜂业有限公司还生产枣花蜜、油菜蜜、杂花蜜等其他一些蜂蜜品种。这些蜂蜜的出厂价格更低,有的卖到几元钱一斤,普遍低于同类蜂蜜的正常生产成本。顾柏钿说,他们厂的产品依靠这种价格优势,销路一直很好,一年的产值在5000万元左右。: b& } `' ]# D+ X- v
, i' N3 ^0 ^0 g5 l* H/ H" F
冒充蜂蜜的“果糖”多由含长虫陈米熬制% M/ x9 U' I4 X' t
- l+ `. M- Z% O0 [+ v* j
产品出厂价低于正常的生产成本,而且每年销量高达几千万元。这家厂如此经营,靠什么来赚取利润?随后,记者跟随负责人来到原料仓库,看到了这家厂所用的蜂蜜原料。6 _4 R; |. q3 e
7 \! i9 Q* }+ }& l6 @ 这些原料被装在一些小型包装桶里,桶的表面污迹斑斑。在另一个仓库,一种蓝色的塑料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和专门用来盛放蜂蜜原料的小型包装桶相比,这种蓝色塑料桶体积庞大,上面没有任何标志。记者发现,这些桶里装着一种液体,无色透明,呈黏稠状,看上去并不像蜂蜜原料。1 H F6 K( i! b8 d) x
( Q: {6 \) f+ W 顾柏钿告诉记者,这种液体的确不是蜂蜜,而是一种名叫“果糖”的原料,又叫“人造蜂蜜”,由于采购价差不多比普通蜂蜜便宜一半,因此掺到蜂蜜里面可以降低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生产成本。2 R: Y% G, [& J e b0 w9 W" I. J3 l
& @9 I' F" }, k" S3 f! t2 z 在杭州市萧山区,记者找到了专门生产“果糖”的工厂——杭州紫香糖业有限公司。这家厂的销售经理告诉记者,他们厂年产“果糖”约5万吨,大部分都供应给蜂蜜厂做原料,目前拥有几十家这样的客户,其中就包括浙江怡康蜂业有限公司。- n- ^4 C4 e3 O, I, @+ u5 I
+ M( W5 U9 c! ?* t: \
销售经理说,“果糖”又叫“果葡糖浆”,主要原料就是大米。在原料仓库,记者看到了这种“果糖”的生产原料。所谓的大米,实际上不过是一些大米的细碎颗粒,看上去颜色灰暗,上面爬满了虫子。销售经理承认,这些碎米粒是加工大米时的下脚料,而且很多都不新鲜了,也就是陈米。( @2 \5 r) r2 F" p0 ?
4 y y8 W5 l' O' J' x p S6 i
这名销售经理向记者描述了“果糖”的加工过程——磨碎,磨成浆,液化,糖化,再脱色,就这样,陈旧的碎米经过一系列加工和转化,变成了“果糖”。这种“果糖”看上去无色透明,呈黏稠状。据介绍,他们厂生产的这种“果糖”供不应求,深受蜂蜜厂商欢迎,因为其中的一些指标和《蜂蜜》国家标准差不多,能够检测过关。9 e9 F* U+ I+ w& P5 _5 T: v2 k5 p
) V( N3 O7 @1 Z: J" I4 { 多家知名超市贴牌蜂蜜榜上有名- \) M* K5 b4 L* T6 [! r$ c: o
) f4 u# o1 {' {1 b) R. Z
事实上,在整个蜂产品行业,使用“果糖”冒充蜂蜜已经不再是秘密。上述公司销售经理说,国家目前对蜂蜜产品质量的监管,主要检测如水分、糠醛、果糖、葡萄糖、蔗糖、酸度等指标,他们厂生产的“果糖”,各项指标都是针对《蜂蜜》国家标准规定研制的。
3 \5 p( W8 \7 _
, i# k: P5 U7 b/ g4 @) ]# o% m 为了证实自己所说的内容,这名销售经理还拿出一些和蜂蜜厂签订的“果糖”购销合同。在这些合同中,记者发现之前去过的浙江万隆保健食品有限公司也在购买这种“果糖”。
6 f' Q& A# |5 F6 A& d/ V# z
* s# t, L( {0 S% d 随后,记者再次来到浙江万隆保健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朱国铨承认,他们厂的确在使用“果糖”加工所谓的蜂蜜,并且按照客户要求进行配制生产。朱国铨说,价钱要便宜,一般做6元一斤的,就是做“五五开”,即50%的果糖,而且这种使用“果糖”生产的所谓蜂蜜,一般不打他们厂自己的品牌,做的都是贴牌的。
- K: m8 E; p6 [( D8 i8 f6 a4 C7 y; k1 L& Y1 |, m
这家厂为很多知名超市贴牌加工所谓的蜂蜜,包括欧尚、大润发、华润万家、华联吉买盛、世纪联华,销售到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北京、天津等国内各个城市。
- h7 @) P4 c6 p1 c( L4 \+ p7 J0 U! i& t3 Q) V; y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