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696|回复: 176
收起左侧

《养蜂十大误区》

  [复制链接]
积分
7730
在线时间
1723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深圳市

2万

金钱

2071

回帖

7730

威望

嘉宾

Rank: 18Rank: 18

发表于 2010-12-26 14: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黑蜂寨 于 2010-12-26 15:19 编辑 2 N' [' y1 d  S" x
7 O0 {: ?4 X3 V4 @! X
      一、喜欢贪脾:新手常犯的毛病甚至在一部分老手身上也出现,盲目往蜂群里加脾加础,弄得脾多于蜂。脾面蜂数稀零,是群势发展的大忌。$ J. s+ E' W1 ?) c3 X1 e" `6 O
& }, z1 u3 V6 [  S, s/ g
          1、幼虫多,哺喂蜂少,顾此失彼,造成营养不良,导致相当一部分出巢新蜂先天性残疾(爬蜂)。即便能正常飞翔,也难得寿数(夭折)。# h' N- n9 D  E7 |9 a7 l
      2、酷夏时节,由于脾多蜂少,工蜂煽风驱热很难面及各个领域,过高室温缩短工蜂寿命并波及幼虫伤热(烂仔)。
( ~  {& T  o/ ^; d      3、春冬季节不利保温,造成伤冷,极易引发疾病(烂仔和中囊)。

# t% q9 p" w: O( g* \        脾多于蜂是养蜂的致命伤,无论任何时节,群势必垮。
, @7 {* s7 d) C0 Y! f) ?
# c( X/ Z* E2 n+ m8 a8 W! A      二、喜欢贪群:对某些养蜂人来说,总爱贪群,见箱内有4-5脾就分群。似乎群越多以示他“事业”越宏大。群多而脾少,就象一位实力不足而爱充门面的商人,公司表面装饰似模似样,而内在却让人不敢恭维。群多而脾少的害处是:) i. s* |' d: A
) h! Z3 b# ^) V0 L; q% g  S3 U
         1、增加蜂人劳动强度。; `, n  a/ e2 L7 G1 q4 R  |
      2、不利蜂群保温和降温。$ l9 z! j( F: d2 I
      3、群势发展迟缓。
' X/ z3 o" s& [3 {. e9 y# q      4、影响经济收入。' g8 s# f1 G) x# x0 o
      5、容易诱发疾病。
; O& L7 V  ]4 V0 ^/ g# w; a9 \" @+ G

+ G/ m6 {" O. a5 ]; O; x4 y' o" W1 E      三、蜂病乱施药:好的养蜂高手,一年四季甚少发生蜂病的。一旦发病,会针对性地施药,很快会得到抑制。纵观论坛以及周遭蜂友,相当一部分养蜂技术不错,但在蜂病防治上仍然是个盲区。即是见病滥施药,不分病理和病因,不懂药理和药性。常常把“烂仔”(细菌病)和“中囊”(病毒病)混淆不清。更好笑的是,常见有些蜂友从网上复制一些治理蜂病(老得掉牙)的处方传授他人。动辙就是“四环素、土霉素……”用这些病菌早已产生了抗体几十年的垃圾药去治理病蜂。甚至在某论坛见到一版主,教人用“病毒灵”去治幼欧,并强调自己是医生……这些南辕北辙,不懂装懂,误导他人的施治之法,会令那些勤劳而本不富足的养蜂人雪上加箱,其危害是:1 h) g# I+ ]! S5 n  J& a

' |" Z: o6 ^/ I, z, n        1、蜂病越治越重,最后导致整个蜂场倾灭。6 i0 G: t. u0 ]) A( I
      2、造成严重精神打击。# j3 @- w. U$ j% v
      3、经济损失惨重。
7 r9 O4 w0 F2 N1 c( v* y" q, d
: I! ]1 G( `2 `3 A+ b  D7 M
      四、白头蛹便是巢虫:我几乎在所有论坛见一谈到白头蛹,几乎所有的跟贴者都说是巢虫所为。此说又对又不对。白头蛹引起的原因不单是巢虫,还有摇蜜以及检查不慎造成的死蛹,以及鲜为人知的“蜜蜂蛹病”。各种白头蛹的表象如下:/ _( z: `% j3 K. H* b7 f

/ Y0 z, H" l5 p+ t3 O          1、白头蛹连线不断,是巢虫莫疑。9 L9 r6 Z6 G  H" F, h+ w. _" ~- u+ m
      2、白头蛹零星稀疏,是人为所致。: u* l' J2 {' L
      3、白头蛹密集成片,是蜂蛹病毒。

, _9 {# R8 b* [
  p6 E* j7 d+ p2 k2 q      五、轻信复式移虫:育王是养蜂工作中重要的一环,为了达到所需数量和及时换王的目的,经验老到的蜂人就会采取移虫育王。不知哪年哪月,何地何人,意想天开地在移虫育王里来了个创新——复式移王。此举实属画龙添足,弄巧成掘。迄今尚无科学证据证明采用“复式移虫育王”培育的蜂王优于单式移虫。除了接受率高以外,再找不出任何有利之处。“复式移虫育王”的害处是:; L7 S6 N7 x- {, ]* z3 o  b

7 f0 u2 B: ?# ^8 J: a4 Q4 c/ y: O         1、增加无谓的劳累。
. V3 X4 v* C9 |* w6 x" m      2、延缓了育王日期。
1 d) A* p; J8 o6 O, [- a, r      3、把握不好,蜂王质量更差(先天移入2、3日龄的幼虫,第二天挑出幼虫,再移入1日龄的幼虫。1日龄的幼虫食用了2、3日龄幼虫的王浆后,导致幼虫发育物理紊乱,成长加速,出台日期缩短。虽然出台处王体形粗大,但实际上已成了劣王)。
见鄙人的另文《天然王KP人工王》。/ d/ g2 W* ?# P: j4 R- F& x9 z
. |4 o7 J) m7 [4 [6 o8 o3 T, |
      六、双王同群:现实养蜂操作中,除极少数养蜂玩家喜搞“双王同群”,真正以养蜂为业的从来不搞这无谓游戏的。双王同群并不象某些人悠忽的那样繁殖迅速、维大群,相反弊多利少:
1 u, n6 N' s  C0 U2 q( P) }" S7 }4 b% n. v
        1、不同蜂王素很难兼溶(即便是姐妹王),导致群内工蜂情绪躁动(找不着北),哺育和采集消极。
! a; d$ Q( p" i$ Y      2、一段时日平稳后(两周左右),工蜂逐渐冷淡弱王让其慢慢衰歇而死。6 l$ c% M% M- h8 L
      3、中蜂有好分蜂的特性(一般几脾就闹分蜂)。一只好的蜂王有足够的能力维持10脾以上产卵力,双王同群没有丝毫意义。
9 Z" X4 h1 }5 \. u  g; B5 A& y! J! a

9 l, O! H" M7 N7 L6 b      七、中蜂乱喂代用饲料:中蜂与意蜂都是蜂,但性情和爱好是有明显的区别。如果将蜜蜂比作女人,那么意蜂就是性情豪爽、大大咧咧、来者不拒的外国浪女。因为粗犷,所以生活就无需节制和挑剔,什么豆粉、玉米粉、各种代用饲料统统吞入肚……而中蜂就是传统的小家碧玉的委婉女人,情感细腻,生活精细,倘若出格,后果不虞:
& `3 w- R9 q/ t+ ]) y+ d1 [) U# ]5 F! R4 {* n  U
       1、中蜂一般无需喂饲料,因为这精细“女人”,还有一个勤俭的习惯,平时不舍得动用储备,只在紧要关头,才开仓用粮,但从不会大块朵颐,用粮浅偿辄止,以备饥荒。
" Q' Y$ {! L, @      2、但缺粉时节,为了繁蜂,主人怜惜,又不得不喂。要喂最好喂纯天然花粉。因为这精细的“女人”是水做的,受不得粗糙之物。5 b) h, `5 l9 B- {1 r) M  a' {  h% r
      3、实在要喂“代用饲料”,无论是黄豆粉,还是售卖的“营养饲料”,最好用一半“代用饲料”一半“天然花粉”,再加一些“氨基酸”类和酵母粉、蜜水搅和发酵才能喂。
. Z3 b8 i3 m) t      4、且勿单纯饲喂“代用饲料”。因为天然花粉中含有蜜蜂身体机能必需的主要10种微量元素、10种主要维生素、18种主要氨基酸。这些黄豆粉里是相对欠缺的。即便市面出售的“营养饲料”里参有上述原素,但各种原素的比例搭配会严重失衡。结果会导致蜜蜂身体健康日趋衰退……因为再科学的东西,也无法超越生命生存的自然法则。
4 Z6 B$ A6 [' j  V) D

/ m5 k1 ?/ }7 n# G      八、越封闭越好:对于这个问题,蜂友们各抒己见,莫衰一是。根据鄙人的经验,还是通气好。各大蜂论坛常常发出“明巢”的图片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本坛蜂友“蜂友精”一贴:《老林的蜂群》http://www.xsbee.cn/thread-19124-1-1.html 也说明了这个问题。中蜂不是仙,也是动物,是动物就需要清新的空气,窒闷的环境是养不出好群势的。) r2 t. ~' c% v
: C) h. U/ z4 ~
         1、22度以上,35度以下,在做好保湿的前提下,尽量开气窗让蜂箱通气,但切岂穿膛风。/ f! U& b% S& _$ _4 f4 x
      2、一般室外旧箱和自做的杂木箱缝隙多,不开气窗,其实等于开了大气窗。
" [% R& n+ e* I  y: R/ i      3、是否需要开气窗,最好由小蜜自己决定,最简单的办法,如察看到小蜜在巢口狂煸风就是该开气窗或搁开箱盖的时候了。
% e: f, u/ @: V3 W$ O7 @      4、太封闭会加重小蜜劳累,缩短小蜜寿命,造成伤热烂仔,菌毒接踵衔生……统而概之,严重影响群势发展和经济收入。

- D5 M8 b+ V* Z. x+ u9 X" m% M0 h! C) {2 \5 ~0 y3 R$ i
      九、饲料不消毒:来路不明的饲料一定要经过消毒后才能喂蜂。多数养蜂人将白糖煮溶后倒入花粉里搅拌发酵一夜后就拿来喂蜂。这是极不严谨也不科学的。
# ^6 B% a2 F, z. ^# J& s. W5 p  E; ?# E- m# u! i. ?
          1、花粉里有可能潜在烂仔的“病菌”或中囊的“病毒”,以及其它引发各种疾病的菌毒。
; J4 q$ g5 Z( n3 B+ y7 ~
5 y9 p- F0 U! H9 j      十、摇蜜一扫光:我所接触的多数蜂友几乎是见蜜就摇,并且一摇就将整箱蜜脾摇尽。凡采取这样摇蜜的,通常是蜜蜂群势少,蜂易病,蜜质差。此举造成的危害有如下几种:
9 V& p: G+ _# D7 I" R: R/ t, K* |2 k1 j' l5 V# i! O* J4 e
          1、箱内“衡温器”严重丧失(蜜脾能衡温),无论任何季节于蜂群繁殖不利。* }) I3 j4 q. ]
      2、蜂王停产,因为工蜂无粮可食,饥饿的工蜂不再哺喂蜂王导致停产,繁殖链被破坏,蜂群青黄不接,至使群势逐渐衰败。
! _. ~  H% L/ A, y5 j4 K      3、幼虫被残害,因为巢房蜂蜜点滴无存,工蜂饥饿,拿什么哺喂幼蛹?(正常每小时喂10次以上)。得不到及时哺喂的幼蛹倍受煎熬,好不容易待到第二天有蜜水采回,饥饿的工蜂饱餐一顿后,再去急喂气息奄奄的幼蛹。未经酿酵的稀“蜜”水营养欠缺,害菌滋生。导致工蜂体质迅速下降,不得寿数。幼蛹被喂食后营养严重不良,难正常孵出。即便有幸存活或出房,也难免一部分残疾(爬蜂或缺翅)……所以对蜜蜂索取不要太苛刻,不要太贪,贪多失去就更多。
见鄙人另文:《摇蜜与群势的兴衰》。# s$ n8 G) T2 v  E- r

; ]: H/ X3 ?  B. b7 m# V" [                                                                                   黑蜂寨 / 文     2010-12-26$ J- S: @  v: _. B" Y

7 w" h4 E+ j1 D      版权所有,请勿转载

点评

师傅总结得好 请问一般幼虫病用什么药好呢  发表于 2018-1-10 17:24
ccg
这是论坛不多的好文章!  发表于 2016-7-29 09:08

评分

参与人数 16金钱 +508 收起 理由
蜂狂de牧歌 + 5 很给力!
mzl + 20 赞一个!
闰龙 + 5 喜欢的文章
快乐是金 + 2
狂蜂浪蝶 + 30

查看全部评分

QQ
QQ
积分
3589
在线时间
2771 小时
居住地
广西区 贵港

8643

金钱

1257

回帖

3589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0-12-26 15: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湘湘 于 2010-12-26 15:20 编辑 / l* K) D6 X! ?0 V

: g, W! n% p' p1 l黑蜂寨师傅发帖一定是不同凡响! victory.gif 6 L3 `& B/ h5 y# c% _) z- ^( n5 N+ C
白头蛹成片,绝大多数人认为是巢虫惹的祸。
- d3 d, ~6 i4 T2 m  c+ A2 A请问蜂蛹病毒用什么药治疗?
回复 支持 8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7730
在线时间
1723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深圳市

2万

金钱

2071

回帖

7730

威望

嘉宾

Rank: 18Rank: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6 15: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蜂寨 于 2010-12-26 15:28 编辑 # G$ g. }$ n, c* r5 t( [" _7 r! N- D) n
黑蜂寨师傅发帖一定是不同凡响!63600, g6 ]& J7 k* P) |% W
白头蛹成片,绝大多数人认为是巢虫惹的祸。- }, ^* c9 U" @) b" V5 Q
请问蜂蛹病毒用什么药治疗?/ e9 L& a. e( s* m( n. d8 f$ [, \* ]
湘湘 发表于 2010-12-26 15:18
  V$ B& c  s  L$ [2 u7 |. q

& i8 s. K* M: ~. N6 n: L& V1 Z7 z( ~1 _/ B. I1 k% N

5 m: q3 l7 V0 c. Z7 D* P+ s
8 k* \& G' z3 ?& [9 P           蜜蜂蛹病于1984年在云南开始发现,逐渐传播到四川、浙江、江西等省,1986年对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调查,都发现了蛹病并且造成不同程度危害。经过几年的研究,查明了这是一种新的病毒病,病原为大约20nm的球形病毒,蛋白外壳为一个组分,分子量为25.8×1000道尔顿,病毒核酸为双链RNA,具有6条核酸区带,血清学和其他理化性状方面也与国际上已报道的16种蜜蜂病毒不同,可以确定“蜜蜂蛹病毒”为国内外尚未报道的一种新病毒。
! ~, Q. x4 V2 Q! ?! A
) l3 q+ Z, @3 z  \( _3 ?      在防治上以“蛹泰康”药物防治结合更换蜂王,蜂具消毒,加强饲养管理等整套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回复 支持 4 反对 3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3589
在线时间
2771 小时
居住地
广西区 贵港

8643

金钱

1257

回帖

3589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0-12-26 15: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黑师傅! handshake.gif 9 t) ~- G; Z7 e/ R) y
我想,许多蜂友会和我一样,对白头蛹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不再动辄归罪于巢虫。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5860
在线时间
4097 小时

1万

金钱

2344

回帖

5860

威望

白金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发表于 2010-12-26 15: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初养蜂时也贪群多,脾多,到头来是蜜少,病多...
QQ
QQ
积分
1135
在线时间
707 小时
居住地
海南省 儋州市

6474

金钱

1895

回帖

1135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0-12-26 15: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QQ
QQ
积分
0
在线时间
233 小时

692

金钱

167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10-12-26 16: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原创。好文+美文。顶一个。
QQ
QQ
积分
8143
在线时间
2486 小时
居住地
浙江省 金华市 婺城区 汤溪镇

1万

金钱

2135

回帖

8143

威望

白金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发表于 2010-12-26 16: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100323184865108ab00d317559.gif
积分
475
在线时间
1164 小时

1万

金钱

3008

回帖

475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发表于 2010-12-26 16: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捍我中蜂 于 2010-12-26 16:40 编辑
/ _; e1 y* p! w& Z
一只好的蜂王有足够的能力维持10脾以上产卵力,双王同群没有丝毫意义。
' P3 o- n! Q; F& W
敢问谁家的中蜂能在广东持十脾蜂的产卵力,我持怀疑态度5 H) ?% r: k. _5 k0 I
长白中蜂,只有一代王有这能力(原生态下的长白能单王保持12-15意标),我虽未曾饲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繁殖期的长白蜂群没有广东本地工蜂密集
我忘记今天老婆生日,但我记得明天蜂王出台;
QQ
QQ
积分
0
在线时间
17 小时

346

金钱

79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10-12-26 16: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巢虫平反了哈,有道理,学习了
积分
0
在线时间
447 小时

1895

金钱

137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10-12-26 16: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积分
475
在线时间
1164 小时

1万

金钱

3008

回帖

475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发表于 2010-12-26 16: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摇蜜一扫光

- Q2 Z, S' k$ t9 `9 ?针对性实施,必要时要一扫光才是管理的正途
我忘记今天老婆生日,但我记得明天蜂王出台;
积分
475
在线时间
1164 小时

1万

金钱

3008

回帖

475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发表于 2010-12-26 16: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捍我中蜂 于 2010-12-26 16:41 编辑 9 p. b+ ^5 E# n; j; t, Q. H
  二、喜欢贪群:对某些养蜂人来说,总爱贪群,见箱内有4-5脾就分群。

5 p( {4 |0 P6 D, C% U+ J" X黑兄基本就不求蜂群,个中味道,尝过才知真见
我忘记今天老婆生日,但我记得明天蜂王出台;
积分
475
在线时间
1164 小时

1万

金钱

3008

回帖

475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发表于 2010-12-26 16: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捍我中蜂 于 2010-12-26 16:41 编辑 8 K) A7 o' W  D) q3 M$ r- H0 \
  1、白头蛹连线不断,是巢虫莫疑。6 e& Z# H$ c! _7 [8 S4 \; O
      2、白头蛹零星稀疏,是人为所致。) i3 j; ~3 I1 U5 n
      3、白头蛹密集成片,是蜂蛹病毒。

% ?2 c" Z2 }, `0 L0 D: r' p敢问黑兄有否解剖过老脾脾?巢虫的遂道又是什么一个概念?呵呵,我就怕黑兄忽视了这个  m+ M% g' F2 E, j5 v
现存活的中蜂对蜂蛹病,已经免疫了
我忘记今天老婆生日,但我记得明天蜂王出台;
积分
475
在线时间
1164 小时

1万

金钱

3008

回帖

475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发表于 2010-12-26 16: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上述几种,其它的均一一顶起!fsin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蜂网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2-20 10:39 , Processed in 0.127336 second(s), 25 queries .

备案号:鲁ICP备2023002647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