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迷蜂 于 2011-1-15 23:25 编辑
8 j o% f+ d% n7 f6 l5 ~$ K, C, k; a' n# T( R% d% ?( r
亚洲四国东方蜜蜂的活框箱型及效果9 G; \/ y' ~+ P& t1 A2 H
0 P o3 v7 k% ^$ N- i% ^
云南省安宁市 晋华贵' x# [% F9 y: H1 ], b' z, W$ Q; P
6 R' h7 ?5 B, t3 ~- M# a
东方蜜蜂广泛分布于亚洲大陆的中部、东部及南部,亚洲各国采用本国传统方法饲养东方蜜蜂的历史源远流长。蜂箱是蜂业生产中最为关键的用具。对活框饲养的东方蜜蜂来说,适宜的箱型对养殖的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对亚洲四国——马来西亚、尼泊尔、印度和我国饲养东方蜜蜂所用的箱型和效果进行了比较和初步研究。& D" I" K! M. p W" Z2 T" ^. S
: J' O) v% M4 r: ~: }1 Y1 马来西亚、尼泊尔、印度三国东方蜜蜂活框饲养的箱型
. |/ Q6 K) e; r6 E- z2 q# m
8 W7 e( s$ P, @9 N 马来西亚饲养的东方蜜蜂被称为爪哇蜂,尼泊尔饲养的东方蜜蜂属印度蜜蜂。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杨冠煌先生Il J对上述两国的实地考察,他们用活框饲养东方蜜蜂本国地理种时,分别采用的是印度A型箱和B型箱加该箱型的浅继箱;印度在推广活框饲养印度蜜蜂时,所用蜂箱亦是A型箱和B型箱加该箱型的浅继箱。( D' I$ N! a5 Y+ e) z
% U+ V+ X7 J* c, M) \+ }
2 我国东方蜜蜂活框饲养的箱型6 R. ?' o) j; Z- G8 e2 _# I1 ~) g2 L
0 U; t5 s. E# S) _) N! T 我国饲养的东方蜜蜂被称之为中华蜜蜂。20世纪初,随着西方蜜蜂的引进和活框饲养技术的传人,中华蜜蜂开始了由传统的旧法饲养到活框饲养的历史性变革。在各地活框饲养的过程中,科技工作者们根据各自对中蜂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状况,创造了不少箱型。到目前为止,我国活框饲养中蜂的蜂箱型式至少有以下9种:朗氏十框箱(意标箱)、中蜂十框标准箱、从化式箱、源陵式箱、中一式箱,中笼式箱,高仄式箱、FWF式箱和GN式箱。* X+ l+ Q: U: U) A0 r4 y
6 x. k/ j" h7 u( E! N. C& J3 亚洲四国活框饲养东方蜜蜂箱型的比较
2 Q3 b+ m( D+ p* o8 T" M5 i" Y! s
0 _( q( T& a) I; w. ^+ x9 X8 e 我们知道,单个巢框面积的大小,可以反映该箱型的基本特性。对表1 所列的11种蜂箱单个巢框面积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亚洲四国活框饲养东方蜜蜂地理种时,所用的箱型种类繁多,大小差异极大。我们用朗氏蜂箱的单个巢框面积作为参照物进行类比归纳,按其使用的单个巢框面积,将表l中的11种蜂箱大体分为两大类。
: ]$ r' D& l6 X0 N' }* G9 b+ v
- I; w4 l+ m5 G- g3 c9 l0 G/ W( V- v: N5 j& u4 {" t' f
' H2 L7 {! B3 Q" i- O+ f3.1 大巢框型(常规型)蜂箱
3 @0 W0 g. o1 x. `' R2 X. J& Y/ n: R1 j+ ?
大巢框型蜂箱指的是单个巢框面积与朗氏蜂箱巢框面积近似的箱型。本文所列的11种蜂箱中,朗氏蜂箱和我国自行设计制作的8种蜂箱,除FWF式和GN式外,都属这类箱型。# G# X4 s; S @) b7 W
3 G$ F0 ^5 S$ l2 |
3.2 小巢框型(特殊型)蜂箱
/ x- m# Y$ h/ w5 |+ W" w. Z2 w% s% [) L, a% ]0 ?' Q: t
小巢框型蜂箱指的是单个巢框面积仅及朗氏蜂箱巢框面积一半左右的蜂箱。上述11种蜂箱中,印度A型箱、B型箱,GN式蜂箱和FWF式蜂箱都属此类蜂箱。
o0 n) t/ J4 u2 n: }$ Y$ H) ]- l7 @0 e( n. N& P# ~3 r% m, T
印度A型箱为特小型蜂箱,单个巢框面积为朗氏蜂箱巢框面积的34.7%,B型箱为中小型蜂箱,单个巢框面积为朗氏蜂箱巢框面积的55.8%。A型箱和B型箱均实行单王群饲养。
" |: n: t$ M0 _) Z( o" F/ F1 I, Q4 h1 v, ]
GN式蜂箱是四川农业大学的蜂业教学工作者近年来在对中蜂王的产卵特性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新研制开发的新型专利蜂箱。单个巢框面积为朗氏蜂箱巢框面积的43.9%,实行单王群饲养。FWF式箱系福建农业大学蜂学系于1991年研制的新型活框中蜂专用蜂箱,实行双群同箱饲养,配有同规格继箱。当蜜蜂充满上下箱体时共24框,约相当于朗氏箱12框蜂。单个巢框面积为朗式蜂箱巢框面积的59.8%。
' w+ C$ ]! f# k8 v9 J8 h
# s8 f! {7 g, p3 o0 l( I 亚洲四国饲养东方蜜蜂的4种小巢框型蜂箱中,印度B型箱和FWF式箱的单个巢框面积几乎相同;巢框面积最小的是印度A型箱;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是GN式蜂箱。
( t8 j* G/ S: c {1 j: O$ S. z/ t$ }% _
4 亚洲四国活框饲养东方蜜蜂所用箱型群势比较* k( H2 q+ Q% l& V" t
2 o) f9 M2 \; B; l3 D( I0 [4.1 大巢框及大蜂箱群势并不大
8 W# h1 ^/ K3 U; @! J$ X0 U H# _) I4 ^2 D; T% x- E
用朗氏箱或类似朗氏箱的中蜂专用箱(本文称之为“大巢框型蜂箱”)饲养的中蜂,据报道,我国除个别省份(如贵州)较为满意外,普遍认为群势小于旧法饲养的中蜂群势。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张学峰等研究,该省饲养中蜂达30多万群,“近年来中蜂群势下降,多数只能维持3~4框蜂左右”;浙江省舟山市何世钩先生20多年的观察认为;用大巢框蜂箱饲养中蜂,“按蜂群的一般实际效果看,很大一部分改用活框饲养者是失败的”,表现在“群势下降,产量低下”。笔者在滇中(云南省中部的安宁市)用朗氏箱定地饲养中蜂,最大群势仅能维持4框左右,其弊端在于:蜂群经过越冬后,春繁速度慢,一时难以养成强群,而一旦成为强群,又自然分蜂严重,难于较长时间维持强群。再者,这种大巢框实行双群同箱饲养时增加了饲养管理的难度。实践表明,用大巢框蜂箱饲养中蜂,群势并不大。
& u) F# [- E: {# e, v7 i+ x3 P
4.2 小巢框及小蜂箱群势并不小
$ O+ F. ?. L% U# ~/ f2 o, V+ r( y
; b% `3 M9 m7 } 笔者认真研究了杨冠煌先生所拍摄的马来西亚用印度B型箱饲养的爪哇蜂,蜂群是满箱的;又观察了尼泊尔用A型箱饲养的印度蜜蜂的照片,它们是加了浅继箱的,可见群势不小。据四川雅安地区蜂友徐远明匠道,1997年该地区春季油菜花期,出现40多天的低温、阴雨,且日照时间短,许多前往该地区的西蜂场滴蜜未收,而他用GN式蜂箱饲养的定地中蜂,实现了继箱饲养,做到了蜜丰子旺,单群取蜜16.5 kg。本人用GN式蜂箱定地饲养中蜂,于“春分”和“秋分”两个节令分别测重,平箱8~9框群,蜜蜂纯重1.6 kg左右,继箱群15框左右,蜜蜂纯重2.5 kg左右。据龚凫羌先生的研究,中蜂强群的数量标准是:非吸饱蜜状态下净重1.5 kg及以上。可见,小巢框和小蜂箱饲养的东方蜜蜂,群势并不小。9 B* }# f1 ?8 N
% d9 P. A, V+ S% A- z: M# l
4.3 小巢框及小蜂箱饲养东方蜜蜂子旺群强的原因初探
$ l+ b/ M) |* I. O# [$ ?5 F6 U1 `3 h( b# p
4.3.1小巢框及小蜂箱与东方蜜蜂的蜂王产卵量相适应, f* P% o' _3 h& k8 Y
) u: B) Q ~. \, M9 l8 _+ H 研究表明:不同的蜂种之间,蜂王卵巢中的卵小管数是不同的;在相同营养条件下,产卵量的多少则是由卵小管数决定的。产卵量的多少,则决定群势的大小。以中蜂和意蜂为例,中蜂王的卵小管数为200~250条,意蜂王的卵小管数则多达350~400条;在蜜粉源充沛的情况下,中蜂王的昼夜产卵量为700~1300粒,而意蜂王的昼夜产卵量则多达1500~2000粒。故就群势定位来讲,中蜂只能算是个“小群势蜂种”。但是,在多年来国内中蜂活框饲养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中蜂王这一最为重要的产卵生物学特性,所用于饲养的巢框和蜂箱,不但不小于意蜂朗式巢框和蜂箱,甚至往往还大而有之。这种“小马拉大车”的巢框与蜂箱,和蜂王产卵量不相匹配,笔者认为是造成中蜂活框饲养技术推广举步维艰的根本原因。2 k! O2 _" C; P8 M' q- ^, D
: ]" B, D& D% I9 r* E1 s' K; z 印度等国之所以用小巢框和小蜂箱加浅继箱饲养东方蜜蜂的本国地理种,表明其对蜂种群势的定位亦是“小群势蜂种”。
6 t. I9 ~5 Y5 [+ n: B+ I
1 c7 I' P S( ]) h' ]4.3.2小巢框及小蜂箱与东方蜜蜂的护脾能力相吻合
0 Z' U: i& \. d( R! H
( J& g% Y% x* U7 I* `- y- [4 K 护脾是蜂群调节巢内温湿度的重要生物学特性。只有巢内温湿度正常,蜂群才能正常地生存和繁衍。东方蜜蜂本是一个“小群势蜂种”,加之其里三层、外三层的高度密集的护脾特性,用大巢框和大蜂箱显然不适合,而小巢框和小蜂箱正好与此相吻合。我们发现,国内设计的各类大巢框和大蜂箱,在活框饲养中不得不实行双王群同箱饲养。7 m8 F! r5 E$ s8 L( Q8 ?8 V
2 Y8 [7 M, K* c" t
5 结束语$ t0 w' f+ \3 |9 o1 _ H7 k
0 L/ E% ~7 V: X) s/ p- f( y n$ m9 C
我国活框饲养东方蜜蜂的历史至今尚不足百年,对其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研究及利用远远不如对意蜂等西方蜜蜂那样深人和透彻,特别是活框饲养中蜂的研究,更有待深入。印度等亚洲国家饲养东方蜜蜂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本文是笔者读书及进行中蜂活框饲养实践的点滴体会,愿与饲养中蜂的朋友们共同探讨。
7 q; o- p. |1 s9 z# ~ x5 |, {, f( J- }) n, B( N. V
参考文献(略); A0 U/ n* ]" ]9 p2 ~) W' S
7 B& p# s) m: B( e) O+ `
: T6 }5 h+ l3 w* `$ R' j
3 j1 `2 G% Z4 U' O' V' x! D引自《蜜蜂杂志》2007(5) |
-
|