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我的养蜂经历% G" S1 t p5 |
# K2 Q; ~/ Z. _* G2 h# ]
; ^4 }9 d" H; u象许多山区农村孩子一样,我自小就认识了蜜蜂。, c/ K/ C) p( ?( I# j7 `6 z! y2 x
" t/ Y( R/ ]2 y) t
我出生成长在粤西山区乡镇一个叫竹埇的小村子,房子建在仅几亩梯田的顶上,村子座东向西,背后是高山,两侧是小山,离公路有500米左右,但被祖上种下的好几丛竹树遮住了,外地人从公路边看是不知道这里面是有村子的。我们这个小村,是清朝时期的一个祖先,为了方便租种别人的田地而从圩镇上迁来这里的。到现在全村只有四十人,都是叔伯兄弟。
9 Q3 s) j) ^; V# Z2 `; s9 |; ~# q1 F5 O, L! r
从我记事时起,就看到晒地边上的大屋檐下,挂着一只水桶般粗的蜂桶,是用竹编织而成,外表塗满了泥浆,蜂桶两端都密封,但桶面钻了十多个能伸进筷子嘴大小的小孔。说也奇怪,那蜂桶每年都会有野生的蜜蜂飞进来住的。有的蜂群迁来住下后,常常是能住一到两年都不走的。在蜜蜂采蜜繁忙的季节,阳光明媚的白天,我常常都会跑到那屋檐下,仰脸看着那些小家伙们两腿各拖着一团鲜艳的花粉飞回来,急着找到蜂桶的孔洞钻进去。空着身子蜜蜂轻快地飞上空中,瞬间就消失了;满载而归的陆续飞回来,嗡嗡声不绝于耳。
5 Z( R+ x+ F: Y- l, I" v% A, R9 p. F* }. ]" Z/ f
3 ?% V0 S# Z3 E(老式蜂桶)
; L0 o- P8 {1 m4 g) Z1 P
: o! i% M7 P f" Z j8 l- Y
9 i8 j' R( _3 q) V0 }% z
, @# i4 K8 j7 E! r- U每年到一段时期,我的祖父和父亲就会找一个晚上,找个梯子,用件衣服盖在头上,爬上去采割蜂蜜,我们就会跑去看。当然,大人们会命令我们不得靠近,以免被蜂螫。我看到,祖父用点燃的烟火放到蜂桶的前面,将蜜蜂驱赶到后面去,然后用刀撬开那块竹盖子,再用刀把蜂巢割下来。蜂巢有十多块的,他们总是保留两三块没割下,说是防止蜜蜂逃跑。在采割过程中,大人们少不了会被蜂螫到手上、脸上,曾经看到两次我的祖父和父亲被蜂螫后皮肉上留下许多蜂刺,其他大人忙不迭帮他把蜂刺拔掉,但他们仍然有两三天肿得象猪头猪嘴一样。蜂巢取下来,放在一只竹蔑省织的盘上,下面用个陶瓷瓦盘盛着,再用刀把巢上有蜜的巢割碎,只见蜂蜜从破损的白色巢上不断地流下来。我们几个小孩,少不了在这时取小块蜂巢连糖带巢都塞进嘴里,蜂蜜的清香甜美简直简直无法形容!祖父又把蜂巢中没有蜜的部分另外放入锅里蒸。结果,蜂巢熔化变成蜡浮在锅里的水面上,可以拿到农村供销社收购站换钱;而剩下的蜂蛹、花粉,就成了我们的精美零食。在那物质奇缺的年代,我们这些半大小孩最开心的也是大人们采收蜂蜜的时候了!
1 E3 H/ H, W9 e8 k( ?% ^- P$ o+ ?. t( R- c, ?) k5 B6 k3 @
% \! }# U) O3 [- }2 H+ |
(蜂巢一部分)
3 `/ t# a* d6 [) M% ?9 h% l' A/ L( o( m" D4 \
; {3 v& ]7 w* I4 w o
1 O; a4 Z# b+ z8 G到我初中毕业后,从书上知道了新法养蜂时,才懂得以前他们的养蜂方法是非常落后的,最不应该的是他们在取蜜时连蜂巢、蜂蛹等也毁掉了!
; R& @5 k" o+ z9 t4 w4 \! q
# J, r; i/ M/ p$ ^/ X* _5 u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我小学毕业后在家帮忙务农,逐渐认识了蜜蜂。那些年,我们公社(现在叫镇政府)推广冬季在农田里大种油菜和一种绿肥“紫云英”,它们开花时,蜜蜂是很喜欢采这些花蜜和花粉的。每年的年底,都有浙江一带的集体蜂场把蜂转运到我们这里过冬,并且生产冬蜜。我才知道他们饲养的蜜蜂叫意大利蜂,简称意蜂,是用木箱饲养的。
& e0 F' X0 n, q
- h1 o: I8 B- W/ o7 m% ? ( d: h& `- F# ]. o4 u
+ g5 q4 S8 O: `7 e
(检查蜂脾)/ R D4 g6 x# b) p7 s/ G
/ K1 O, p9 s( \9 e" O
' r# D6 o5 o1 O6 \& p
! F5 {; q9 y8 t' b, T: Q5 I我一有空时就会去蜂场看他们是怎样养蜜蜂的,并向他们探问各种饲养方法。我惊奇地发现,他们饲养蜜蜂,在检查蜜蜂情况的时候,会戴上一只面罩(下装有纱窗,下方用布扎在脖子上的帽子,避免被蜜蜂攻击脸面),有时会戴上全封闭手套,然后打开木制蜂箱的盖子,把蜂巢提出来,我看到那些蜂巢一块块的都整齐地修筑在木框上。原来,木框上是穿了三条或四条细铁线的,养蜂师傅们预先把蜂蜡做成的蜂巢基础(即用蜂蜡制成的印上了六角形蜂巢底座的薄蜡片),平铺在蜂框的铁线上,再用烧热的烙铁沿铁线“焊”牢(如图),喷上一点蜜汁,然后放入蜂箱中,蜜蜂就会在这个基础上修筑成蜂巢,这样蜂巢就既牢固又方便人们提出来查看。蜂框之间留出两厘米左右间隙让蜜蜂活动,最边上的空间,用一块蜂框大小的木板阻隔着,以防止蜜蜂把巢修筑到箱盖上,并且为蜂群起保温作用。- K" [9 C- @8 u! R$ K6 f
3 G1 J4 @6 I4 B+ L0 K" Z
1 r- t/ ]) ?% C- B+ U7 ]; t(上好了巢础的蜂框), e$ Q0 X" a, P* i
# x! X! d5 w0 x
$ T, F) A8 W: d' T' E2 h _- q
- d; B' {/ c" f9 o& E那些年,许多江浙一带的集体蜂场都会转运到我县过冬,每个蜂场的蜜蜂有五、六十箱到一、两百箱不等,我们公社(现在叫镇)就有两三个。据说,他们也是受家乡集体派遣出来搞副业,属于公社或者大队、生产队企业蜂场,有领几十块工资的,有的是领工分的,但经济收入总的比在家耕种要好,有些是一家大小都随蜂场跑的。也真难为了他们,一年四季全国各地“追花”取蜜,冬春季下广东,夏秋季上东北或者新疆,经常是一年中没几天在家的。当时冬季蜂蜜的收购价是每斤两块以下,夏蜜仅八毛左右。就在那时,我知道了蜜蜂的科学饲养原来是这样的。在迁来的外省蜂场里,有时也会有几箱中国蜜蜂,简称中蜂。意蜂,性情比本地蜜蜂(中蜂)温顺,体形也大点,适应大面积蜜源,产蜜量较高,意蜂的巢孔也比中蜂大,群体中的个数也比中蜂多。但它们身体笨重,飞行速度慢,容易被大黄蜂、蜻蜓等捕捉。/ G+ c0 a7 G# J7 F: f- w% }
5 j9 W$ {+ p. }: D6 h4 F; R
他们取蜜的那些天,是我最喜欢去看的时候。我看到师傅们戴上面罩,穿上手套,扎紧衣服,打开蜂箱盖子,两手分别握着蜂框的两端(叫“两耳”),把蜂脾提起来,然后用力把附着在蜂巢脾上的蜜蜂抖下来,再用软毛扫拂掉残余的蜜蜂。助手马上接过蜂脾,拿到稍远的地方,用特制的“割蜜刀”削去脾上部白色的蜂蜡盖(通常脾的中下部只是花粉和虫卵,没有蜜),再把这割去盖的脾放入摇蜜机,转运手把,摇动蜂框旋转两分钟左右,蜂蜜就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源源甩了出来。原来,那木框上加的的几条细铁线,是防止摇蜜时蜂脾折断损坏的。最后,他们又把取蜜后的蜂脾放回蜂箱里。在天气好花源充足的时候,他们每隔五天到七天左右就可以摇取一次蜂蜜。( W2 w5 O' d8 G) p, o) G3 q6 Q
& v: t) M! u K3 D
摇蜜机,是我那时才认识的。它有铁制和木制两种,形状是一样的。主要是一个圆桶,里面安装有架子,架子两侧各有一个刚好能插下蜜蜂框的开放形架子,中间竖直装有一条转轴,桶上方有一个转动摇把。
# t* `8 f- g8 j& w$ h' U2 c) Y9 i( ^( a( L7 I. Q
4 N5 v9 x0 e2 n" J, K6 H) V U
(削去蜜盖)
8 C" P5 \$ ?' }# N; w" _! H2 c! y; L! @3 ]3 f& h
$ s/ f2 O# F/ E& g& K, M7 p, o
(摇蜜机)
$ f8 t2 @* c4 z0 w. I* Z$ I! \
6 _5 }! [+ X! n& l( ^$ l( }0 g: E
( F+ u& p5 a* X' |. @' ~(正在摇蜜)4 ?/ A- k. V; l4 Q$ ^' n
+ w8 @+ V5 P4 [ i
- j& ^8 p) M( W
2 ^ f8 P; M! A3 }. X* m& ~大约是1969年春,我们也开始学习用这种方法养蜂。因为我经常去他们的蜂场玩,又热情为他们提供我们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指引购买白糖的地方(在持续半月甚至一个月低温阴雨的时候,可供蜜蜂采蜜采粉的植物暂时还没开花时,要给蜜蜂喂糖水以免蜂群受饿的。)所以他们在二月底三月初时把蜂转运到其他省市“追花”采蜜时,有个浙江蜂场把两只破烂的蜂箱送给了我们,又送了几只蜂框给我们。我们将蜂箱和蜂框修理了一下,选一个晚上把挂在屋檐下的老式蜂桶的蜂巢完整地割下来。我是怕被蜂螫的,我哥胆子大,所以是让他上去操作,我只做助手。先用烟把蜂驱赶离开蜂巢跑到底部,再割下蜂巢。每片蜂巢的上部通常是蜜蜂贮存蜂蜜的,中上部是蜜蜂的花粉仓库,下部是蛹和幼虫。我们把贮存蜂蜜的部分割下,留出花粉和蜂虫部分,学着浙江蜂农的方法,先把蜜蜂虫脾平放在蜂框上,然后用利刀沿细铁线轻轻割一条深达蜂巢一半的线路,轻轻加压蜂巢,让细铁线陷入蜂巢中,然后用细绳扎两下以加固蜂巢,最后将这块蜂巢放入木蜂箱中悬空吊着。全部蜂巢都这样处理后,把蜜蜂用手捧进蜂箱中的子脾上。晚上蜜蜂很少飞散,只有少量蜜蜂会追灯光乱飞,取掉它们的巢后,绝大部分都结成一个大蜂团缩在一起,正好方便捧过蜂箱。只要手上无异味,动作又轻柔,捧起蜜蜂时是不容易被螫的。最后,盖上蜂箱盖,将箱放回移箱之前的地方。这样,虽然头几天有的蜜蜂外出采花回来时难找到进入蜂巢的新门口,但经过几天后就行了,而蜜蜂也会把受伤的蜂巢用蜡修复好,我们就可以拆除用以加固的绑扎线了。9 u2 V& u$ B: ?: r! Q4 d
2 @6 ^; F3 r$ k: X" X4 E$ P
8 t% M) q0 l5 I
(被蜂刚修筑加固的巢脾) (逐步扩大的脾)( I1 Z8 w5 n, \# s: @9 u
7 K! B/ W% }, b; q( t5 L+ O/ g2 s
/ A V! ~- f9 i" S! N& J( H- @6 Y4 ^" @
把蜂箱挂在高高的房檐下,我们想检查一下蜂巢情况很不方便,因此我们也学习外地蜂农,把蜂箱迁移到地面上。怎么办呢?我兄弟俩商量后,在一个晚上趁蜜蜂“睡觉”,关闭蜂箱的门口,把蜂箱小心搬下来,移到村中离原来位置相距好几所房子的空地上,用砖头垫起蜂箱,然后打开蜂箱的门口。第二天清早,我们就去观察,结果发现蜜蜂也是对蜂巢有记忆的,那原来挂蜂桶的屋檐下,无数小蜜蜂拖着花粉找不到巢穴在那时乱飞,晕!我们连忙找一个空蜂桶,让它们钻进去,然后又把它们抱到新居倒入新家。白天这样来回奔跑始终不方便,所以我们干脆让空桶放在原位置,让这些外出劳动回来找不到家的小东西悲伤吧,到了晚上它们终于集成一团,我们就把它们放回新地址的家中。我看到这部分蜜蜂,在蜂脾上跑来跑去,兴奋地嗅嗅这个,嗅嗅那个,我想,这就是那种离家很久,突然又碰到熟悉的亲人感觉吧!我们就这样连续几天帮助它们找到新家,迷失家庭位置的蜂就一天比一天少了,一周后它们都能记住了新家位置。当然,蜂群移到新位置后,外出的蜜蜂并不全部会不认识新巢位置。我看到许多蜜蜂外出前,都会先探个头出来,然后飞出来,在蜂箱上空围着新位置转几圈后才飞走的,这或许是它们为了辨认新家的位置。后来,我才知道,很快熟悉新位置的是新劳动力——年轻工蜂。" C5 j) x5 Q! C4 h( Z
: V @: `: H2 H9 M4 d# x自始,我和大哥就开始了用新法养蜂,并想尽办法学习系统的科学养蜂知识。就在1969年间,邻近马圩公社皓赠村那位叫梁炯忠的农民,到我村附近山上收捕野生蜜蜂,住在我的堂叔家。他每天早上就出去,傍晚才回来,每隔三两天就能用布袋捉回一群野生蜜蜂,并且带回许多蜂脾,令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他对追捕野生蜂的关键方法,对我们却是“保密”的,反复追问也只是天花乱坠般胡吹一通,比如说是看蜜蜂在树上采花后的飞行方向,或者用他那只望远镜观察之类,其实,我也拿着他的望远镜看过远方,是根本不能看清远处细小物体的。也难怪他对我们保密,因为如果我们也学会了他的方法,我们村附近山上的野生蜜蜂都会被我们抢去捉了!那时,我们县里和公社书店里关于养蜂技术的书籍根本没有。他有一本叫《养蜂学》的书,我们简直视为养蜂秘笈了!梁师傅在我们村住了半个月,在我们多次反复央求后,终于同意把那本《养蜂学》借给我们看,并强调只借阅半个月。
1 t) v) D% t3 e. T+ _' [
( N6 A6 J& M" v" a7 S( u拿到这本“秘笈”,我们激动不已!虽然我哥算是读过初中,我只1966年小学毕业后就回生产队劳动了,但我爱读书,听收音机,听写记录广东人民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所以书写字体远比我哥好,赶快抄写《养蜂学》就成了我的任务。我在那些天的中午工余休息时间和晚上的时间,选择书中那些自己认为有用的内容,工整地抄写下来。那些年,我们这小山村没有电灯(1983年我村才通上电),晚上我只能伏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看书抄写。那本厚厚的笔记本,被我用十多天时间抄写得满满的,然后才把书归还老梁。虽然这本书近500页的书,主要是阐述意大利蜂的饲养技术,但也有少量篇幅介绍中蜂(本地蜂)饲养的。那时开始,我们就知道了许多蜜蜂的生物学特性和科学饲养方法。 g8 R2 ^* x' W* N) a+ B
; P+ v. _6 w5 e本地中蜂的蜂房,是比意蜂小一些的,蜂房是蜜蜂贮存食物(花粉、蜂蜜)和繁殖的六角形小房孔,用蜜蜂用唾液转化成蜡筑起来的。它们在这些“仓库”加工贮存满粮食后,就会用蜡密封起来,准备花源缺乏时食用的。用作蜂王产卵的蜂房,在幼虫成长为蛹的时候,也会用蜡盖封起,待蛹成长为新蜂时就会咬破蜡盖爬出来。巢础的作用是让蜜蜂在这基础上更快更好地修筑蜂房,更能使巢脾整齐、牢固,方便摇蜜。
i/ o# i* T& ~0 _$ W. [( _2 p# K' C
很快,我们家乡的农副产品收购站也开始有本地蜜蜂的蜂巢基础购买,或者用蜂蜡另补加工费换回来,新法养蜂在我们这山区里逐步兴起。有些人有点经济资本,就四出向别人收购野生蜂,价格以蜂群大小算,大约是每框蜜蜂4到5块钱,每群蜜蜂也就是20到40元就行。1 q6 _4 ]. x3 K& t3 c2 n0 @; o
& U0 _1 o6 D& t% q; F! f我家起初没有摇蜜机,每次需要取蜜,得跑到十多里外的养蜂朋友借用。接着我们自己用木条仿制过一个机芯架,放入大水缸里摇蜜,不过要安排专人用手按着固定,很不方便。后来,我们就用蜜蜂和别人换来了一只木制摇密机。至于割蜜刀,就用钢锯条烧弯磨成,防螫的头罩用旧蚊帐布和窗纱缝在帽子上做成。
; D; c4 S: I: y! y* E! f( h" ]: m5 |' L0 I3 p
(待续)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